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模拟器从0开始: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演员模拟器从0开始》 190-200(第5/15页)

问题直接点出来,立刻就能改好。

    这段搬货,每个角度拍了几遍,演员们把东西卸下来以后也不需要复原了,就在旁边卖起了货。

    杂技团的货物和马戏团的不一样,那个赵珺打算明天一早拍,刚好今晚拍完,工作人员们可以把大缸钉板之类的道具放上去,明天早上来让演员们拍一遍卸货,省了时间。

    “你要哪个可乐?”左丹雪一手拿着一瓶红的,一手拿着一瓶蓝的,问那个预定了可乐的男孩。

    他犹豫了一会儿,问:“怎么没有黑色的?过年我妈回来给我带的是黑色的。”

    左丹雪皱着眉头想了想,想到了原因,黑色的应该是别的口味吧?

    她直接下结论:“黑的没有这两个好喝。”

    作者有话说:说起《百年孤独》,因为这本书我挺喜欢魔幻现实主义,还去看了点莫言,后面发现还是更喜欢《百年孤独》,然后我大学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就跟导师我说我想写国外的魔幻现实主义,他给我推荐了托卡尔丘克的书,当时她刚拿诺贝尔没多久,导师说这个选题新不容易重复,我记得是叫《太古和时间的房子》(ps我竟然连书名都记错了,搜了一下是《太古和其它的时间》还有《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结果足足看了一年,我才看了三分之一,灰溜溜的换题目了。

    真的看不下去,不能理解,世上竟有如此看不懂之书

    第194章 23岁,你继续拍摄……

    那个男孩犹豫了一下,两扎都买了下来。

    他其实手头有不少零花钱,当然只是相比于其他的村里孩子而言的。

    这个男孩也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不过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还有个弟弟陪在父母身边,在城里读书。

    生他的时候太早了,父母赚的钱还不够租房子,自己都住在工厂的宿舍里,哪有地方放孩子?

    所以他就被送回了老家乡下和爷爷奶奶生活。

    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急着生孩子,生了又不养。

    虽然很无语,但是这种现象非常常见。

    过了几年,父母成了高级工,收入增加了,租了房子可以养孩子了,却又生了二胎,房子里只能放下一个孩子,也只能供得起一个没有户口的孩子在大城市里上私立学校,所以他还是待在老家。

    父母也许怀有一些愧疚,所以会按照日子每天给他几块钱零花钱,在过年的时候交给爷爷奶奶,让他们按月给或者按周给,因为是孙子,爷爷奶奶倒也没有抠他的钱。

    包括之前孩子们在玩的羽毛球,也是父母带给他的。

    这些钱和城里来的玩具足够让这个孩子成为村里的孩子王,尽管每天几块钱可能只是弟弟订鲜奶的费用。

    电影发生的季节是秋天,距离这个孩子的父母上一次回老家已经过去了大半年,所以他手里的羽毛球已经秃了,拍子上也断了线。

    这个孩子的父母回回家的频率比马戏团来这个村子的频率还低。

    这就是留守儿童的困境。

    因为一直没有待在父母身边,所以和父母没什么感情;因为农村的教育条件比不上城里,所以学习也比不上跟在父母身边的弟弟;又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又“没见识”,即使后面被接到城里,也会被父母觉得畏首畏尾不大气。

    跟父母压根没有感情,又大概率学习不好,这些孩子未来很可能会重复他们父母的道路,等到十七八岁就辍学进城打工。

    以前的留守儿童还好些,在农村没什么玩的,还会认真读读书;电子产品越来越流行以后,很多留守儿童会沉迷手机了,因为爷爷奶奶也没什么耐心带他们,能够让一个孩子安安静静不惹事的方法就是给他们个手机。

    而他们跟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弟弟是“城里人”,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就算读不了书打工,至少眼界开阔些,打工工资可能还更高。

    这样对两个孩子极其不公平的培养方式早晚会闹出乱子来。

    男孩在别的孩子羡慕的眼光中,一下子拿下了两箱可乐,几个孩子上来帮他搬,希望自己能借此喝上几口。

    村子里的各处离祠堂都不是很远,把东西拿走以后,没过多久孩子们又回来了,这次有不少老人也听到卖货郎来了的吆喝,拿着钱过来买些生活用品。

    孩子里的主角这次也出现了,小女孩牵着奶奶的手,爷爷则跟在边上,一家三口走到了货车旁边。

    爷爷背上背着个背篓,奶奶挎着个篮子。

    “嗖(收)山货喽?”奶奶用夹杂着浓厚口音的方言问梁丽雯。

    “嗖的!”梁丽雯一抬手就从车上拿下来个电子秤,放在地上。

    用过体重秤的大家都知道,秤这种玩意儿是要放在很平的地方才会显数字的,梁丽雯这个是那种指针转动指向数字的秤,不是显示数字的液晶屏,所以就算没放平也能用,只不过不准。

    相比起杂技团版本,马戏团当然是好人,但好人也有多样性,稍微扣一点点,是人之天性。

    奶奶从篮子里摸出来个纸包,然后把手里的篮子交给梁丽雯。

    梁丽雯在秤上撑开一张卡纸,把篮子里的干蘑菇都倒在了上面:“五斤……六两,我给三百块钱。”

    奶奶抠着手指头算了一下,算不太清楚,就低头问孙女:“宁宁给算算,这是多少钱一斤?”

    孙女的小演员自己六岁,演的角色大个一两岁,还不是能算这么大数字除法的时候,不过她很聪明,还是算了一下:“五十……五十一,不对,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多了,五十三块多!”

    奶奶摇头:“那不成,最少给五十五一斤。”

    “五十五一斤是……”梁丽雯想掏计算器,但是孙女先报了数字,“三百零八!”

    “真聪明!”梁丽雯笑着夸了孙女几句,想了想道,“咱们也别争了,我给您三百,剩下的还给您补个零,给小姑娘挑十块钱吃的吧,”

    “成!”奶奶觉得挺划算,点头了,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奶奶推推孙女的后脑勺:“宁宁你去挑点吃的,爷爷奶奶在这边把剩下的都卖了。”

    “好!”孙女也是快乐又兴奋,混到孩子群里去和他们一起挑零食了。

    两个亲和度比较高的女性一个卖货一个收货,老头负责看着或防着有人偷东西,另外两个力气大些的男人就负责搬货。

    一群人有机合作,忙忙碌碌的,但是乱中有序。

    小孩子们已经买了一波零食了,有几个在等着老人的,都已经好奇的凑到了动物笼子前面。

    猴子不知道啥时候钻到了笼子里,骑在金毛身上,金毛则是挺胸抬头像匹小马,载着猴子走来走去。

    “老板这是什么啊?”一个孩子把手贴在了装着狗的笼子上,金毛嗷了一声,热情的凑过来想要舔手,吓得小孩把手缩回去了。

    猴子被金毛突然一动震的差点从金毛身上摔了下去,还好它拽住了狗毛,把金毛的浮毛揪下来一小撮。

    “这个白色的是北极狼,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