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 第973、974节 自古得国之正,莫过于陛下!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葬元》 第973、974节 自古得国之正,莫过于陛下!(第2/3页)

:“征儿太小,苦儿也太大了。要是只差个三五岁,我也不是不能捏着鼻子认了。可这十一岁的差距,实在大了些。”
    “明宪宗比他的万贵妃,足足小了十七岁。可他之所以专宠大自己十七岁的女人,那是因为小时候缺乏父母之爱的阴影造成的。可征儿呢?有父母之爱,有祖父之爱,还有手足之爱,他什么都不缺啊。”
    崔秀宁笑道:“人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是渴求不已。征儿太幸福,出身就是锦衣玉食,养尊处优,是天底下最尊贵的孩子。没有人敢伤害他,欺负他,他没有经历任何苦难,也难以想象苦难的人生。”
    “可辛苦恰恰相反。她五岁时就乞讨,历经很多苦难,靠着机灵和凶狠,躲过一次次伤害,硬生生从底层混出头,成了白莲教的佛女。她这个经历,征儿没有。所以征儿认为她的经历很宝贵,值得他欣赏。这才是他喜欢辛苦的原因。”
    李洛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说,征儿从辛苦说的往事中,领悟出苦难经历的意义。或者说,他对这种经历,产生了很大的共鸣?如果是这样,那倒也不是坏事。”
    崔秀宁点头:“所以说,你也不要太担心,顺其自然吧。就算他长大了还对辛苦念念不忘,也不是啥坏事。辛苦这种经历的人,当皇后也不是完全没好处。大不了,提前几年免了辛苦的官职。”
    李洛神色阴晴不定,心中权衡儿子到时真爱上辛苦的利弊。
    “这个辛苦真是,早嫁人不就好了?要么,给他赐婚?”李洛问。
    崔秀宁摇头:“你可别赐婚。她可不是珊瑚和婵儿。给珊瑚她们赐婚,那是恩典,是爱护她们,毕竟她们自己想嫁。可是辛苦不同啊。她的眼界太高,经历太复杂,一般人也不敢娶。给她赐婚,会适得其反,征儿的执念也不会缓解。”
    李洛皱眉,“征儿这性格是像谁啊。哎,还是律儿像我。”
    崔秀宁心头一跳,“你可别乱想,多大点事?范不着上纲上线。”
    …………
    几天后,一个好消息传来,给出师西征的唐廷,带来了好兆头。
    派到泰山虎尾坳寻找兖州鼎的人,在经过将近一年的地毯式寻找后,终于找到了始皇帝埋下的兖州鼎。
    寻鼎人飞报长安,兖州鼎已经在运完关中的路上!
    消息传来,唐廷上下大为振奋,一起入宫朝贺天下。唐主大喜,昭告天下万民,大唐得上天眷顾,再得兖州宝鼎。
    但遗憾的是,去会稽郡秦望山寻找扬州鼎的人,至今也没有在秦望山找到扬州鼎的下落。毕竟,秦望山的面积,比泰山南边的虎尾坳大多了。
    李洛只有欢喜,却不着急。他传旨给秦望山的寻鼎人,慢慢找,仔细找。因为他判定,扬州鼎多半就在秦望山。
    四月初六,兖州鼎终于被运到长安。经过群臣们观摩之后,一致确定是兖州鼎无疑。
    皇帝再次召开瞻鼎宴,在太液池蓬莱宫宴请群臣。之后,将兖州鼎请入专门为藏鼎所建的“九鼎殿”。
    九鼎殿也在大明宫,里面已经藏了雍州鼎,冀州鼎,兖州鼎三座古鼎了。
    九鼎殿的后面,是专门保存珍贵上古典籍简书的天一殿。所谓天一生水,天一殿为了防火,不但用砖石修建藏书库,还打有水井,配备了消防水车。
    可以说,某种意义上,皇宫三大内最重要的地方,恰恰是九鼎殿和天一殿。
    宴会上,鲁国公文天祥为天子敬酒毕,对百官说道:
    “昔年,宋帝无传国玉玺,被称为白板天子。而汉唐失九鼎重器,也是一大缺憾。至于上古典籍,历经始皇收书,项羽焚宫,散失泰半,多不成篇。”
    “可我大唐,先得上古简书,再得传国玺,再得九鼎。以此受昊天之命,气运之大空前绝后,是以圣天子只手补天缺,再造乾坤,光复汉业。此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自古以来帝统之正,得国之正,孰能与陛下相比?天子坐明堂,拥古简,列九鼎,持传国玺,自始皇以来,独陛下也!”
    文天祥一番话,说的群臣更是肃然起敬。
    这还真不是文山先生拍马屁,而是事实,谁也不能否认这一点。从陛下的功德气运来看,真的鲜有能及了,甚至可说,三代以降,仅陛下一人。
    就算始皇帝的功业,在百官心中,也比不上当今陛下。
    没错,始皇帝的确一统六国,统一文字度量衡,功业彪炳千古,百代皆行秦制度。可是,他毕竟是“奋六世之余烈”,他是站在祖宗的功劳簿上,才完成千古伟业。
    反观陛下,虽是先唐帝裔,可先唐已亡数百年,根本没有一丝半点祖宗基业可凭。元从们可都是知道,当年陛下寒微时,只是一个中原流民,后来才做了区区九品都寨。
    李唐后裔的身份,仅仅是为陛下带来了声望而已。
    这煌煌大唐,万里江山,完全就是陛下从无到有、白手起家打下来的。驱除鞑虏,光复汉家的大业,也是陛下硬生生的从如日中天的蒙元手中夺到的。等于说是再造乾坤。
    还有谁比陛下得位更正的吗?
    就凭传国玉玺等宝物,还有比陛下更有大统名分的么?
    就凭这点,始皇帝也比不上陛下。
    群臣纷纷站起,手持酒杯祝贺天子,颂扬皇帝的话不绝于耳。
    李洛摸着小胡须,听着群臣的称颂,笑道:“朕虽自有天命,可若无诸卿鼎立辅佐,朕又如何能成就大业呢?”
    “如今,中原已复,天下太平。可要开创出大唐盛世,还需要大唐君臣再接再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啊。这杯酒,朕和皇后就敬文武百官,敬大唐将士,敬天下所有的黎民百姓!”
    “谢陛下!共创大唐盛世!”群臣举杯相祝,一饮而尽。
    唐主大笑,“好!换酒菜,奏!”
    …………
    结束太液池的“瞻鼎宴”后,李洛和崔秀宁没有回乾坤宫,而是仍然去了星空台。
    这样春风迷醉的夜晚,星空台上的确很是怡人。
    李洛坐在星空台广场上的石案上,从袖子中取出一个小小的木盒,打开后,赫然露出两支泛黄的香烟。
    崔秀宁抱着胳膊,在风中眯着眼睛看着男人,“就两支了?可怜。”
    李洛小心的拿出一支,在鼻子下面轻轻绣嗅着,一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赶脚。
    “香。”男人说道,“迁都长安后,准备抽一支的,但是没舍得。现在又找回一只古鼎,决定还是抽一支。”
    李洛又摸出那个镀金的限量版骆驼火机,啪的一声打燃,跳出一朵小小的火焰,点燃了香烟。
    男人小心的、美美的吸了一口,对着月亮吐出一个烟圈。淡淡的烟雾融入夜色,星空似乎更迷了一分。
    月光之下,他的神色不知为何带上了一丝伤感。
    “等我抽完最后一支烟,”李洛说道,举起那个精美贵重的火机,“我就扔掉它,扔到渭水中去。”
    “干嘛要扔?”崔秀宁很不解。后世的东西,就是这几样了,为何要扔掉。
    “因为这是我那个师兄送给我的,呃,就是向警方出卖我的那个挚爱亲朋。”李洛吐出一个烟圈,“我心里膈应,不想要他的东西。”
    没有人喜欢叛徒。尤其是被曾经亲若手足的朋友出卖,就更难以让人释怀。哪怕李洛已经不在那个世界,哪怕他做了皇帝,他仍然心中有根刺。
    崔秀宁伸出好看的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