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亡国公主后: 37. 第三十七章 操纵两万人搞事真的很敢玩……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穿成亡国公主后》 37. 第三十七章 操纵两万人搞事真的很敢玩……(第2/4页)



    姚氏着急道:“哎哟我的天爷,这是要造反呐!”

    梁萤一边洗手,一边说道:“稍安勿躁。”顿了顿,“他们可有领私兵来?”

    胡宣:“没有,只是家奴仆从。”

    梁萤:“还算有点脑子,倘若敢领私兵来衙门闹,立马乱棍把他们打回去。”

    一行人匆匆去了后堂。

    胡县令见她过来,忙站起身道:“王小娘子,外头吵嚷得凶悍,这回我又要如何打发他们回去?”

    梁萤不答反问:“那帮豪绅因何而来?”

    柳四郎答道:“他们听说衙门要效仿隔壁搞土地下放,这才来问问,衙门是不是打算抢他们手里的私产,让衙门给个准话。”

    听到这话,胡县令不禁被噎着了,一时回答不出话来。

    梁萤却不慌,回道:“你且出去跟他们说,衙门不会知法犯法抢老百姓的私产,等会儿胡县令就会出来给大家做保证。”

    柳四郎愣了愣,似乎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自然清楚胡县令请他们来的最终目的,先前的所有举动也是为了土地下放做铺垫,忽然听到这话,一时看不明白。

    梁萤催促道:“赶紧去,别让他们闹起来了。”

    柳四郎连忙出去了。

    梁萤看向胡县令道:“那帮人委实厉害,知道先下手为强了,咱们是公家,自然不能违背朝廷律令抢他们手里的田产。”

    这回胡县令倒是镇定许多,问道:“等会儿我要如何作答?”

    梁萤同他细说一番,他认真听着,一字不漏。

    稍后胡县令出去安抚那帮豪绅。

    众人见他出来,纷纷问道:“胡县令,听说衙门要效仿隔壁安县把乡绅商贾手里的土地均分给村民,可有这回事啊?”

    胡县令做了个手势,和颜悦色道:“这是谁传出来的,我怎么不知道?”

    余大郎道:“市井里都在传,说平阴要人人有地种,家家有余粮,倘若衙门要把土地均分,那我们余家祖辈挣下来的千多亩田产,岂不是都要充公?”

    林家应道:“我们家的私产凭什么要充公分给下头的村民,衙门凭什么要劫富济贫,这还有没有王法?”

    “是啊,谁家的私产不是靠自己一厘厘攒下来的,朝廷也不能这般混账,侵占他人的田产去假公济私。”

    “对,还有没有王法了?!”

    面对众人七嘴八舌的质问,胡县令打住道:“诸位多虑了,朝廷明令规定不可侵占他人私产,衙门万万不敢知法犯法。

    “诸位且放心,我胡志国断不敢拿头上的乌纱去干混账事,侵占诸位的田产。”

    一人问:“那土地下放这事平阴会不会搞啊?”

    “对对对,平阴会不会也要效仿安县乱来?”

    胡县令答道:“咱们跟安县不一样,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官,做事讲求一个实际,断不会干出劫富济贫的事来。”

    人们得了他的应答,心里头这才觉得痛快了。

    当时周边也围了不少百姓观热闹,一乡绅冲那些老百姓大声道:“你们这些人可都听清楚了,胡县令不会效仿隔壁安县瓜分我们豪绅手里的田地,就别痴心妄想捡便宜了!”

    “我们攒钱也不容易,凭什么要分给这些自己没本事的穷人?!”

    “是啊,也不能我穷我有理了吧,日日盼着衙门给你们找贴补,还不如自己想法子去挣钱。”

    看着那群高高在上的丑陋嘴脸,一些百姓默默离开,一些百姓则展开了反击,朝他们骂道:“我呸!你们这些恶棍臭虫,拿着老百姓七成的租子,哪来的脸说你们攒钱不容易?!”

    “对对对,忒不要脸的狗东西,咱们这些佃农辛辛苦苦种田养你们这些孙子,哪来的脸敢在爷爷身上叫嚷!”

    “你骂谁孙子?!”

    “就骂你全家怎么了!我们种地养你们,不就是你们这帮人的衣食父母?!”

    “赶紧叫声爹来听听!”

    眼见双方吵嚷得越来越凶,甚至有动手的迹象,柳四郎等人连忙去制止他们别闹事。

    胡县令则放低姿态劝余大郎等人散去,他又说了好几次不会搞土地下放,这群人才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待人都走得差不多后,还有少许百姓逗留。

    他们到底抱着小希望,试探地问了一嘴,是不是真不会效仿隔壁安县。

    看着那些期盼又失落的表情,胡县令的心情颇不好受。

    这群人个个衣衫褴褛,衣裳缝缝补补已经是常态。

    而方才那帮人个个体面光鲜,哪怕是家奴呢,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是抢眼的。

    讽刺的是,正是这群畏手畏脚又窘困的底层百姓辛劳种地养着刚才那帮人,甭管他们有多勤劳,面对沉珂的徭役和七成租子,干到死都翻不了身。

    是他们太懒了吗?

    不,他们恰恰是最辛劳的一群人,可是他们就是永无出头之日。

    现在他们憧憬着隔壁安县的好日子,带着小心翼翼的眼神试探询问父母官。

    胡县令没法作答,只能无奈摇头,逃也似的回去了。

    现在天气渐渐转凉,那些人杵在衙门口,明明知道不可能,但还是抱着侥幸期待着什么。

    柳四郎劝说道:“都回去吧。”

    一人小声问:“柳县尉,安县那帮土匪真在衙门里吗?”

    柳四郎点头,倒也没有隐瞒,“在衙门的。”

    那人轻轻的“哦”了一声,默默地走了。

    衙门口又归于平静。

    胡县令回答乡绅们的话被那些豪绅故意传播,好叫市井里的老百姓死了心,别痴心妄想。

    先前人们还暗搓搓抱着小心思,盼着平阴也能搞土地下放,现在被泼了一盆冷水,个个都闭口不提。

    也是,就算他们想又如何?

    人家县令都发话了,不会搞土地下放,更不会拿豪绅们的田地来劫富济贫,毕竟头上的乌纱重要。

    有人心中埋怨,正是在衙门口问土匪的年轻男人,他说道:“到底是个怕事的,比不得隔壁县的土匪。”

    老媪接茬,“是啊,还是土匪骨子里有点血性。”

    那老媪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却不敢歇着,坐在织机前纺织,动作机械又木讷,脸上的神情也很淡漠。

    儿媳妇则在庖厨那边煮饭,背上背着几个月大的婴儿,陶锅里的米粒少得可怜。

    那男人刚从外头回来,靠做临工下苦力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平时婆媳在家中织布,男人外出下苦力。

    前两年老头子得了场病,家里为了医治他,把仅有的两亩地给卖了,结果落得人财两空,欠了一屁股债。

    哪怕佃农要交七成的租子呢,也是争破头抢着找地种。他家没得法,只能来县城寻求立足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