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穿成亡国公主后》 31. 第三十一章 又有人的智商要被按到地上……(第2/4页)
待到下午申时,主仆才抵达关应门。
现在城门虽然能进出自由,却查得极严。
守门的官兵看过主仆的路引后,又细细盘问了一番。
胡县令说是来吃喜酒的,又故意说起大井村娶媳妇的事,那官兵这才缓和表情,放了二人通行。
主仆进县城时天色已经不早了,他们寻了一家简陋的客栈落脚。
翌日一早两人就去逛早市。
胡县令特别关心当地的物价消费,问到粳米时,一样贵得咬人,不过问起当地的食盐时,他还是被打击到了。
平阴的官盐二百七十文一斗,当地居然才一百六十文一斗!
这整整少了一百一十文啊!
差价得换近五斗米了!
看他露出一副便秘似的难堪表情,江安赶忙安慰道:“家主莫要生气,安县境内原本就有一口盐井,官盐低廉也在情理之中。”
这话胡县令不爱听,板脸道:“你诓谁呢,那是官盐,衙门得从中取税收。安县取消了徭役,衙门不从官盐上动脑筋,上哪儿弄钱银来开支?”
江安一时答不出话来。
胡县令是个有点清高的人,他绞尽脑汁都琢磨不透官盐居然这般低廉。
那帮土匪取缔了徭役,又把土地下放给老百姓,且官盐还这么低廉,他们靠啥养衙门呀?
难不成喝风就行?
在县城里转了一圈,他没看出什么名堂来,穷还是一样的穷,不过跟平阴的差别还是有的。
城里的百姓个个都精神抖擞,说话和颜悦色,一点都没有平阴的颓丧麻木。
这种差异江安也感受到了,忍不住说道:“家主,我怎么瞧着街上的老百姓个个都抬头挺胸的,精气神儿贼好。”
胡县令点头,“精气神儿确实顶好,跟咱们平阴的老百姓不一样。”
他心中好奇得紧,又暗搓搓到衙门那边的告示墙看名堂。
以前贴的许多告示还未撕下,有取缔徭役的告示,土地下放的告示,还有什么集训和商税告示。
商税告示他看得懂,那个集训就瞧得迷糊了。
压下心中的疑惑,主仆又去了一趟乡下,索性去大井村。
途中他们见到一群官兵下乡,胡县令壮着胆子上前询问。
那官兵告诉他要下乡垦荒。
胡县令心中更是好奇。
官兵跟他说垦荒给村民们种桑养蚕,便于周家商贾回收蚕茧。
听到这茬,胡县令想起方才看到的商税告示,一下子就悟明白了,合着是为了多收取周家的商税呢。
看来那帮土匪也是要弄钱的。
主仆以问路的方式去了大井村。
时下冬小麦开始收割,今年三晴两雨的,没出现干旱洪灾。
麦田里金黄色的麦穗颗颗饱满,沉甸甸的,在阳光下泛着金光。
不少村民在地里挥着镰刀收割他们的劳动成果,晚些时候有官兵陆续下来帮忙劳作。
这情形胡县令见怪不怪,因为平阴在农忙时节官兵差役也会下地帮忙劳作。
一老儿扛着两头尖的扦担路过他们,胡县令同他唠了两嘴,说自己是隔壁县的,家里头有闺女想嫁过来,特地来这边瞧瞧。
那老儿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指着不远处的村庄道:“咱们大井村前阵子才娶了好几个平阴县的闺女呢。”
胡县令试探问:“听说只要落户过来就有两亩地分?”
老儿点头,开始跟他讲解自耕地和租地,以及活田这些惠民政策,全是胡县令没听过的东西,整个人都有些裂了。
他酸溜溜道:“难怪我们那边的人都往这边跑,原是这般啊。”
老儿得意道:“咱们衙门里有个女菩萨,待老百姓好得很!
“就拿我家来说,一家六口人种了三十二亩地,一年到头只交三成赋税,其余的皆是自己的口粮。
“今年风调雨顺,地里的冬小麦亩产三石不成问题,我们种了这么多年的地,还是头一回有余粮剩,太阳简直打西边出来了!”
这话听得胡县令咋舌,半信半疑道:“真有这么好的事?”
老儿点头道:“我诓你作甚,你们县的闺女嫁到咱们安县来,只要不是犯懒的人家,吃饱饭肯定不成问题。
“这还不算,现在衙门派了官兵下乡开垦荒地,各家各户都抢着去租地种桑。
“听说头三年免租子,衙门不仅通了路,通了水渠,还做主牵头让养蚕的农户跟县里的周家签订收购契约。
“只要你手里的蚕茧能达到他们的收购要求,全部脱手给他们,一手交蚕茧一手交铜子儿,再也不用发愁东西砸在手里没有去处。
“咱们村的妇人个个都去争抢荒地,有周家提供蚕种和养蚕技艺,村民们遇到难题可找他们处理,养起来也省心。”
听他唾沫星子横飞,说得口若悬河,胡县令的心情很是复杂。
他总算明白为什么这里的百姓有精气神儿了,因为有憧憬,有盼头。
那种盼头与积极向上的希望是他们抬头挺胸的底气,他们仿佛已经摆脱了被权势欺压的悲惨境地,开始变得有自信,有信仰。
而那种信仰,是衙门给予的。
因为衙门告诉他们,谁都不是为了生下来被盘剥压榨的,是为了过好日子,为了让自己越过越好,而不是越来越糟。
这里的人们经过打豪绅一战后,产生了极强的团队荣誉感。
他们坚信大家只要齐心协力,定能翻身农奴把歌唱。
而现在,他们站起来了,在衙门的协助下堂堂正正地站起来做人。
在他们的心里,衙门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是他们的信仰之源,因为那群人是实实在在把益处落实到他们每一人身上的。
这样的公家,值得他们去拥护,去爱戴,去支持。
不远处忽然传来一声呼喊,老儿应了一声,扛着扦担过去了。
胡县令站在阳光下,看着那老儿瘦削却有力量的背影,深刻地意识到,这才是政通人和的最高境界啊。
官民一心,军民一心。
他的平阴县也是这般,官民一心军民一心。
可是他的老百姓们个个麻木不仁,没有分毫朝气,完全没有这里的老百姓有生机憧憬。
明明都是一样种庄稼的人,明明他都已经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为什么还是越来越糟糕了呢?
想到这里,胡县令只觉得心口堵得慌。
似察觉到他的难堪,江安小心翼翼道:“家主若心中有惑,不妨走一趟衙门,他们定能给家主答案。”
胡县令默默地看向他,“我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够好,才导致平阴的百姓都往这边跑?”
江安摇头道:“不是家主做得不够好,是朝廷腐败,烂到了骨子里,没得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