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穿越考科举》 190-200(第9/34页)
    所以不能温和。
    必须将橡胶司的归属问题快速处理好。
    “放心,等橡胶司回来,一切都好说。”纪元还是有这个自信的,朝廷不会冷他太久。
    因为另一个人很快会过来。
    太子。
    不是纪元自大,而是太子一直想拉拢他,却不得其法。
    如今这么好的机会,难道不出现吗。
    纪元默默给大家倒茶,笑着道:“都消消气,我都不着急。”
    倒给穆状元的时候,穆状元直接站起来了,激动的满脸通红。
    榜样给他倒茶!
    他何德何能!
    太子那边,确实在思考这件事。
    他的手下为此吵得口干舌燥。
    没办法,纪元太不按常理出牌了。
    有人说,他就算想把橡胶司挪回国库,也该缓一缓,至少等他的官职确定了,好有个缓和的余地。
    纪元太着急了吧。
    闹这一出,他的官职悬而未决。
    如果皇上真的不高兴,那纪元可能一辈子就是个正五品的翰林学士,妥妥的赋闲。
    所以他们救还是不救。
    要不要帮纪元解决困局。
    如果趁这个时候解决了纪元的官职问题,那他是不是就会忠心投靠?
    反正太子是想帮一把纪元的。
    但身边陈均等人却是沉默。
    陈均心道,你是太子,不缺银子用。
    可我们这些人需要啊,纪元挪走橡胶司,那就是挪走我们的钱!
    还帮他说好话?做梦啊。
    太子身边一个人小声道:“或许,纪大人是故意的。”
    故意?
    纪元的存在,本身就引人瞩目。
    便是京城百姓闲暇的时候,也会多聊一句。
    这事不算秘密,朝堂能知道,百姓间也能知道。
    崔伟把收集来的信息递过来,太子皱眉看完,又把信件给了陈均等人。
    从滇州府回来的官员,皆是论功行赏,然后安排职务。
    除了纪元。
    民间对此也有议论。
    没办法,谁让纪元太扎眼了。
    特别是在学生当中,农户当中,几乎都在讨论这件事。
    “为什么别人都做了大官,纪大人没有啊。”
    “只有一个正五品的翰林,这不是闲职吗”
    别的地方百姓或许不懂,京城脚下的百姓,对此还是有些了解的。
    “是啊,为什么?”
    既然有疑问,那就会找到答案。
    书生们知道答案后,自然告诉了同样对此事上心的普通百姓。
    因为他们两者,好像是最关心纪大人的。
    “因为橡胶司!”
    “纪大人上朝头一天,就提议把橡胶司的税收转到国库!”
    剩下的细节,大家自然也打听到了。
    好啊。
    竟然因为这件事。
    纪大人是为了给百姓们谋好处,所以被皇亲国戚针对了?
    “那肯定啊,橡胶司那么多税收,都进了皇室的口袋。”
    有些事可以做,但有些话却不能明说。
    百姓们又不是傻子。
    橡胶司的事朝廷也吵好几年了,不少百姓都是知道的。
    虽然大多数人认为,国库的钱跟自己也没关系。
    但国库的钱跟自己没有关系,不代表大家同意钱进皇上的私库。
    以前只是隐隐有这样的想法,现在看到纪大人被这件事连累,难免多想一些。
    “纪大人为百姓们做了那么多事,竟然因为这件事被冷落?”
    “皇室也太贪了。”
    “就是,国库的钱,本来就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进私库算怎么回事。”
    “皇家的日子,是我们能想的吗。”
    这些讨论,随着纪元赋闲的时间越来越长,讨论声也更大了。
    太子这边拍板。
    他要帮纪元要来实职。
    这样不仅帮了纪元,还能让百姓们知道,皇室不是这样的。
    反正,反正橡胶司的事,再挣扎也是徒劳的。
    朝中争执那么多年,纪元这个对橡胶最有话语权的人也开口了。
    此事多半也不能更改。
    除非。
    除非纪元改口。
    但让纪元改口?
    怎么可能呢。
    太子这边已经做好决定。
    皇上那边,自然也知道民间的传言。
    民意如水,平常或许不用在意,但要惹怒他们,便是皇上也要请罪。
    至少不能忽略。
    到底是谁想让纪元回京的。
    现在他终于被大家弄回京城了,你们满意了?
    但皇上同样明白。
    橡胶司强行放到内务府确实不妥。
    橡胶司的利润越来越多,养的不少皇亲国戚胃口都大了。
    而且纪元说的没错,熟橡胶怎么可能属于山泽之物,此事确实要有定论了。
    说来说去,橡胶司的归属,只有纪元说了算。
    “陛下,赵国公跟陈国公求见。”
    “宣。”
    两人急哄哄的一起过来,手里还拿着一沓“罪证”。
    “皇上,臣要状告纪翰林!”
    状告纪元?
    皇上懒得抬眼,纪元能有什么问题。
    “纪翰林贪赃枉法!贪污金银无数!根本不是百姓们以为的青天大老爷!”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真的为百姓好!”
    “这种品行不端,言行不一的人,说的话完全没有意义!”
    攻击不了事情本身,那就解决提出事情的人。
    要说橡胶树税收挪到国库,谁最不高兴?
    自然是皇室的人。
    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但纪元都开口了,加上李首辅他们的努力,此事基本更改不了。
    可陈国公的孙儿陈均随口吐槽的事,让陈国公一家好像抓到救命稻草。
    吐槽的事也简单。
    就是陈均在开解自己的亲妹妹,大概意思是:“别惦记纪元了,纪元是不错,但他跟他夫人关系极好,根本容不得第二个人。”
    “对,他在宁安州的时候,还给他媳妇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