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亡国公主后: 58. 第五十八章 借粮打仗老百姓成衙门债主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穿成亡国公主后》 58. 第五十八章 借粮打仗老百姓成衙门债主(第3/4页)

石粮。

    这群可爱又淳朴的村民非但不懊恼,反而还欢喜,就觉得头一回做公家的主子,贼他娘的神气。

    在他们的眼里,借粮是一件特别有脸面的事。

    因为数千年来老百姓都是处于最底层的角色,统治者一直以来都凌驾于他们之上。

    如今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他们翻身农奴把歌唱,居然能成为公家的债主,简直不可思议。

    先不论借了多少粮出去,从心理上来看,他们都是非常爽的。

    在意的不是那点口粮,而是身份地位的提高让他们彻底膨胀了。

    你看,衙门没有我是不行的!

    你看,衙门比我家还穷!

    隔壁平阴那边比安县更为富庶些,因着地理优势和河水灌溉,数万亩良田的产量是非常高的。

    最初的时候他们得了安县的帮扶,现在打仗要军粮,人们但凡手里有余粮的,皆踊跃借给太守府。

    毕竟借粮是为着守住手里的土地。

    倘若现在吝啬,在太守府需要帮衬的时候袖手旁观,一旦他们被打走,郡内发生战乱,自己遭殃不说,手里的田地也保不住。

    这种共同的利益体系促使他们出手大方。

    平阴的朱家黑陶受了太守府的扶持方才有今日的兴旺,为了不受影响,他们拨了钱银到郡外去买粮。

    不止他们家,收生丝的周家和其他商贾也自发拨钱银购粮借给太守府。

    甚至连宛南也借出来不少。

    他们之前是临都在管辖,去年冬日临都用它求援永庆,这才接管过来。

    太守府在春耕前才把土地下放,哪怕兜里没多少粮,也咬咬牙借了一些出去。

    因为他们是确确实实尝到甜头了,倘若又回到去年那种凄苦日子,真真是哭都哭不出来,看看隔壁白马县就知道了。

    一夜之间,整个郡里受益的老百姓都用实际行动表达他们的热情。

    起初梁萤觉得她为永庆付出了这么多心血,回报肯定是有的。

    但万万没料到,借粮的风气不知怎么的忽然就变了,成为了一件非常时髦的事,攀比成风。

    人们皆以借粮成为太守府债主为荣。

    这风气梁萤是怎么都没料到的。

    李疑哭笑不得,同她说道:“我看那些人莫不是疯了,居然把借粮的凭证裱糊起来挂到堂屋上,当成炫耀的谈资来。”

    梁萤:“……”

    谭娘吐槽道:“合着还把自己当成大爷了?”

    梁萤默了默,“债主难道不是大爷吗?”

    谭娘:“……”

    这不,现在人们打招呼的第一句话从吃了吗变成你家借了吗。

    简直有毒。

    为了遏制粮商发国难财,太守府贴了公告,如果有粮商私抬价格,但凡被老百姓举报皆会重罚。

    因着太守府不要钱财只要米粮,一些人为表心意,会去购买粮食借出来。

    哪怕是一两斗呢,也是他们对公家的一种支持与信任。

    那些细微的温暖是梁萤他们这群人一点点建立起来的,曾经的负重前行得到了老百姓最善意的回报。

    李疑看着郡里排队前来送粮的人们,感慨不已。

    他从来不知道,原来他们的影响力是如此巨大。

    星火足以燎原,滴水可以汇聚成海,每一双手都用他们的温度来托起这个让他们信任的野班子。

    这个男人一时有些感性。

    都邮葛老儿见到那个场面也触动不已,他是前太守府的人,也算是正规军。

    一直以来葛老儿半生所学的儒家那套令他瞧不起这群野路子,哪怕迫不得已降服,心里头都是不服气的。

    直到今天看到这场面,他活了一辈子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情形。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这或许才是真正的政通人和。

    民与官融合在一起,官为民,民托官,不惧风雨,同舟共济。

    这一课,令葛老儿不禁开始反思,什么才是真正的治内。

    曾经他对这群野路子万分不屑,如今算是彻底折服了的。

    为了表达心中的歉意,他主动朝李疑行大礼,说道:“往日葛某迂腐自大了,今日得见李功曹等人的治内,葛某心服口服。”

    李疑还礼,说道:“让葛都邮见笑了,我们这群人也是头一回治内。”又道,“王功曹曾说过,以人为本,方得同和,我李疑一直牢记于心。”

    葛老儿严肃道:“葛某受教了。”

    也在这时,人群里有人打趣太守府,调侃他们可别垮台了,要不然借出去的粮可就要不回来了。

    这话引得众人哄笑。

    登记账目的官员也同他们打趣,说道:“咱太守府欠了你们这么多粮,日后估计连觉都睡不安稳。”

    排队的中年男子道:“那可不,这么多债主呢!”

    他身后的老媪道:“你们可要咬牙撑住,断不能辜负了我们这些老百姓的厚爱,我老婆子活了几十年,哪里见过这般阵仗,还是头一回借粮给公家,简直是天方夜谭!”

    官员爽朗道:“我做了十多年的官,也是头一回见到你们老百姓愿意主动借粮给公家的,可见咱们的太守府是确确实实为着老百姓生计考虑的啊。”

    老媪应道:“那可不!人心都是肉做的,谁好谁不好,我们心里头清楚得很呐。”

    一妇人插话道:“若是前太守府来借粮,不借把刀就不错了。”

    人们纷纷笑了起来。

    那种积极向上的乐观开朗是其他郡没有的。

    哪怕打仗了,纵使心里头不踏实,但还是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伸出援手,因为帮助太守府就是帮助他们自己。

    隔壁临都的许太守过来商议筹备粮草一事,见此壮观情形,不由得咋舌。

    他心中很是好奇,差人打听,得知是老百姓主动来借粮给太守府,顿时酸得跟什么似的。

    之前曾听梁萤说过让老百姓当什么债主,当时他还没当回事,以为她忽悠。

    不曾想,这太守府真他妈欠了一屁股债!

    许太守望着那些前来送粮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都有。

    他们的脸上一点都没有被强迫的不高兴,而是喜笑颜开,仿佛借出去的不是粮,而是荣誉。

    路过他们时,他还耳尖地听到有两人在嫌弃对方抠门借少了。

    许太守的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他在那边发愁军粮,这边却轻而易举就筹集到了,心里头百般不是滋味。

    有些东西不对比不知道,一旦对比起来,那差距真真叫人汗颜。

    他过来是李疑接待的,当时梁萤正在见贾丛修。

    那老小子的心情无比复杂,苦着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