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助始皇统一全球》 80-90(第12/14页)
是那些。
船太小,跑不远;船员都是普通人,缺乏训练有素的执行命令,需要另外训练水师。
但此时章台宫众人还沉浸在意外获得几千斤高产粮食的喜悦中,对于海船和水师的事情,也就是这只耳进去那只耳朵出来。
大秦已经一统天下,外面是白茫茫的大海。开始建造海船是为了寻找徐生说的海外仙山,现在还继续建造海船是为了展现大秦帝国的强大,实际意义并没有多少。
自古以来从未听说海外还有其他地方的,他们对此并不在意。
不过听仙人特意提起,想来是有点挂心的,嬴政便划拨了一些水军名额给造船厂,由徐生负责训练带领。
微生雪的态度就是,我发现,我汇报,我结束。
反正她已经说了。要怎么做,她也不会干涉。能成就成,不能成也不影响她收割功德。
之后她又说起第三件事。
“关于珍珠养殖基地的建设,我需要除了东海郡以外的地方。那里的水源要丰富且清澈,气温要高于东海郡。”
等等等等,刚刚仙人说了什么?
珍珠养殖?!
是他们知道的那个珍珠吗?
是那个齐楚等沿海地方追捧炫耀的珍珠?
是以前每年国礼往来都必不可少的、一送到大秦就被抢光的珍珠?
那种只能在海里生长,由渔民一遍又一遍下海打捞海蚌,万中求一的珍宝?
竟然能够人工养殖!
如果仙人在他们面前,他们一定要认真的问一句:你们仙界还有什么是不养的?
他们已经讨论了好一会儿,才姗姗来迟的王翦正好赶上了这次的话题。
他第一关心的不是珍珠能不能养,而是珍珠养殖的环境要求。
比东海郡温度更高一点,而且还有丰富水资源的地方。
嘿,这说的不就是以前楚国的那片地儿吗!
“老臣建议将珍珠养殖基地建设在会稽郡。”
会稽郡。
这实在是一个敏感的地方。
前段时间陛下就有口风透出来,想要攻打百越。但此去路途遥远,大秦对那边的地理环境不了解,而且粮食供应困难,所以朝中许多人都反对此时用兵。
若是先在那边开办一个珍珠养殖基地,狠狠地赚一波当地豪族富强的钱,再用这笔钱建设那什么军事基地?
是叫军事基地吧,仙人曾经说到过。
总之先把那边的地盘摸透了,熟悉了,地也种起来了,在大军开过去想打百越就简单了。
众人想不到还有这样的意外收获,互相对视间,嘿嘿直笑。
楚地现在是我大秦的了,那我们要在自己的地盘上建军事基地、派军队驻扎,有问题吗?
没问题!
第89章
五月底,微生雪离开造船厂回到埠宁。
次日,埠宁县的衙役一路敲锣打鼓地在公告栏上贴出一张招工启事。
“过来看看啦,海带养殖场招工,工作简单易上手,每天只要干五个时辰,包两餐,每月工钱一斗粮,还能优先换购今年的高产粮种!”
动静闹得大,过来围观的人不少,很多都是被一斗粮包两餐吸引过来的。
衙役大声宣布完就离开,其他围着不敢上前来的黔首纷纷挤过来,却又因为不识字只能干看着。
什么活计,这么好的待遇!
“听说是什么海带养殖场。”
“海带养殖?这玩意儿不是长海里吗,怎么养?不会是想把那片海圈起来,不让咱们下水了吧。”
“这么大一片海,用什么圈?咱晚上偷偷下海,难道还能一刻不停地守着吗?”
“就是,咱们要是不下海,那些贵人哪来的海货吃?”
众人七嘴八舌地叽叽喳喳,瞪着大眼睛在公告前与上面工整的墨字大眼瞪小眼。
“王掌柜!你家的小子不是送去念书过了吗,赶紧让他来人人字儿!”人群中有人吆喝嗓子。
王家小子艰难地从人群后头挤进来,眯着已经模糊的近视眼凑在公告面前,一个字一个字念出来:“东海郡第一海带养殖基地招工,岗位……要求熟练地搓麻绳工二十名,砖瓦工二十名,抗包工三十名……”
“薪资待遇,每天干满五个时辰,每旬休一天,一个月能得一斗粮食,包两餐,干满半年能得一对兔子,还能优先选购高产的良种……这良种是不是前两个月县令说过的那种庄稼?”
提到这件事,大家就有得说了。
“就是城外最好的那片良田里种着的那些?日日夜夜都有人看着,寻常人都不让靠近,还带着刀呢。”
“我媳妇娘家有人在县衙里做工,听说那批庄稼收割后,那些种子会卖给咱们。”
“得了吧,那种还东西能给我们,还不如晚上偷偷去地里捡点掉着的种子。”
正当众人激烈讨论的时候,凑在公告前的王家小子声音忽然大起来,他死死地盯着最下边的那行字,深吸一口,勉强压抑住让自己不要尖叫,用生平最大的声音喊道:
“招手打桩工,擅长浮水和划船的优先,上六休一,每天工作五个时辰,包住宿三餐,月俸、月俸十斗主粮和一对兔子!”
咣当!
一个抓着的锄头重重砸在地上,往日异常爱护的主人却没顾得上它,掰着手指计算,“一个月省一点能吃一斗粮能饱,十斗主粮够十个人吃,还包吃,那每个月就相当于十一个人的粮,还给一对兔子。兔子每个月都能生一窝,每次三四只小兔子,一年后就是……”
他掰着手指算,但有限的能力让他算不出结果。
“啊!”这汉子大喊一声,抓起自己的宝贝锄头就往回跑,“大哥,发财了!快叫上哥儿几个!发财了!”
要擅长浮水打桩,又要会打桩,会这门手艺的基本都是负责给各家的渔船建“港口”的人,不是那种大船的港口,只是用几块木板和木桩子立在海边避风处,用来栓小渔船的地方。
巧了,他家里正好有人会这门手艺。
他叫喊着跑远,只留下原地的人们面面相觑,有人小声说:“十斗粮都有一石了,三四亩地加起来才能有这个收成呢,一个月的月俸,假的吧?”
人群中有人提高音量喊着,“这可是一石主粮,去瞧瞧总不耽搁什么,大不了今天晚些回去,也不影响手头的活儿。”
正所谓财帛动人心,本来就陷入摇摆的人被推了一把,就有了明显的倾向。
“我力气大,别的干不了,就去试试那什么抗包工。”有人直接将话说出口,是一个死了婆娘父母的中年汉子,反正家里也没人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豁出去试试呗。
“月俸比那打桩工低,但也比我自己出海打渔强多了。”人群中又响起附和声。
有人开了头,大家也纷纷表示要去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