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亡国公主后: 21. 第二十一章 第一波改革全县百姓集体狂……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穿成亡国公主后》 21. 第二十一章 第一波改革全县百姓集体狂……(第3/5页)



    “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咱们是外头进来的,一旦没有聚拢人心得到他们的拥护,便什么都不是。”

    赵雉问道:“所以你想免除徭役,收买人心?”

    梁萤不答反问:“你若是百姓,听到这个消息,高不高兴?”

    赵雉应道:“自然高兴,每年只按人丁缴纳公粮,没有其他苛捐杂税,是要轻松许多。”

    梁萤:“那你可愿意拥护我这个决策者?”

    赵雉点头,“这是惠民之策,自然愿意。”顿了顿,“不过……”

    梁萤打断道:“你想问免除了徭役,府衙的开支和养兵的钱银从哪里来,是吗?”

    赵雉没有吭声。

    梁萤认真道:“如果我们连民心都无法聚拢,还谈什么养兵?”

    这话很有道理。

    赵雉沉默了阵儿,发出灵魂拷问:“免徭役,跟马家村的乡绅有什么关系?”

    梁萤露出狡猾的表情,“你知道有个词叫黑吃黑吗?”

    赵雉:“???”

    梁萤轻轻抚掌,意味深长道:“对付那些乡绅富豪,就得黑吃黑。”

    赵雉看着她腹黑算计的眼神,隐隐生出要闹大事的预感。

    回去后,梁萤把李疑和奉三郎召集起来,小团体就免除徭役这一决策做投票选择。

    李疑和奉三郎坚决反对。

    赵雉则歪在太师椅上,不作表态。

    奉三郎激动道:“免除徭役万万不可!”又道,“咱们得养兵,那可不是一笔小开销,一旦免除了徭役,以后的兵丁恐难豢养!”

    李疑也道:“是啊,秀秀心里头应该清楚,以前在蛮鸾山的开支,养兵可是大头,如果连他们都养不起,谈何权力?”

    奉三郎接茬,“王小娘子不知养兵的花销,我跟着贾老数年,他招兵买马,几乎是散尽家财,你免除了徭役,县里的几百兵丁岂不是要喝西北风?”

    梁萤从头到尾都没有他们那般激动,而是认真地倾听他们的理由。

    见赵雉一直没吭声,李疑不禁有些心急,问道:“秀秀你为何不表态?”

    赵雉摸了摸下巴,“你们先说了再听她怎么说。”

    李疑愣住。

    梁萤丝毫没有他们的急躁,缓缓站起身,说道:“首先二位的考量很有道理,我没当过家,确实不清楚里头的难处。”

    她停顿片刻,不紧不慢地发出提问:“我有一问,想请教二位。”

    奉三郎道:“你且说。”

    梁萤想了想,问道:“行在水上的舟,靠的是什么支撑它前行的?”

    奉三郎理所当然答道:“自然是水了。”

    梁萤点头,“那我们这些外人进了安县,又靠什么支撑我们立足前行呢?”

    奉三郎怔住。

    李疑似乎陷入了沉思。

    梁萤反问道:“是靠贾丛安的旧部来支撑吗?”

    两人沉默。

    梁萤发出犀利拷问:“如果靠这些兵就能在安县为所欲为,那为什么我们要把马二郎给放回去?”

    奉三郎为难道:“这……”

    李疑似乎有些悟了,语重心长回答道:“民之所向,方才是众望所归啊。”顿了顿,“安县的兵,只能对外,不可对内。”

    梁萤肃穆道:“当初我们披露张县令的罪行,是为收拢民心;开堂审案杀恶人,是为民心;现在的免除徭役,同样是为民心。

    “只有民之所向,我们才能在安县立足筹谋后路。

    “唯有得到了民心,这些兵丁才会心甘情愿为我们卖命,防住安县不受外人进犯。

    “也唯有得到民众拥护,我们这些外人才有机会在安县立足,若不然他们凭什么要接纳我们这群土匪?

    “他们完全可以在乡绅的主持下闹事,把我们赶出去自己做主,凭什么要听令我们这些名不正言不顺的土匪?”

    这番拷问字字如针,深深地扎到李疑和奉三郎的心坎上,久久不语。

    梁萤继续道:“李疑你秀才出身,我知道你有一腔抱负,期盼着政通人和。可是在无法立足之前,你的所有畅想都是纸上谈兵,空谈。

    “现在我们首要做的是养兵吗?

    “我以为,当务之急是要获得当地百姓拥护,给我们立足的机会。唯有站稳了脚跟,才能去畅想以后的事。

    “而免除徭役,便是又一次巩固地位之举,让当地百姓看到我们这帮人的诚意,是真心实意为民谋福祉,是真心盼着他们好。

    “只有当地百姓愿意听令接纳了,我们才有机会在安县图谋,这才是长远之道。”

    她说话的语气极其平和,却带着撼动人心的坚定力量。

    那时赵雉觉得她身上好似会发光。

    明明柔弱纤细,却有着不可思议的强大能量。

    那种平和,是属于女性独特的柔软,不疾不徐,用文化人的魅力一点点灌入胸腔,讲道理,举论据,让人从骨子里折服。

    这不,李疑对她阐述的观点是服气的。

    他是读书人,讲的就是一个道理。

    他觉得她的观点很合现下的时势,先前自己的考量确实有失偏颇,遂起身朝她行大礼,庄重道:“李某,受教了。”

    梁萤回礼。

    奉三郎也起身道:“王小娘子当真有一番好学问,我奉三同样受教。”

    梁萤回礼,问道:“二位对我提议免除安县百姓徭役,可有异议?”

    两人同时摇头。

    梁萤微微一笑,扭头看赵雉,问:“赵郎君你呢?”

    赵雉淡淡道:“你说了算。”

    梁萤心中欢喜,“王萤代安县百姓,谢过三位了!”

    四人达成统一战线后,由李疑书写免除百姓徭役的告示文书。

    他写得非常漂亮,说只要赵雉在安县境内一日,从即日起,官府只收取田地公粮,全体百姓将永不缴纳徭役。

    这份告示贴出去后,县城里激起千层巨浪。

    程大彪又像先前那般敲锣打鼓广而告之。

    围上来的百姓皆露出不可思议,一老儿半信半疑,质疑道:“免除徭役,天下岂有这等好事?!”

    “对啊,是以后再也不缴纳徭役了吗?”

    “这怎么可能!官府个个都恨不得把我们扒皮拆骨,是不是诓人哄咱们空欢喜?”

    面对众人七嘴八舌的质疑,程大彪指着告示上的官印道:“大家好生瞧瞧,这份告示是盖了印的,岂会是忽悠?”

    人们还是难以置信。

    因为全天下都在缴纳徭役,怎么可能安县不用缴纳?

    对此程大彪是这样跟他们解释的,“其他地方缴纳,是其他地方的政令,但是咱们安县取缔了徭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