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亡国公主后: 66. 第六十六章 陈安:我什么都不知道!!……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穿成亡国公主后》 66. 第六十六章 陈安:我什么都不知道!!……(第2/3页)

说。”

    平头啧啧称奇,说道:“难不成都是巧合?刚好长得差不多,刚好也是京城的?”

    陈安:“……”

    这事在没有寻到证据之前是不能乱说的,同时陈安心中也不希望梁萤是金枝玉叶。因为一旦她是王公贵族的闺女,那他们那帮土匪将会处于两难境地。

    他们那些人跟朝廷是对立的,有着天然的冲突。

    可若有一天带着他们起势造反的女人竟然是朝廷里的金枝玉叶,只怕大家全都要跟着风中凌乱。

    故而他再三叮嘱平头管紧自己的嘴,回去了莫要乱说,以防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同时也没打算深究下去,既然她说是姓王,那就是姓王。

    可是转念一想,王姓,王室,不都是王吗?

    想到此,陈安的太阳穴突突地跳了起来,不愿再去深究。

    之后又过了近七八日,朝廷里才有了音信,宣他入朝上贡。

    陈安悬挂在心中的石头这才落下,上贡意味着这事成了。

    朝见天子那天,他着正装,带上贡品进乾政殿。

    那文宣侯跟成王他们走得近,想来有那些人铺路,觐见倒也顺利。

    陈安心中到底好奇坐在龙椅上的天子究竟是什么模样,跪拜后,又暗搓搓窥探了两眼。

    当今天子只有仅仅十六岁,一袭袀玄,头戴通天冠,端坐于龙椅上,神情有些倦怠。

    陈安窥了两眼便不敢再看,怕自己胡思乱想。

    若说先前看到的成王等人年纪大了不好参照,那现在这个小的一对比起来,若说是姐弟,肯定没人会怀疑。

    他心中惶惶不安,眼皮子狂跳不已。

    好不容易熬到退下,陈安心不在焉地离去。

    外头的内侍告诉他,说吏部还要造册,让他回去稍等两日,便可下放官凭文书等物。

    陈安这才离开了皇城。

    等了许久的平头见他出来,连忙迎了上前,问他是否顺利。

    陈安应道:“顺遂,过两日官凭就可以下放了。”

    平头心中欢喜,又好奇问:“那天子生得如何,陈从事可曾看到?”

    陈安忽悠他道:“那等庄严之地,我岂敢乱瞟?”

    平头没再多问。

    之后果然如那内侍所说,没过两日俞州牧的官凭就下放来了。

    陈安满心欢喜,这差事可算办得圆满。

    说起来也不容易,一路走来都是靠买官哄朝廷保平安,也不知这份平安还能保得了多久。

    毕竟怀才就像怀孕那样,待时日一久,他们这帮人的马脚多半是包不住的,朝廷迟早得来围剿。

    现在全靠苟。

    在他顺利办完差事回俞州的途中,另一边的梁萤还不知自己的身份已经引起了陈安的猜疑。

    她这会儿又前往了一趟永庆,途径雁门时去当地看了看,结果居然在那里碰到了孙氏。

    上回梁萤带了一批麻绣放到孙氏的铺子,她觉得好销,又托贾家给她弄了两批过去,不曾想那东西比铺子里的坯绸还容易脱手。

    孙氏有生意头脑,敏锐地意识到这个商机,特地来了一趟雁门郡。

    反正现在衙门大力扶持商户,便打算在这边开家商铺专门收购当地妇人手里的麻绣,再送到临都和永庆行销。

    她家原本就是坯绸作坊,兼卖麻绣倒也不冲突。

    梁萤过来在太守府跟她碰上了,原是拿永庆那边的介绍信来谈麻绣合作事宜,打算让衙门牵头像周家收购生丝那样跟底下的村民合作。

    起先梁萤曾跟周太守说过以后衙门可以靠麻绣养活,他还不信,不曾想听到下面的人说有商户来谈麻绣的事,欢喜不已。

    梁萤既然撞上了,索性跟他们牵头,把当地的麻绣都收拢到孙氏的铺子,由他们行销,前面半年免商税。

    周太守盼着麻绣能走出去,欣然应允。

    现在郡里的老百姓有土地耕种,麻绣副业也有了出手的地方,衙门鼓励他们在贫瘠些的山地开垦种麻。

    人们的积极性自然高了不少。

    梁萤很满意这样的劳动成果,至多两年,这个郡的老百姓就会富裕起来。

    鉴于她还有其他事,并未在当地耽搁得太久,又辗转去了临都,了解陶家纸业的情况。

    目前临都的衙门已经跟他们达成了合作,永庆那边也已经签订了供货契约。

    不仅如此,先前无意间尝到的周家清酱和醋,腐乳等通过官盐的渠道铺出去,反馈回来的信息很是不错,周家开始扩建作坊,筹谋着打通永庆那边的市场。

    胡宣提到这些,言语里难掩兴奋。

    因为以前他们都是处于重农抑商的思维模式,不曾想现在居然还能把农业和商业兼并发展。

    老百姓手里有地便有了温饱,他们自然会深耕细作。

    商户能得到衙门的扶持带动,自然会扩大作坊满足市场需求,从而也能给衙门带来丰厚的商税回报。

    妥妥的良性循环。

    见他说得眉飞色舞,梁萤笑道:“还得是老百姓手里有盈余才是根本,他们若是穷了,哪里舍得掏自己的钱袋子?”

    胡宣赞许道:“这倒是真的。”

    梁萤:“现在永庆那边的老百姓已经富裕起来了,临都这边估计到明年也能摆脱贫困。

    “只要老百姓手里有钱,就有能力买其他物什,他们有了需求,商户就能挣钱,商户能挣钱了,衙门才有税收。

    “所以你们衙门想要月俸高,就得大力扶持底下的商户们,把他们盘活挣税收。”

    胡宣点头,“我曾亲自到乡县看过,但凡觉得可以扶持的商贩,皆要尝试,让官盐渠道带货先在郡内行销,若是容易脱手的,就往郡外推。”

    梁萤赞道:“这思路挺好,官盐的渠道不用白不用,他们跟贾家合作,也是要抽利的。

    “铺货渠道有了,衙门免税扶持也有了,给这些商户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来孕育他们,但凡有点实力的,应该都能存活下来。

    “待时日长些,便是衙门采撷劳动果实的时候。

    “以往光靠赋税和徭役盘剥,导致底下的老百姓怨声载道,如今他们不埋怨,公家依然能挣钱。”

    她有心培养这个年轻人,耐心跟他讲了许多治内的思路,令胡宣受益良多。

    可以说他的前程皆是她一手提拔起来的。

    从当初把他诓骗到松县开始,一直都在诓他。

    他也在诓骗中飞速成长,她既是他的贵人,也算是他的半个师傅。

    临都这边的发展梁萤甚是满意,回永庆时,沿途的官道已经陆续修缮过,但凡狭窄能扩宽的地方都已经处理好。

    这次她过来顺便把赵老太等人带过去,目前河城已经稳定,能让老人家安身。

    梁萤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