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姐想让我从良: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小姐想让我从良》 140-150(第5/7页)

对埃尔的这些朋友间的照应,并不意味着是一种感情的投射,姜颜林更愿意将它理解为一种“需求”。

    裴挽意需要社交,需要朋友,需要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在她周围填充生活空隙,却又最好别是和她一样底色的人,不利于掌控,也难以维护交情。

    前不久两人拌嘴的时候,姜颜林还对她的那一句刻薄的“发情男”印象深刻。

    裴挽意现在已经能在姜颜林的面前脱口而出这种评价了,一方面意味着她逐渐在姜颜林这里放弃了遮遮掩掩,一方面也说明了,在她的内心深处,一直都存在着这样的对埃尔的评价。

    哪怕这评价很难听,但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一针见血。

    所以裴挽意很多时候其实都对一些事情看破不说破,她知道埃尔是什么样的人,还继续跟对方打交道,并且维持着不错的朋友关系。

    说明她并不在意对方的人品和行为,只要不影响到她自己,甚至对她的社交人脉有益处的话,她都会做到视而不见。

    直到她开始在意姜颜林,以及姜颜林和埃尔相遇时的那点纠缠了,才会抓住埃尔的那些不堪来加以利用。

    因为这时候,埃尔触及了她的利益,就不再是一个对她来说无伤大雅的朋友了。

    姜颜林越是在旁观察她,解读她,就越能品尝到她的复杂与多面。

    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的多面体,但像裴挽意这样有时候矛盾到看似不自洽的人,其实在生活里不怎么常见。

    姜颜林其实能感觉到,上一次埃尔闹分手的时候,当着裴挽意的面又跟可可复合的这件事,是让裴挽意非常不爽的。

    她回到家之后的低气压和不高兴的情绪,已经到了不怎么去隐藏的地步。

    虽然姜颜林觉得她也有借机卖乖的嫌疑,却还是能感受到,她那时候对埃尔很失望。

    ——没错,就是“失望”的级别。

    普通人面对好朋友的这种行为,顶多就是一边担心对方受伤害,一边觉得干涉他人的感情生活非常麻烦,吃力不讨好。

    聪明点的就会避开相关话题,或者敷衍应对,秉持着“别死我家门口就行”的心态。

    笨一点的可能就会因为发现自己对这个朋友来说只是个垃圾桶,还不如一段烂桃花重要,从而感到受伤和怒其不争。

    裴挽意却并不是这两种类型,她单纯的就是对埃尔感到了失望。

    这种失望甚至都不是因为埃尔遇到了烂桃花还执迷不悟,所以她怒其不争。

    她的失望,在姜颜林的解读里,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的——我在你身上投入了这么多成本,你却为了这么一个人,毫不考虑我的感受。

    也就是说,在埃尔选择和可可复合的那一瞬间,他的行为就无异于把可可看得比裴挽意这个朋友更重要,这才是裴挽意感到失望的原因。

    但这种失望的本质,姜颜林更愿意称之为——对事态脱离掌控的不满。

    裴挽意未必不知道埃尔是什么样的德性,他就是不断在寻找这种快餐式的恋爱,阴沟里翻船也是在所难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需求罢了。

    可是她知道 ,不代表她能允许埃尔当着自己的面搞这种“背刺”行为,因为对她来说,她的感受必然是优先于埃尔的需求的。

    ——这也就意味着,裴挽意从头到尾,都并不能共情埃尔这个人。

    男性的朋友,她无法共情,看起来好像是理所应当的。

    可是女性的朋友,她就能共情了吗?

    小诺和她未婚夫的事情,让姜颜林很确定,裴挽意一样是不能的。

    当小诺和她的未婚夫同时是裴挽意的朋友时,男方在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里选择了最糟糕的一种,欺骗自己的爱人的同时,还要拉着裴挽意一起去做那件骗人的事。

    虽然后来姜颜林也多少了解到,那是因为裴挽意跟男方的关系更熟一点,他都这么恳求了,裴挽意也没办法强硬地拒绝。

    但姜颜林越了解裴挽意这个人,就越觉得,她的不拒绝也不是因为能理解男方的感受,而是不想伤了朋友间的和气。

    因为她一旦在这种救命的关键时刻拒绝,对方就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信任她了。

    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裴挽意是比任何人都深刻了解的。

    与其因为这么一件在她看来很小的事情,破坏了她在好朋友那里的“价值”与“形象”,裴挽意权衡利弊之下,自然会选择帮对方这个忙。

    ——那么小诺的感受,她想来也是没怎么去考虑的。

    姜颜林后来甚至能隐约猜测到,小诺对裴挽意的报复和敌意,都是因为察觉到了裴挽意那藏得很深的“事不关己”的心态。

    男方和裴挽意的关系更好,也就意味着比起小诺这个人,对裴挽意来说,维护和男方的交情更有价值。

    而被欺骗隐瞒的小诺,明明也是裴挽意的朋友,她却没有看出来这件事说得严重一点,和骗婚也没什么区别——又或者,聪明如裴大小姐,看不看出来也并不影响她如何抉择。

    在这样的人生大事上,姜颜林始终觉得,裴挽意但凡对小诺有一丁点的共情能力,都不会去帮助推动这么一个错误到离谱的解决方案。

    以至于后来裴挽意纵容小诺的屡次报复,在姜颜林这个旁观者的视角里,也算某种意义上的冷眼旁观。

    ——她的痛苦和挣扎,仇恨与不甘,都与我无关,所以我宽宏大量,不予计较。

    对朋友没有共情能力的裴挽意,对伴侣又有吗?

    答案是一目了然的。

    姜颜林并不是个喜欢对别人的感情经历刨根问底的人,却在裴挽意的身上忍不住观察了解,再分析解读。

    李雨晴发私信的行为,和宓芸的一面之缘,以及从裴挽意那里听到的一面之词,都让姜颜林一次次感受到,裴挽意对她们是无能为力的。

    感情关系里到底谁错的多,旁人无法判断,也最好别自以为是地去争论评判。

    可是一次是偶然,两次是意外,三次还能当作巧合吗?

    有时候姜颜林看待裴挽意,就像看着一个缺失了成长记忆的假大人。

    她被迫把灵魂装进了一个完美又光鲜亮丽的成年人的躯壳里,内里严丝合缝地藏起来的,却是一个连如何感知诸多情感的能力都欠缺的懵懂小孩。

    外在的那副躯壳帮她在社交和职场,乃至情场上,都看似无往不利。

    可是她懂得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却并不真正共情自己的朋友们有着怎样的悲伤与欢愉。

    就像她能够快速吸引那些欣赏她的女孩们,也能轻易得到对方的真心爱慕,甚至是百分百倾注的深爱与奉献。

    她却不知道这些有着多么可怕的价值,也不明白该如何回应,更不懂得该怎么好好珍惜。

    ——她甚至不爱这个世界,又怎么学得会爱一个具体的人。

    姜颜林在这一路的观察与解读中,已经明白,裴挽意是一个只掌握了生存的规则,却没有鲜活地去生活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