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穿成亡国公主后》 44. 第四十四章 好家伙去搞太守府(第2/4页)
问:“我们的粮仓可还有盈余?”
李疑点头,“秀秀一直让使钱银,少动粮食,去年的公粮还留有半数没动过。”
梁萤:“今年受灾,粮价肯定会疯涨,得节约用粮。”
两人过去看新建造的粮仓。
梁萤不懂存储的建造知识,李疑同她讲了讲,颇为讲究,需要用到的材料除了红烧土碎块和黑灰等物,还会用上草木席子等,防止回潮。
对于她不懂的东西从来不会去质疑,就像不会去质疑胡县令的灌溉水渠是否管用一样。
她始终相信古人的智慧与传承不比现代人差,他们一代代累积下来的经验在这样的环境里定然是最适宜的。
炎炎夏日的甜瓜清甜解暑,这些日从蛮鸾山又迁移了一批村民过来。
这回过来的有十多人。
梁萤问起外头的情形,个个都说今年要出大祸,现在外面许多受灾的流民四散逃离,他们过来见了不少。
特别是途径江原时,城外聚集了大量逃难的百姓。
刘太守关门闭户,不愿再接纳流民,让他们另寻去处。
不仅江原,永庆这边也流落不少老百姓,全都被阻拦在外头,不让他们进来。
有些地方甚至发生了□□,聚众数千人闹事,到处都搞得人心惶惶。
听到这些,梁萤心里头也有些忐忑,皱眉问:“外头真闹成了这般?”
周五娘应道:“可不是,我还听他们说哪个堤坝半夜被冲毁了,下头的老百姓来不及转移,一夜间死了上千人,朝廷砍了不少官的脑袋。”
谭三娘道:“这可不得了!”
周五娘:“我们过来时都人心惶惶,费了好大的劲儿才进的永庆,眼下外头这般混乱,暂且不敢再迁过来了,保命要紧。”
人们七嘴八舌就外头过来看到的情形同他们说了一番,听得赵老太等人心惊胆战。
梁萤心下不禁担忧赵雉他们那帮人,虽然他们是群土匪,但现在情况特殊,各个关卡想来把控得也严,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回来。
李疑把村民们陆续安置。
现在蛮鸾山还留有许多村民未迁移,外头这么混乱,迁移一事也只能暂且搁置。
这回赵雉他们外出也是受到影响了的,抢的财物没法顺利运送回来,只能藏匿到别处,因着担忧县里的情形,一行人匆匆折返。
所幸他们有公家的路引文书,一路通行倒也顺畅。
待他们平安抵达安县时,已经是六月底了。
这个时候的稻谷已经一片金黄。
当时梁萤外出回来,听到院子里的声音,好奇过来看,只见赵雉穿了一身粗麻短打,正同赵老太说话。
算起来他外出归来也差不多三个月了。
梁萤很是欢喜,问道:“赵郎君一路回来可还顺遂?”
赵雉应道:“顺遂。”
梁萤问起外头的情形,他正是担忧永庆郡内出岔子,这才仓促赶回来的。
自家崽好不容易回来了一趟,赵老太张罗着做好吃的。
梁萤还惦记着发大财,赵雉把她叫到厢房,他坐到凳子上,朝她招手,“过来。”
梁萤屁颠屁颠走上前。
那家伙随手拉开抽屉,从中取出一只木盒给她。
梁萤好奇接过,他自然而然揽过她的腰身,让她坐到腿上。
手里的木盒做工粗糙,也不重。
梁萤想起上回他送的地契礼物,不禁有些嫌弃,斜睨他道:“这里头装的是何物?”
赵雉:“你打开瞧瞧。”
梁萤依言打开木盒,里头还有一个小盒子。
她取出那小盒子,好奇打开它,只见里头用绸缎包裹着一只珍珠,竟有鸽子蛋那么大。
这玩意儿委实把她给唬住了。
赵雉问道:“给你抢的南海珍珠,可喜欢?”
梁萤用奇怪的表情看他,“给我的?”
赵雉点头,“给你发大财。”
梁萤被逗笑了,嗔怪地推了他一把。
手里的珍珠体型硕大,颜色洁白莹亮,光滑得没有丝毫瑕疵。
这样的品相确实能发大财。
她又忍不住问了一嘴,“真是给我的?”
赵雉:“给你的。”
梁萤欢喜地掐他的脸儿,可算有长进了!
哪个女孩子不喜欢发大财呢?
“这颗珠能换来多少铜子儿啊?”
赵雉笑道:“想来京城的一座宅子应不成问题。”
梁萤撇嘴,“谁爱去京城呀,我不喜欢。”
赵雉:“你家以前是京官,不稀罕倒也是,不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若能得安稳,哪个不向往繁华呢?”
梁萤看着他道:“宫里头够繁华吧,却是金笼。”
赵雉严肃道:“话可不能这么说,对于大多数女郎来说,哪怕是家中的四方宅院,一样是牢笼。”
梁萤“啧”了一声,“这么说来,我倒是幸运了,跟你们这帮土匪一起反倒有了自由不是?”
赵雉摇头,“这代价太过沉重,比起让你无父无母,我倒宁愿你有枝可依,哪怕是那四方宅院呢,也总比流落在外安稳。”
听到这话,梁萤不由得愣了愣。
她诧异地盯着他看了好半晌,才道:“赵雉,我到今天才发现,你这人有点意思。”
赵雉“哼”了一声,打趣道:“我在外养家糊口,可有把你哄得高兴?”
梁萤笑眯眯道:“高兴,我就盼着天天发大财!”
赵雉撇嘴。
瞧她那点子出息,一颗破珠子就打发了。
此次外出从私盐贩子手里劫来的财物足够交太守府赋税了,赵雉觉得靠这法子养兵倒是挺不错,比正儿八经挣钱容易多了,还没那么操心。
秋收的时候老百姓还没交公粮,太守府的人就下来收赋税,想着先把上头喂饱再说,可把众人气得够呛。
平阴的胡县令一个劲哭穷,全然没有去年的好脾气,把薛税使骂了个狗血淋头,说前阵子才遭遇洪涝,连公粮都交不出来,哪来的税给太守府上交?
薛税使接连碰钉子,气恼不已,却拿他不得法,只得来安县。
结果安县同样骂骂咧咧,说今年受了洪涝,地里的粮食产量低,自己都不够吃,最后只咬牙给了五千贯把他打发走了。
薛税使心中恼火,却也没得办法。
郡内二十三个县,几乎都受洪涝影响,可是上头的任务下达给他,总得去完成,哪怕碰了满头包,也得挨县去收。
收到松县时,胡宣彻底炸毛。
那个平时斯斯文文的年轻人再也忍不住炸裂了,指着他的鼻子跳脚叫骂道:“你这挨千刀的狗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