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亡国公主后: 27. 第二十七章 给土匪搞编制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穿成亡国公主后》 27. 第二十七章 给土匪搞编制(第2/4页)

  马志昌躺在床上,想挣扎着起来,却觉半边麻木,没有丝毫力气。

    他想说什么,舌头也不听使唤。

    马大郎瞧着焦急,问道:“钟大夫,如今我父亲是个什么情况?”

    钟大夫应道:“他接连犯了两次卒中,血瘀堵塞,一时半会儿没这么快恢复的。”又道,“切记饮食清淡,不可高盐高脂,否则会愈发严重。”

    马大郎连连点头。

    晚些时候送走大夫,黄氏端来汤药喂马志昌服用,却被他伸手打翻了。

    黄氏气恼不已,骂道:“一辈子逞强好胜,如今都成这样了,还不转性。”

    马大郎听到这边的动静,赶紧过来,看到地上的药碗,忙捡拾起来,“阿娘,我来喂父亲吃药。”

    黄氏心焦地走了。

    马大郎重新端来药碗喂服,马志昌不喝,他劝说道:“爹得赶紧好起来才能再跟外头的那些刁民争斗。”

    这话果然有奇效,马志昌一饮而尽。

    喂完药,马大郎出去,见黄氏站在屋檐下,走了上前。

    母子二人小声商议。

    黄氏道:“你爹这模样,还不知收敛,以后还得吃亏。”

    马大郎沉默。

    黄氏:“我听说其他乡绅商贾都把田产上交了,可有这回事?”

    马大郎点头,“几乎都交完了。”

    黄氏重重地叹了口气,“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那帮土匪没有丝毫人性,当初二郎……”

    提到伤心事,她不痛快道:“胳膊拧不过大腿,你改日也把手里的田地上交了罢,若不然那些刁民成日里在外头闹事,你父亲也不好养病。”

    马大郎回道:“事到如今,也唯有如此了。”

    黄氏:“得瞒着他。”

    马大郎:“我晓得。”

    母子二人商定后,马大郎偷偷把田产地契差人送到衙门,彻底服了软。

    现在整个安县的土地得到整合,李疑摩拳擦掌,蠢蠢欲动。

    梁萤道:“咱们贴一份感谢的告示出去,把所有上交的明细贴给老百姓看,也好让他们心里头有个数,至少表面上要做得光鲜。”

    李疑点头,“明日就贴。”

    第二日那份回收告示贴出去后,众人欢喜不已。

    这是他们第一次联合起来为自己争取利益,不曾想竟然成了事。

    人群中有老媪问:“程县尉,现在全县的土地都回收交给了公家,什么时候才发放到我们这些老百姓的手里啊?”

    程大彪笑呵呵道:“就这两日,你们安心等着吧,里正会通知你们,衙门挨着下来变更地契凭证。”

    众人全都喜气洋洋,仿佛在这个初春里看到了站起来的希望。

    也有人竖起大拇指夸赞道:“咱们这个公家好,免了徭役,又分了田地,连平日里用的盐价也下调不少,真真是处处为咱们老百姓着想啊。”

    “是啊,可比朝廷好多了。”

    “有这样的公家护着,何愁不能过好日子。”

    人们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正如程大彪所说,没过两日土地下放到户正式设施落实。

    梁萤和李疑兵分两路,她把前主簿张议带去当书吏使,谭三娘也跟着去帮衬打杂。

    一行人抵达龙门村时,村民们早就翘首以待,他们大老远就亲切地跟梁萤等人打招呼,个个笑意盈盈。

    今日太阳好,梁萤心情也不错,笑眯眯问道:“各位父老乡亲可有把原地契带过来呀?”

    人们纷纷回应带了。

    里正早就摆放好桌椅,龙门村目前在住户主有五十八户,梁萤先把情况简单的农户挑出来更换地契。

    像许老儿他们家最好分配。

    他家四口人原自耕地是五亩半,租种了薛家的十亩。

    现在土地均分四口能分得八亩自耕地,直接在原有的基础上划分薛家的两亩半为自耕地,其余租种公家的土地则是七亩半。

    分配的原则是尽量别随意变更农户们之前耕作的土地,至多增减,不会两家乱调。

    而租种公家的土地契约通常都是五至十年,不会轻易变更。

    若是不愿意租种则退,愿意继续租种就续约,操作方便简单。

    许老儿家十五亩半的田地只需缴纳三成赋税,养一家四口是绰绰有余的。

    这不,拿到新变更的地契和租赁契约,许老儿笑得合不拢嘴。

    梁萤特地指着地契上的“禁止买卖”四个字,同他严肃道:“这些土地都是公家的,许老丈可切莫把它给私卖了,是会蹲大牢的。”

    许老儿连连摆手,“不会不会,这可是咱们家的饭碗,断不能砸了。”

    梁萤笑眯眯道:“那敢情好,就盼着今年风调雨顺,大家都能丰收呢。”

    人们看到许老儿新拿到手的地契和租赁契约,纷纷围观议论。

    一人调侃道:“哎哟,你家能种十五亩半,今年多半有盈余了。”

    许老儿高调道:“就盼着给衙门交赋税养咱们的子弟兵,交得越多越好!”

    众人纷纷笑了起来。

    接下来梁萤又喊了另一个名字,变更下一位乡民的田地。

    她先把不复杂的户主处理了,再调整其他的。

    因为租赁公家的土地也不是随便发放的,得根据各家的劳力情况而定,尽量公平。

    并且为了预留人口的加入,还会备下“活田”。

    所谓活田,则属于短租田地,相当于现代银行的定存与活期。

    这类田地的作用是以后分发给新进村的人口。

    村里倘若有老人病故,那份田地就会回收变成活田,仍由原户主使用。但期限比较灵活,有可能一年,也有可能三五年,随时都要退还给公家。

    活田也是用于嫁娶或新生这些人口流动做筹备。

    现在龙门村人丁大减,排除合理分配和长租田地外,还余下不少活田。

    这些活田也不能空着浪费,它们好坏搭配,村民们根据抓阄来选租种的地方。

    因着城里也有一部分老百姓想转到乡下来,所以会预留着。

    又因快要春耕了,故而梁萤等人日日忙得脚不沾地,抓紧时间在春耕前把这事分配完,勿要影响村民们耕种。

    现在整个衙门里的公差都在为这事忙碌。

    对于他们来说,土地下放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老百姓有地种了,才能缴纳赋税养他们这些公差官兵。

    县城里也有许多小商贩想转到农村。

    衙门对这类人是有规定的,不能一边在城里做商贩,一边又占据田地,只能二选一。

    同样,各种工艺匠人亦是如此。

    为着土地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