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年间小神医: 第415章 朱元璋的担心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洪武年间小神医》 第415章 朱元璋的担心(第1/2页)

    陈松淡淡的一笑,云淡风轻的说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姚广孝看着陈松,脸上的表情开始惊骇,过了没多久,又平静了下去。

    许久,姚广孝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既然如此,贫僧无话可说!阿弥陀佛!”

    道了一声佛号,姚广孝沉默了下来。

    ……

    将公务员的事情安排好之后,陈松回家了。

    他和朱棣在学堂门口分别,各自走上回家的路。

    回到家后,朱棣坐在自家书房中,和姚广孝说着话。

    “大师啊,今天常青说的那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啊?俺真的不明白,他说的那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朱棣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姚广孝,皱着眉头询问。

    “唉,此事,此事贫僧不知如何开口啊!”

    姚广孝连连叹气,说一句实话,他倒是想将陈松意思告诉朱棣,可一时之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

    “殿下,怎么说呢,根据贫僧看到的这些事情来看,富平侯所做之事,恐怕所图甚大啊!”姚广孝说道。

    “所图甚大?能有多大?莫不是,莫不是,他要……”

    朱棣大惊失色,连连大呼,觉得自己反应有些激烈,又急忙压低声音:“难道他要造反?”

    朱棣胆战心惊起来,这不可能啊,他怎么可能会造反。

    “殿下,这话可不能乱说!”

    姚广孝急忙开口,生怕朱棣继续说下去。

    “殿下,富平侯不可能会造反。他压根没有造反的那个可能,在朝中树敌无数,不仅文官,就连武将也是。

    他拿什么造反?就算他站在金銮殿上大喊他要造反,估计陛下都不会有任何反应!”姚广孝摇摇头,开口说道。

    朱棣也颇为认同的点点头,“说得对,从古至今,还从来没有见过想要造反的人同时得罪文臣武将的,这不正常。

    可,既然他没有这个想法,那今天说的这些话,又是为何?”

    姚广孝心里已经有了一些猜测,只是,还不敢肯定。

    同时,也没有办法和朱棣明说,只是叹道:“贫僧以为,富平侯所图甚大,只是不清楚所图到底为何。”

    “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日月所至皆为明疆。此言,甚大,甚大!”

    姚广孝不停的念叨着这两句话。

    ……

    公务员考试很快到来,考试的形式和后世一样,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属于破天荒的。

    起初,参加考试的这些考生还不习惯,可第一场考完之后,瞬间喜欢上了这种模式。

    时间可能有些不够用,可要比科举自由。

    考完之后,就可以回家,在回家的这段时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可以复习以前的知识。

    不用在考场过夜,不用在考场受冷挨饿。

    这么人性化的设置,又怎么能不喜欢呢?

    有些参加过科举的人,不由得将两种考试进行对比。

    比过来比过去,还是觉得这种考试人性化。

    考试很快结束,当最后一场考试结束后,所有的考生轻松的走出了考场。

    他们三三两两的聚集在考场外面,说着自己在试卷上的作答。

    陈松忙完收卷之事走出大门,外面的广场上还有很多考生没有离开。

    这些考生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热火朝天的商量着考题答案。

    看着这些人,陈松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要不要将干部培养学校弄出来?国子监的限制太大,培养方式也有所欠缺。

    新学学堂教授的课程虽然也有很多治世学问,可终究不是专门培养干部的地方。

    这可不行啊,就算是科举人才,也不是天生会做官。靠这些人的天分,那国家不得越来越差?”

    回去的路上,陈松一直在考虑着这些事情。

    一般来说,新科进士在外放前,都会观政,学习处理政事的方法。

    可观政的局限性很大,也不一定有用,没有专门培养来的实在。

    一些能力差的官员,可以在这个学校培养施政能力,培养大局观等等。

    一般来说,翰林院类似于这种学校。

    但翰林院总归有很大的局限,而且招收的基本上都是名列前茅的进士。

    这不好,进士也就那么多,而且都是社会精英,大部分人没有经历过底层社会,在翰林院待上多年,能力也有限。

    翰林院也基本上都是清流的阵地,这些人打嘴炮厉害,又如何能办实事呢?

    况且,要是这个学校设立,那不是在文官们的头顶上盖了一个锅盖?

    你是权倾朝野的文臣,可是你施政方式“有问题”,若是直接把你干死,不太合适,这个时候,就可以把你送进“干部学校”进修。

    只要你进去,那可就不由你了,命令你要学习个两三年。

    两三年后,你出来之后,还会如此吗?

    手下的那些喽啰,恐怕都没了!

    你想党争?那就将你弄进去然后进修。

    你施政有问题,这个大义在手,你不服气?

    你要是不服气,那你就是要造反,大义再一次站在你对面,你还想干什么?

    一石二鸟,好处多多,陈松越想越热心。

    但这些东西,现在要是拿出来,也不太合适。

    刚刚把公务员制度搞出来,再弄出来这个,跨度太大。

    所以,目前还是以公务员之法为主。

    ……

    公务员试卷的批阅,是陈松一人做的,耗费了好几天的时间。

    赶在入秋之前,终于将这事处理完毕。

    对成绩进行刊登,然后开始放榜。

    中榜的高兴万分,没中榜的意志消沉。

    陈松的那些学生,基本上都已经中榜。

    在这些人上岗之前,陈松对这些人进行了统一的培训,约莫也就三五天的功夫。

    当金陵城开始冷下来时,公务员一事终于完毕。

    ……

    御书房中的铜炉烧的滚烫,朱元璋身披大氅,伏在桌头处理奏折。

    面前放着一杯热茶,冒着热气。

    陈松站在他的面前,禀报着工作。

    “此次公务员考试,报名者两千五百七十二人,录取一千一百三十人……”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毛笔,端起桌子上的茶杯,细呷一口,深深的出了一口气。

    “如果这次的公务员之法能够彻底成功,那就着手推行天下。”朱元璋叹道。

    “陛下,此事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陈松回道。

    朱元璋笑道:“有你在,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