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商·女强: 55-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豪商·女强》 55-60(第14/16页)

之内的皇亲国戚就有数百人之巨,迄今为止明月卖出去的那点儿布,一个人手里还匀不到一匹呢!更别提这种事本就不均。

    那么多人,明月哪个都得罪不起!

    吊胃口固然好,可凡事过犹不及。未必人人都与武阳郡主一般知礼守规矩,万一真把谁惹恼了,非要强取豪夺、杀到老窝来,只怕就要好事变坏事。

    七娘砸吧下嘴儿,麻溜儿指挥人装车,“可惜了!”

    明月道:“不可惜,等过了五月就提价!”

    太抠搜了也不成,知道的人太少,后期反而不好卖。

    如今有锦鸿在北面开路,熬几个月,便是“天下谁人不识君!”

    不曾想,京城禁令比预期来得更早一些。

    京城多的是有钱有闲的富贵人家,为了喜欢的物事一掷千金屡见不鲜。那霞染究竟多么好看暂且不提,只“王公贵族们喜欢”这一条,便令人趋之若鹜。

    有几家织造坊打听来路不得,私下效仿,但染出来的都不是那么回事:乍一看像,但细看之下却少了灵动与韵味,浑似珍珠与鱼目。

    迄今为止三个多月过去了,市面上竟始终未能出现可与之一较高下的。

    知道难做后,众人便更热切了。

    据说是三月初,有两位家里有爵位的小爷欲买霞染,千方百计寻得一匹,谁也不愿相让。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主儿,辞间难免尖锐刻薄了些,也不知哪个先动的手,反正最后竟扭打起来!

    那维护治安的京官一看,呵,双方拐弯抹角都有些靠山,哪个也不好得罪,当机立断上报开封府尹,开封府尹又上报……然后就捅到了皇帝跟前。

    如此丑闻惹得皇帝勃然大怒,连夜发旨呵斥两家,骂他们教子无方,将在朝的都罚了俸。

    次日便有言官弹劾霞染为祸根源头,以至奢靡成风,引京中子弟竞相追逐,此不良习气,不可蔓延。

    然后皇帝就直接下令给禁了。

    锦鸿那边没漏动静,还是常夫人前儿听了一个京城来的丝绸商说起,这才当新闻告诉了明月。

    “京城已然传得神乎其神,饶是我做了这么些年丝绸买卖,如此种种也少见,倒是越发好奇了,究竟是何等神仙料子才至这般!”

    这不巧了么?

    明月听了,摸摸额头,挠挠腮,一声不吭埋头吃茶。

    两人认识这么久,彼此什么德行不必细说,薛掌柜一看她这个样儿便觉得不对,从桌子下头踢踢她的鞋,“嗯?”

    明月放下早已喝干的茶盏,清清嗓子,“姐姐记不记得,前儿我说有一桩大买卖……”

    “行了!”薛掌柜嗖一下蹦起来,跳过去关了门窗,再冲回来时,两只美丽的眼睛里疯狂迸射出狂喜,“果然是你的手笔?!”

    明月没有否认,“嗨,世人德行你也知道,不免以讹传讹、愈演愈烈……”

    说着,却将里衣袖子揪出来一截与她看。

    失败品不少,眼下不好穿在外面招摇,当里衣还是很不错的。

    湖丝嘛,细腻柔滑、轻若无物,贴身确实舒服。

    算起来,也够奢侈的。

    薛掌柜狠狠吸了口气,抓着细看一回,迅速镇定下来,“以讹传讹怕什么!古往今来指鹿为马的事还少么?只要上头的人喜欢,哪怕是口腌菜坛子呢!我们自卖我们的,理他作甚!”

    明月最爱她这份儿为了挣钱六亲不认的劲头,遂压低声音道:“不过姐姐,还需劳你施个障眼法儿,千万别道出源头才好。”

    届时京城、薛掌柜、徐州一同发力,外人便猜不透究竟源自何处了。

    薛掌柜马上明白了她的想法,又有些惋惜,“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可惜,可惜啊。”

    如此成就对商人而言何其难得,却不好对外宣扬,简直憋死个人。

    明月却道:“姐姐难道忘记了之前张六郎说的园主的事?”

    那灭门的凶手固然可恶,但若死者生前不恁般张扬,消息想传回千里之外的老家也难。

    薛掌柜迅速熄灭了这个念头,眼珠一转,又打起另一个主意,“既然京城下了禁令,想必那边也不好卖了,不如都卖与我……”

    明月:“……”

    姐姐,我脸上写着傻子么?

    京城之内确实不让公开售卖,可自古以来有几个商人没有对策的?

    纵然京中人不穿,谁还没有几个在外的亲眷,抑或需要打点的封疆大吏呢?

    既然锦鸿那边不提,就证明销路并未受阻。

    一计不成,薛掌柜并不气馁,“那先说好了,大头可得给我!京城又如何?如今都禁了!锦鸿也只是做买卖的,难不成还能违拗皇帝心意?倘或明知故犯,把你拖下水就不好了。”

    明月挤眉弄眼,“给你给你!”

    其实不必薛掌柜说,她亦如此打算。

    既然皇帝下了明旨,日后京城销路必然受限,锦鸿那边势必会转向京城之外的客人,如此一来,与薛掌柜走量便再无不同。

    不,有不同:锦鸿走上流零卖,薛掌柜却是铺开走大货,销路远比锦鸿广。

    三月底春枝与固县的人交割回来,非常高兴地对明月说:“孙都头升了户房典吏呢!我已托李记那边帮忙转交贺礼了,哎呀,这可真真正正成了铁靠山了!”

    以前的孙三只是都头,上头压着好几个官儿、七八个吏呢,哪个也开罪不起。如今好了,户房乃一县之内油水最丰厚的堂口,他又有威望,哪怕县太爷也要客客气气给几分脸面。

    明月大t喜,“当真?!”

    放在官场,吏简直不入流,但哪怕再不入流,也是朝廷认证的在册吏员,地方官不得随意处置。

    况且县官不如现管,对寻常百姓而言,六房典吏可比上头的官老爷难伺候多了!

    孙三没正经读过书,若照正路子,几乎不可能晋升典吏。

    不用说,一定是吴状师相帮!

    高兴之余,明月问春枝送了什么,“千万要重些才好。”

    “这样的大事,我岂会吝啬?”春枝笑道,“当时我便做主了,留出八匹好缎子单独打一个封儿,落了您的款儿,又手书一封,托李掌柜代买几样应季好礼,一并送贺。额外还有单独一封给孙家的贺文。”

    明月点头,“正该如此,礼多人不怪嘛。送的多了,或许没有额外的好处,可若人家都送了,唯独咱们不送,就一定会有坏处。”

    “幸亏咱们一直不曾断了往来。”春枝也这样想,“吴状师那里也是,正月里我还亲自去送节礼来着,吴状师百忙之中抽空见了我一面,十分和气,还问您的好……”

    “一则夙愿成真,是好事,值得庆贺。”明月想了想,“二则如今孙三的身份到底不同了,我若不亲自去,显得不恭敬。”

    世上多有得志便猖狂的,她得去验证下现在英秀两口子对自己是个什么态度,倘或有变,也好早做打算。

    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