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 143、番外·后记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 143、番外·后记(第1/2页)

    黎锦中状元的事早在四月就传遍了整个宁兴府。
    二十三岁的状元!虽然不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但这个年纪也足够小了。
    一时间,鸿雁村、宁兴书院这些黎锦常留住的地方拜谒人都变得很多。
    有人得知鸿雁村的族学是黎锦取得名题得字,甚至想把孩子送来读书,也好沾沾状元郎的喜气。
    这都被村长婉拒了,“你们要带孩子来旁听几日可以,拜师在我这儿可使不得,我自己水平有限,也顾不过来这么多孩子。”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提出这些要求的人都喜滋滋地带孩子来旁听了几日。
    门口那块匾可是状元郎黎锦亲笔题的呢,这也算变相的与状元郎有所接触了。
    被周围村子、镇子上人造访的可不止鸿雁村,就连黎锦的启蒙老师宋秀才那里,前来拜师的蒙童及其父母都踩破了三条门槛。
    当然,他们留下的礼品当然远远超出门槛的价格。
    宋秀才为人不算张扬,再说,他见过万云跟黎锦兄弟相称、谈笑风生的场景,早就知道黎锦非复吴下阿蒙,也从未想过打着黎锦启蒙老师的旗号做什么。
    之前黎锦乡试中解元,已经有不少临镇的人想要把孩子送到他这里念书。
    宋秀才也是根据自己以前的情况,每年该教多少人就是多少人,学生多了他也管不过来。
    但这样就构成了本镇和临镇学生的竞争,束脩礼也是一次复一次的增加。
    宋秀才也在镇子上借着陈西然的光购置了不少田产,家里更加富裕。
    而早在黎锦高中解元的时候,黄秀才就没了跟宋秀才竞争的念头。
    那可是举人中的第一名,解元!
    黄秀才一辈子都没想过的事情,被宋秀才的学生做到了,他心中除了震撼,再也升不起其他一点嫉妒的念头。
    差距太大,嫉妒不起来,甚至连羡慕都没有,只余震撼。
    当时,黎锦高中解元的喜报传回来,宋秀才的媳妇临睡前,假装无意的说:“这结亲……”
    宋秀才疑惑:“什么结亲?”
    “就、就是你之前提到过的,让大郎和黎锦家长哥儿……”
    她话还没说完,宋秀才已经闭上眼,均匀的呼吸声传来,一句话也不想说。
    宋秀才想,若是几年前他的态度坚决一点,没有被媳妇儿劝到,那一切会不会不一样。
    倘若,当时他们家真的跟黎锦家的小包子结亲,就算后日黎锦再怎么飞黄腾达,也断然不会毁了这桩婚约。
    他了解黎锦,重诺,同时也不轻易许诺。
    那么他们家也会凭着这桩婚约,地位飞升几个档次不止。
    过了许久,宋秀才的妻子以为他都睡了,吹灭旁边的油灯,给丈夫掖好背角,也准备休息。
    她听到宋秀才问:“你不是嫌小包子身份是哥儿吗?”
    他媳妇儿缓了缓,才想起来小包子是黎锦家孩子的小名。
    “哥儿的话,确实是个问题。不过有他爹状元的身份在,别人也断然不敢因此小瞧了咱家大郎。”
    宋秀才抿上嘴唇,不说话了。
    那天,他失眠了大半宿,想了很多东西,最庆幸的就是当时他提出要跟黎锦结亲的时候,被媳妇拦住了。
    ——他媳妇这样的想法,包子嫁进来绝对会受委屈。
    到时候黎锦当了官位高权重,他们两家搞不好得从亲家变成仇家。
    这个委屈倒不是说他们家真的会为难包子,每日必须让他晨昏定省前来请安,吃穿用度不能高于婆婆。
    只是他妻子态度上瞧不起哥儿,一次两次可能未曾察觉,一月两月、一年两年,日积月累下来,包子肯定过得不好。
    宋秀才睁眼等天亮,脑海中唯一的想法就是,也罢,这件事不用再提。
    真等到黎锦高中状元的喜报传回来,宋秀才看着妻子手中的汤勺直接落在碗里,汤汁溅在衣服上。
    “状元?”
    宋秀才也很震撼:“嗯。”
    “那他岂不是当官了?”
    “按照本朝律法,状元直接授予翰林院修撰,官职从六品。”
    “从六品是什么?官职有多大?”
    宋秀才回答:“官职从一往下排,一最高,咱们县的县太爷是正七品。”
    那意思黎锦现在可是比县太爷还大的官!
    要知道他们这还是一个镇子,县可比镇子大多了,也繁华多了。在老百姓眼里,县太爷就是顶顶大的官了。
    宋秀才的媳妇换了衣服出来,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咱们现在,是不是没资格跟黎、黎大人结亲了?”
    宋秀才沉默了一下,说:“既然你知道了,这样的话以后休要再提。”
    他的妻子到底是从村子里跟他一路走到现在的,年轻那会儿甚至整日整日的做针线卖钱供他考秀才,所以他对妻子向来很是尊重。
    纵然在结亲这件事上妻子总是想一出是一出,他也没说很严重的话。
    毕竟他的妻子能这么想,只是个人眼界问题,没有犯原则上错误,他也舍不得凶自家媳妇。
    =
    要说黎锦中状元后,还有哪些人能泰然处之的,只剩下陈西然和邹秀杰。
    陈西然不用说,他虽然志不在科举,但却一向对黎锦信心满满。
    最开始县试放榜,他明知自己不可能考第一,却依然从第一位找起。
    其实就是源自于信任黎锦。
    这要是真正算起来,那会儿他跟黎锦认识才短短几月而已。
    在陈西然看来,科举这条路最适合黎锦走,黎锦那强大的自制力和自控力,其他人拍马也追不上。
    邹秀杰家在县城,人还在府城的书院。他不像陈西然那样接手经营家里的商铺,而是继续准备乡试。
    今年是乙巳年,乡试每三年一次,只有在子、午、卯、酉年才能考,最近的一场考试在明年,所以他准备时间还挺多。
    五月多,陈西然去府城的时候见了次邹秀杰。
    两人把酒言欢的时候,谈到黎锦,都在为他高兴。
    邹秀杰说:“想想我之所以跟阿锦哥认识,还是因为我以为我是县试案首,结果案首却落在阿锦哥头上。”
    结果真正跟黎锦结识后,他就情不自禁的折服在黎锦的学识下。
    那会儿他年纪还小,虚岁才十六,黎锦比他大两岁,他就跟个孩子一样,跟在黎锦后面叫他‘阿锦哥’,这称呼到现在还没改过来。
    两人喝完酒,陈西然问:“陆长冬呢?”
    邹秀杰说:“他啊,据说喜欢上一户下堂(离婚)妻,打着游学的名义,沿途保护姑娘呢。”
    陈西然登时眼睛发亮:“多说说。”
    邹秀杰:“……”早知道不该开这个话题,好久跟陈西然没见,他都要忘记这人好这口了。
    原来那姑娘第一任丈夫是她门当户对的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