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闺女: 第 26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民国小闺女》 第 26 章(第1/2页)

    徐若若除了每天坐在庭院里等报社的信件,有时候闲的无聊,也会翻一翻书。她接受的应该可以称得上西式教育,就读于洋人的女中,会一口流利的英文,认真较起来,她的法语其实也不错。
    像汇雅女中这样原本是传教士举办起来的中学,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普通家庭的女孩们,希望能教导她们识礼知义。
    因为一些传教士想将福音带给国人,也想要改变清国普通百姓愚昧的现状。但是在闭目塞听、民智不开的清国,这些显然不是那么容易。
    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法子,想要改变现状,应该改变他们的教育,而真正能行使教养之责,从根本发生改变的应该是他们的母亲。
    尤其是清国男女严重不平等,女孩子基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没有接受过教育,当她们成为母亲之后,在教导下一辈的时候,也只能延续上一辈所接受的认知,继续蒙昧无知。那么轻易还是无法改变清国百姓贫苦的现状。
    所以传教士们聚在一起,创办了女子中学,汇雅女中就是最开始被创办的两所之一。
    传教士们因为外国人的身份,被当时的清衙门所优待,所以筹址、建校都很容易。等到招生的时候,就遇到了些困难。好人家的女儿,谁愿意将她送到劳什子的洋人学校,在清朝的普通百姓眼里,这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和妖魔鬼怪没什么差别。
    但是在传教士们挨家挨户的吃了闭门羹,又再三保证,用倒贴钱的方式,还是招到了一些穷苦人家的女孩。她们的父母大多是重男轻女,贪图传教士们口中可以免费领到的救济粮而答应把女孩送出去。
    也正是因此,这些半大的十几岁女孩们特别争气,她们很能吃苦,学习也很认真刻苦。会因为传教士们带来的黑暗贫瘠的人生里的一线曙光,而不断练习那些拗口饶舌的发音和单词。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那些面目黝黑,双手粗糙,明明正值青春,却眼神麻木的女孩们,几乎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她们变的得体大方,能说出流利的英文,知晓礼仪,一举一动都泛着洋气。
    在传教士们的牵线拉桥下,女孩们甚至得以进入洋行工作,凭自己的知识赚取收益。有最开始的女孩们作为示范,后来,越来越多的女孩被送至汇雅女中。
    很多穷苦家庭的父母,渴望以此改变女孩们的命运,甚至是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女儿长大了也能成为体面人,做体面的工作。
    渐渐的,以施救为目的的教会女子中学,收下的学生却以富家小姐为主。不过其中依然有一些贫苦人家的女孩,她们多是通过传教士开设的施救堂被推荐来到汇雅女中的,并不需要交纳昂贵的学费,还能领到学校的救济金。
    不过,开明家庭的富家小姐在汇雅女中里是最多的,她们能到汇雅里,看重的除了它的名气,就是汇雅在教导女学生时的严苛。甚至比起英格兰诸国的贵族女子学校,有过之而无不及。上流社会的交际礼仪、西方乐器、乃至于语言文化。
    汇雅的女学生至少会两门以上的外语,她们出了女中直接就能成为完美的名媛淑女,仪态天成、落落大方。
    就算盛明珠这样混日子的学渣,她可以什么都学不会,可是受到汇雅的熏陶,说着一口流利的英文,跳着两句西方国家的历史,她就是引人艳羡的申城名媛。
    徐若若没有她们那么好的家世,可学进脑袋的知识,还有培养出来的涵养却轻易不会离开。她能很轻松的看西方原文名著,并以此解闷。不是为了博人眼球,只是对她而言,和闺房小姐看话本消遣是一样的。
    其实之前宋均之说的话是对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徐若若和徐芷兰是不一样的。
    徐芷兰是从小受着庭训长大的闺秀,她读过书,识得许多字。精通管家之道,尤善女红厨艺,性子也温婉。但是她没有正经文凭,她也不识得洋文。这个世道,虽也有女子当家作主,但也都是自家的产业。
    真正能招女子,还不是洗衣工、洒扫庭除这些粗活的,只有洋人开设的公司。若是认真较起来,一些国人举办的报社也是能招女员工的,可是往往活计散乱,薪资低廉。最重要的是这年头报社多如牛毛,一家一家的起来,是个人想要刊印自己的文章,就能办个报社。
    然后又因为销量不好,再没了下文。
    当然也有办的好的,想渝民报这样的大报社就没有这样的烦恼,但又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
    所以认真较起来,相较于徐若若,徐芷兰的人生似乎真的只能被禁锢在这小小方方的徐宅之中。当然,这也不失于一种好的活法。至少衣食无忧,也不像活在灾荒穷苦之地的女孩,一生艰苦,食不果腹,一道洪水或许就会失去为人的尊严。
    但是想远离这方寸之地,终究是难了。
    徐若若原本趁着天气晴好,坐在廊下,背对柱子,一手执书翻阅。偶尔拾片落花,也能玩得不亦乐乎。点点的阳光打在脸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将一切都显得美好静谧。
    正当徐若若安静翻阅,画面美好的像副诗意山水画的时候,一阵略重的脚步声引起了徐若若的注意。
    徐若若将花瓣夹在书里,随手放在一侧,轻盈的从坐凳上下来,有些不解的抬头喊了声,“侯大哥?”
    侯柱子因为走的太急,额间溢出淡淡薄汗,也顾不上擦。他见到徐若若,明明两人隔了很长一段距离,还是不自觉停下来往后退了两步。弓着腰喊“二小姐!”
    徐若若应该是徐家最没有主仆之分的人了,一个是因为她出生的时候,徐家就已经日趋没落,用的下人愈来愈少,也就没体验过徐家仆从成群,规矩严苛的日子。
    而且她上的还是洋人学堂,洋人之间虽然也有贵族和平民之分,很多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傲慢,但是汇雅女中原身是教会学校,神爱世人,在传教士们眼中,即便是仆人也值得拯救,他们也是世人之一。
    受到这些思维的影响,徐若若虽然也受到下人带来的便利,却不会视他们为草芥,肆意轻贱。更兼有多年相处的情分,相处的时候就格外优待。
    但是这些由徐若若做可以,身为下人的他们却要谨守本分。徐母最重规矩,他们要是也看不清自己,别看徐母面对徐掌柜低眉顺眼的,惩治下人可从不手软,自有她的一套法子。
    侯柱子二十出头,长相也算周正,因为面前站的是主家小姐,眼神并不乱撇,垂着眼睛看向地面。穿着好干活的短打,一双褐色的布鞋,鞋底倒是挺厚实的,应该是他的老母亲侯婆子亲手纳的。但是这一身的衣服,加在一处,可能还没有徐若若一双绣花鞋的针线价来的贵。
    侯柱子的打扮举止,怎么看都只是普通的下人。事实上,他也真的只是身为徐家两个下人,侯头子和侯婆子两人,经过主家配对,生下的家生子,从根子里就是徐家的下人。
    但是他身材高大,观其眉宇,自有一股英气,是简陋短打都掩不住的英宇。如果换身衣服,说他是中等之家养出来的子孙,也是使得的。他位卑行卑,却无畏缩卑下之气。
    徐若若早已习惯侯柱子见到自己时的这副恭谨姿态,无奈的抿了抿唇,她有些好奇的问了句,“是有什么急事吗?”
    不怪徐若若这么问,徐家人少,但是徐母管内宅的规矩很严,下人里除了丫鬟婆子,这些干粗活的男性下人是不让进垂花门的,以免扰到女眷。
    平时他们也都恪守徐母定下的规矩,今天侯柱子突然闯进来,肯定是有什么事。不然依侯柱子本分谨慎的行事作风,肯定不会犯这样的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