豪商·女强: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豪商·女强》 80-90(第6/18页)

瞎操心,”卞慈瞥他一眼,“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当初我既做了,就不怕人说。”

    “那也由不得他们说!”武萍罕见地跟着呛了几句,“也是你我素日宽和太过,才叫他们这样没上没下没大没小,早就该整治整治了!你换个衙门看看,哪个见了上司不跟耗子见了猫似的,偏他们倒好,敢在背地里扎堆议论起上司长短来了,纵然你大度不计较,给别的人衙门的人瞧见了,也该笑话咱们没规矩。”

    卞慈平静道:“我本就是没规矩的人。”

    武萍看着他,嘴巴开合几下,说不出话来。

    卞慈却反而笑了,拍拍他的脊背,“得了,回家过节吧!”

    这是明月搬到西湖边后过的第一个正经大节,上下一干仆从俱都紧着皮子,生怕新东家挑出不是来。

    莲笙提前几日就四处搜罗新鲜瓜果菜蔬,肥美的鸡鸭也定了十来只,又让自家老爹去外头捕了鲜鱼做孝敬。

    春枝忙着给各处走礼,依照明月的吩咐给碧波园的郑大官人家里额外送了一匹霞染,一匹浮光跃金。

    即将到来的夏日相当漫长,而杭州又是一个从来不缺翠色的地方,绿色系的静水流深在这边穿很有点顺色,效果远不如这两种。

    而那户没出现在乔迁宴上的童姓乡绅家里,竟也回了节礼:

    明月唯恐对方以为自己另有所图、动机不纯,只中规中矩的送了点糕饼点心和雄黄香包之流,果然对方见她有分寸,倒不似上次无动于衷,也打发了小厮来回了几个香包,两匣子点心。

    香包自不必说,料子倒罢了,只是做工精细,不似外面的手艺;点心更极致精巧,都做成雅致的花鸟造型,根根分明的翎羽皆是剪开的层层酥皮,栩栩如生,叫人不忍心下口。

    春枝赞叹不已,对明月道:“比当初咱们宴请小沈掌柜他们时叫的船点也不差什么了。”

    明月亦是赞不绝口,“瞧瞧,书香门第出来的一口点心都比外头的雅致些。”

    不过杭州湿热,西湖边尤甚,点心不耐久存,众人赏了一回就都分着吃了。

    里头裹着奶油、豆沙等各色馅料,似乎还加了点陈皮、薄荷之类,清甜可口,回味无穷。

    不多时,郑大官人家里派人来传话,说是送去的料子极好,“我们太太极喜欢,问您明日有没有空,想邀您一起去前头看龙舟……”

    南方端午节赛龙舟是旧俗,本朝天子又极力推崇孝女曹娥,相传东汉曹t娥因父亲溺亡而投江寻尸,被历代推崇为孝女,故而每逢五月端午,江浙一带的百姓都会在赛龙舟之余表演节目,模仿屈原、曹娥投江,多有人施展过人水性,好似江中白鱼。

    久而久之,便有诸多富商给出彩头,引得各路人马前来竞技,看谁戏水花样最多、潜水时间最长、捉得鱼最肥最大等等,极有看头。

    前两年明月忙于奔波,且住处距离杭州颇远,大热天的,懒得往返同人挤,竟没怎么看过。

    今年不同了,就在家门口,不去着实可惜。

    明月便笑道:“去,都去!”

    扭头又叫人去染坊传话,“叫七管事和朱管事都来!”

    第83章

    首次会面意义重大,饱含着对彼此的试探,稍有不慎,各人交恶还是其次,还很可能影响明月在新圈子内的口碑,进而影响日后的买卖。

    明月不敢怠慢,提前找许多人询问,龙舟赛期间会有哪些人到场,大家会穿什么衣服、做哪些游戏等等。

    莲笙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从小就被父亲带着去凑热闹,此刻说起来还是兴致勃勃,“要说热闹,一年之中再没有比上元节和端午节更热闹的了,中秋、除夕虽好,大家总忙着团员,出来耍的却少。还有佛诞节也好,城内外的庙宇里都会散佛果,好些大户人家施粥舍药做善事,只是有些和尚可恶,总是借机要钱、传教,乱糟糟的,我不喜欢。

    上元节有花灯,端午节有龙舟,都是官府带头牵线办的,说是与民同乐。到了那日,许多官老爷也会来,对了,本地知府大人还会亲自执笔替去岁夺冠的龙舟点睛,水手们皆将此视为无上荣光。因杭州繁华,好些外地官员和他们的家眷也会来凑趣呢!

    岸边颇有几座茶楼,知府老爷和打头的几个大官都会坐在茶楼里看,可来的大官小官也有好些呢,又都带着随从,还有外地来的,如何挤得下?大多还是在外面空地上的。

    届时凡岸边视野开阔之处,皆会一溜儿排出去好些帷幔,都是各家各户提前派人过去布置的,位置、排序可有讲究,好地段要使银子买呢!紧挨着官员那两侧的最贵,究竟多少银子我就不知道了……”

    那都不是平头老百姓该打听的。

    老百姓们只会挤在官府提前留出来的那些不怎么好的地段围观,若去得晚了,挤不到前头,就只能听个响儿了。

    角儿听得目瞪口呆,“那岸边也不是谁家的,作甚要花银子呢?”

    先到先得不就完了?

    “傻丫头,那些人岂是奔着看龙舟去的!”春枝猜到几分,“这叫近水楼台先得月!”

    对此,明月亦有耳闻。

    之前薛掌柜就同她讲过,某年挨着官员坐席的两个位置被炒到上万两!

    听上去都疯了对不对?一万两啊,寻常几代人都赚不来,就为了挨着当官的坐一天?

    有钱人真是烧得!

    可实际上呢?越有钱的越精明。

    那名商人借机认识了隔壁的小官儿,又借着那小官儿结交了上面的人,第三年就拿到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盐引子,摇身一变成了盐商……

    几乎每隔几年就有人借助看龙舟的机会得偿所愿,久而久之,那两处自会被视为黄金风水宝地,身价倍增。

    买位置的银子哪里去了呢?

    兜兜转转过几道手,不还是以“义商感谢朝廷恩典”的名义进了官府的腰包?官家听了也欢喜,而地方官员又是一份政绩。

    所以说,越是繁华的地方越容易出政绩,不然那些官员怎么都挤破头也想来?

    连日来忙乱,明月也没去过,竟将此事忘了,端午在即,只怕好些人家的帷幔都搭起来了,哪里还有空地?

    所幸此次明月是应了郑大官人家的邀约,又没得家眷,届时只去他家那边坐便是。

    不过明年若还想去,就得自己掏腰包了。

    那么多人,怕不是在大半个杭州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了,万一出点什么过错,眨眼工夫全城的人都知道了。

    明月给自己定的目标很明确:不求出挑,但求无过。

    头一个就是穿戴。

    什么场合穿什么衣裳,知府大人亲临的端午大节就是为了彰显本地繁华,说得再直白些,就是给外路同行和朝廷看,“本官治下何等欣欣向荣,百姓又是何等的安居乐业”。

    所以别搞低调那一套了,那不叫低调,而是不给知府大人面子。

    明月可以撑门面的首饰不算太多,所幸曾先后两次得武阳郡主赏赐,珍珠和银器也很适合夏日佩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