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好好学习: 孤小姐自得其乐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穿到民国好好学习》 孤小姐自得其乐(第1/2页)

    回到家的珍卿,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
    厨房里总有动静传出,给这个太安静的家里,烘托出一点人气。
    珍卿嘱咐家里管家大田叔,把前玉琮家给的五香兔肉热一热,叫他嘱咐罗大妈千万不要炒着热,放在篦子上蒸热。
    这罗大妈,简直是黑暗料理界的扛把子,炒十盘菜,九盘都会炒糊的,还死爱放酱油,说人家大厨都爱放酱油。
    回到第二进院子的厢房,珍卿推开她的外书房的门——没错,她有一个外书房,有一个内书房。
    外书房是他祖父特意设的,就是为了有时候,他在这院子里招待客人,能让客人看见他孙女写字背书,好显摆孙女的聪明伶俐,更表现他做祖父的教导有方。
    珍卿写字背诵,多在这外书房的。
    今天要写至少四十张字,杜太爷规定的,她每天自己练字就要有三十张。
    而族学的九先生,给她布置了抄十遍《女儿经》,她在学里写了有两遍,还差着八遍。
    而她最近也在自学五经里的《春秋》。
    将笔墨纸砚都摆弄好了,珍卿站在窗后的桌前,闭眼深呼吸了几次,心里默默地念:
    “我爱背书,我爱写字;我爱背书,我爱写字……”
    八个字翻来覆去,念了二十遍,心理暗示大法开始起作用。
    她把《女儿经》摊开,朗声读了五遍,而后拿起一支狼毫笔,蘸了墨汁,心平气和地写起来。
    她不喜欢《女儿经》,可是最初的时候,她也未必喜欢背书写字。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些年做了许多心不甘情不愿的事,也习惯了。
    她的老师匡先生对她很好,也不是一开始就对她好。
    她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书读好,把字写好,才终于让匡先生另眼相看,事事袒护起来。
    所以啊,《神童诗》里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那真是有道理的。
    珍卿从五岁学写字,写了七八年,很能沉心专注的。
    她精神一沉进去,就好像整个世界,就剩下她自己,什么心思也不想,什么声音也听不见。
    这其实是特别美妙的境界。
    她这些年被关在家里,常日决不许出院子去玩,一年也走不了几趟亲戚。
    之所以没被关出神经病,也跟她从学业中获得的乐趣有关。
    看见珍卿收笔,伸了个懒腰,在外面守了一会儿的大田叔,走进来笑眯眯道:“大小姐,该吃饭了。”
    珍卿摊靠在椅子上,问他是什么钟点了,大田叔说:“下一点了。”
    珍卿摸了摸饿瘪的肚子,兴致缺缺地说:“就在这儿吃吧,除了五香兔肉,别的菜,都不要。”
    大田叔应了一声,又说:“大小姐,还给你煨了白萝卜肉汤呢。肉是今天新买的。”
    珍卿眼睛一亮:“那行,把汤也端来吧,你也留些喝,别给你老婆喝。”
    现在都没有冰箱,稍微有条件的人家,习惯把肉整成腊肉,一连吃上一年甚至几年的。
    前年,黑暗料理界的罗扛把子,也不知道怎么弄的,反正家里腌的腊肉,后来就长蛆儿了。
    珍卿当时,吃完长蛆的肉,总觉得味道古怪,肚子里不大舒服,后来大田叔把腌肉的罐子拿出来,她亲眼看见拿出来的腊肉长蛆。
    她当时啊,真是吐了个昏天黑地。
    从此以后,宁愿饿死,也绝不吃腊肉,吃肉只吃新鲜的,还有外面熟肉铺子里,做好的鸡鸭牛的腌肉、酱肉。
    罗大妈是大田叔的老婆,两口子为人行事,真是两个极端。
    大田叔是家里家外一把抓,是珍卿祖父的好帮手,对珍卿也是无微不至地照顾。
    而那位罗大妈,真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甩手货,真是好汉配癞妻,一言难尽。
    大田叔憨厚地笑了下,“唉”了一声,就让珍卿自己洗洗手,饭菜马上端来。
    珍卿坐在桌前,先喝了白萝卜肉汤,浑身热乎气都上来了,又美美地就着五香兔肉,吃了不少白米饭。
    一吃完饭,她困劲就上来了,大田叔收拾餐盘,珍卿就自己摸上床睡。
    大田叔嘱咐她说,别睡时间长了,免得晚上睡不着。
    珍卿只睡了一个钟头,大田叔就把她叫起床。
    她下午不必去族学,就在家里自学《春秋》,兼写字。
    族学里的九先生,是个疏懒的老头儿。他一天只上半天课,下午半天他的节目是很多的。
    九先生学问极好,四里八乡都有些人望。
    所以有时候,乡里乡亲有点矛盾啊,或者有什么难事办不好啊,会请他去调解调解,斡旋斡旋。——他是四里八乡有名的金牌调解员。
    除了当个业余调解员之外,九先生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打麻将。
    因为总当调解员,他在杜家庄左近的村庄,结识了不少热爱国粹麻将的牌搭子,他的牌局总是多得喜人。
    不给人调解斡旋事情时,九先生就坐上他的马车,很快乐地去赴牌局的。
    珍卿午睡起来以后,就开始自学《春秋》,她学的是比较通行的《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实际上是一部史书。她记得上辈子上初中,学过一篇《曹刿论战》,就是出自左氏春秋。
    史书如果能读明白,那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为了熟记内容,通晓文义,珍卿一下午的时间,除了理解文章内容,剩余的时间就在朗读、背记和默写。
    为了学得巩固,她明日还要复习的。
    有人也许要问,作为一个后世来的人,明知道已经民国了,为啥要这么苦学四书五经?
    因为杜太爷很固执,总觉得儒家经典永不过时,任何时候都能安身立命的,还能让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珍卿听三表叔说过,现在的新式学堂,也很重视国学,尤其中国人办的学堂,更加偏重国学。
    所以,国学是非学不可的。
    可是只学国学,也是让人心里没底。听说新式学堂有入学考试的,也不知道入学考试考得啥。
    眼看着天色不早,珍卿自己点了煤油灯,把灯火拨得亮亮的。自学的内容就先结束,贪多嚼不烂。
    她答应给玉琮带《西游记》的画册子——今天还是赶工做完,明天给他带过去。
    匡先生不太会画画,自然教不了她。珍卿画画属于自学成材,也只是画一些墨水白描的画,她不会用颜料。
    罗大妈在外面扫院子,扫到没有几扫帚,她烟瘾有点犯了,就坐珍卿书房对面的廊下,吧嗒吧嗒地抽水烟。
    她看见珍卿灯燃得那么亮,就跑到对过儿来,在窗子外面说珍卿费油,在旁边絮絮叨叨好一会儿。
    她走近前,见珍卿专注地画着啥,完全没搭理她的意思,她自己没意思走了。
    笑话,好容恢复能当飞行员的视力,她犯的着为省点灯油,祸祸自己的眼睛吗?
    这可是她家的灯油,不是别人家的。
    罗妈从院子里出去,珍卿甩甩右手腕子,把毛笔换到左手上,继续画她的画儿。
    她左手也能写画,不过比右手稍弱一些。
    她小时候身体弱,又想讨父母欢心,表现自己学习很勤奋。
    她开始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