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 108、第 108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 108、第 108 章(第1/2页)

    加冠礼过后,但凡熟悉黎锦的人都会称他一声‘修之’。
    就算不熟悉的,听了别人介绍他‘姓黎名锦,字修之’,也会叫他的字。
    黎锦知道,因为在这个时代,男子加冠以后就算真正可以当家作主的男人了。按照规矩,除了父兄外,其他人没有资格直呼其名。
    但规矩是规矩,在十分亲近的情况下,叫别人名字也是常有之事。
    比如陈西然就算考中秀才后取了字,也让黎锦叫他‘西然’。他也在一般情况下称呼黎锦为‘修之’,偶尔想去看小包子了,就叫他‘阿锦’。
    关于了慧大师的生平,黎锦后来专程去问了万云。
    万云见黎锦一本正经的询问,失笑道:“我这还是第一次见你对这种问题感兴趣,不过,了慧大师专程为你题字,你想多了解一下他,也是应该的。”
    可就算万云,说出来的也不过都是人云亦云的传闻。
    他给黎锦指了条明路:“你可以去找庞老,他跟了慧大师有所接触,应该能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黎锦罕见的皱眉,说:“教谕,我真的拿不准庞老的心思。”
    庞老昨儿来参加了他的加冠礼,黎锦不可谓不激动,但今日午时他拎着谢礼亲自登门,依然吃的是闭门羹。
    万云沉默了,可刚刚是自己说让黎锦找庞老的。
    他只能硬着头皮说:“你想想,万一这是庞老对你的考验呢?一定要持之以恒啊。”
    黎锦没再说什么,继续去默书了。
    自打出了院试成绩以来,他先是回村住了几天,后来又转变学习方法,决定多看书,扩展知识面。
    但这个扩展,黎锦也不是盲目的什么书都看,中心还是围绕着乡试的考试内容。
    乡试分三场,第一场是经义,第二场是应用公文,第三场是时策。
    经义是最重要的一场,题目共有七道,其中四书题三道,五经题四道。[注]
    所以说,最基础的还是《四书》《五经》,但对学生的考验可就不像之前那么简单。
    甲班的教谕在第一堂课就说过,乡试更加注重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把当朝的实际情况与圣人思想结合起来。
    黎锦也了解过一些流传较广的考题,比如‘龚遂治渤海,虞诩治朝歌论’,前者出自《汉书·龚遂传》,讲述是汉宣帝在位,渤海附近闹饥荒,百姓纷纷起义,丞相便推荐龚遂前去治理的事情。
    在这种时候,有些人写经论甚至可以发散到皇帝任人唯贤,当然,这就是纯粹的拍马屁了。
    黎锦则因此买了一套各地风土人情的杂文,他想,只有对当地的情况足够了解了,才能从怎么治理入万卷书、行万里路两相结合才是最好的办法。
    黎锦打算先了解到足够的理论知识,以后有机会再出去走走,见识一下。
    当天下午,黎锦把早已抄过、默过数十遍的书又重新研读,这次他没再看任何人加的注解,而是自己逐字逐句品味其中含义。
    稍有引经据典的地方,黎锦就去书架上找其引用过的经典,以求自己能理解通透。
    并且,根据先人的治理方法,与时策联系起来,想出对如今实证有用的策略。
    等到该回去的时候,黎锦发现自己手边已经记了好多张纸,但上面的内容很是散乱,大部分都是他有感而发写出来的。
    万教谕正好准备去黎锦家蹭饭,看到黎锦坐在窗边奋笔疾书,偏偏还一副眉头紧锁的样子。
    他以为黎锦还在思考怎么打动庞老,想要上前安慰。
    可站在黎锦身后,万教谕忍不住都放轻了呼吸。
    虽说黎锦陈列出来的策论并没有多么高深,但只要他把这些点子都总结起来,就不失为一篇优秀的八股!
    万教谕想,黎锦这才考完院试没多久,居然就完全转变了答卷思路。
    但黎锦却没有像很多人一样,只为位高权重者歌功颂德,他的关注点全部都在如何有效预防、治理灾祸方面。
    这样的人,天生就是个实干家,适合考科举,更适合做官。
    黎锦不知道万云心中所想,他把这些纸张整理好,打算回去仔细梳理。起身后,才发现万教谕站在他身后。
    黎锦:“……去吃饭?”
    万云尴尬的摸摸鼻子,说:“好。”
    黎锦家里,陈西然带着宋先生逛了一天府城,顺便也买了一堆小玩意儿给包子。
    快到晚饭的点,陈西然和宋先生坐在外院喝茶。
    “修之现在变化很大了。”宋先生想了一晚上,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当初他连书篮都没有,整日背着竹篓来回听课,框里还装着他的饭食。”
    甚至就连饭食,也是土豆、干饼之类。
    陈西然打心眼里替黎锦高兴:“是啊,他考了双案首,就有资格在府城买宅院,现在带着一家人住在这里,还有丫鬟伺候呢。”
    两人正说着,黎锦就为万云打开门,请他进来。
    昨儿黎锦加冠的时候,宋先生就借机给万云敬酒,万云知道这人是黎锦的启蒙老师,对他态度很是客气,甚至还答应第二日登门拜访。
    当然,很可能主要只是为了蹭饭。
    但这也让宋先生无比激动。四月初一,黎锦一大早把他和陈西然送上渡船,自己则加快步伐朝书院走去。
    昨晚送走了万云,陈西然和宋先生也在外院休息了,黎锦和秦慕文悄悄在厨房尝试做……蒋侍郎豆腐。
    主要是秦慕文在做,黎锦在学。做完后,黎锦自己也尝试做了一遍。
    故此,第二日的早饭多了两碟豆腐。
    就这么练了几日,黎锦做出来的味道终于不差多少。
    四月初八,黎锦趁着自己不用当值的时候,带着准备好的食材,给了公厨伙夫十文钱,想要借用一个灶台。
    灶房里有很多灶台,伙夫见黎锦给了钱,又自己带了食材,直接就准了。
    当日午时,黎锦端着自己做的蒋侍郎豆腐,轻轻敲了敲庞老的院门。
    老爷子眉梢一挑,往常黎锦都是吃完饭才来找他,今日怎么还不等人吃饭,就前来打扰?
    这么一想,他先去开了门。
    “你这后生好不懂礼……蒋侍郎豆腐?”
    黎锦颔首,“晚生听闻先生年轻时常在余杭住,那里的饭食偏甜、淡口,便学了这道菜来,今日专程给先生添菜。”
    他绝口不提加冠礼的事情,因为黎锦已经感觉到,老爷子其实并没有传闻中那么高冷,他只是……傲娇和别扭。
    庞老一脸的怀念,主动给黎锦让出位子:“进来吧。”
    黎锦吃惊:“先生?”居然不是直接把菜拿走?
    “我这里饭做多了,再加上你这道菜,还怎么吃得完,你来吃不过多加双筷子而已。”
    黎锦进去后,才发现陈亦鼎先生也在,这人直接说:“庞老的话你得反着听,他想说的是你现在回去公厨,早就没饭吃了,不若留下与我二人一起吃。”
    “多谢两位先生。”
    陈亦鼎对庞老足够了解,见他已经有收徒的意向,吃完后自己直接走人,以免他留在这儿庞老拉不下面子。
    庞老吃完后,就等着黎锦奉茶拜师,然后他那些石头就派上用场了。
    黎锦果然像庞老想象的那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