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44. 第 44 章 赵主任不怀好意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44. 第 44 章 赵主任不怀好意(第3/5页)

,终于开口:“你们这么想知道?”

    孩子们异口同声:“想!”

    傅杭拇指摩挲笔记本地硬封皮,好一会儿才说:“我给你们讲吧,你们赵老师……说得也不全对。”

    ·

    赵柯不知道她只教了三天的学生们带着她一起到关公面前耍大刀,还成功在刷新了她的个人形象,给傅知青留下一个深刻的“炸飞”标签。

    赵柯有点儿忙。

    北方动土建房,讲究三月立梁,七月筑墙。

    不过盖猪圈比较急,没法儿讲究这些。

    之所以没有立即动工,是因为大队太重视这些小猪崽了,特地开会,商量怎么盖这个猪圈。

    赵村生产队穷,肯定不能按照县养猪场那么建,但要兼顾牢固、安全和保暖几项,尽可能地避免损失。

    赵柯用她那拙劣的画技,画了张简图,开会的时候拿给大队长他们看,还带讲解:

    “猪圈的草棚全覆盖,南北的墙垒一半,墙的另一半弄上一排可拆卸的木板,冬天封严实,夏天拆下来通风。”

    “猪圈底下抹成一个斜坡,沤肥池就建在猪圈后面,每个猪栏后面的圈墙上留个洞,清理猪圈的时候,尿粪可以直接推进去,沤肥也方便。”

    赵柯拿着她的草图比划完,问大队长他们:“怎么样?”

    许副队长质疑,“一个猪圈,不用弄这么复杂吧?咱们生产队那两只猪随便养着,去年冬天也好好的活下来了,我看六河子大队也是随便垒了三面墙……”

    赵柯低头看自己的图,“很复杂吗?没有吧?”

    这不就跟村里的旱厕差不多的原理吗?

    牛会计帮赵柯说话,“盖猪圈不像盖房子还得弄土坯,用干稻草裹上泥,编山墙就行,主要是挖地基和沤肥池,还有梁柱、板材……就是多费点儿功夫,也不是不能弄。”

    赵柯补充:“墙体得厚实点儿,万一被猪撞坏了,抓猪不说,还得修圈。”

    去年赵柯在轴承厂上班,回来休假就经历过一次全村儿抓猪的盛况,当时她乐得不行。现在换成自个儿养猪,还这么多猪,要是经常抓,谁都受不了。

    许副队长没被说服,转向赵新山,问:“老赵,你觉得呢?”

    赵新山端着搪瓷缸子,思考了一会儿,道:“多费点儿事儿,没啥的,就这么弄吧。”

    大队长说话好使,许副队长没再反对。

    建猪圈是全生产队的事儿,赵新山说清楚是义务工,生产队的社员们也没什么怨言,直接就撸袖子干起来。

    赵柯暂时抽出手,又去理别的事儿。

    养猪场的活儿目前主要是饲养和沤肥,猪越大任务越重,赵柯提议,饲养员工分由日常工分和忙时的加班工分组成。

    按照她的说法,赵新山只同意五个妇女做饲养员。

    而这种工分组成,可比田地里上工多赚不少。

    消息放出去之后,几乎全生产队的妇女们都来报名。

    一群妇女挤在大队办公室,赵新山他们受不了她们大嗓门儿,早早就逃出去,留下赵柯一个人面对妇女们。

    赵柯现在也不觉得烦了,还很高兴妇女们的积极热情。

    不过,赵柯看着一桌之隔的赵二奶,略显无奈,“二奶,你这岁数,就别跟着凑热闹了呗?”

    赵二奶掐腰,贼拉不满,“我现在还能上工挣工分呢,咋不能干这个饲养员?”

    几个年纪同样不小的老太太挤在最前面对赵柯进行声波攻击——

    “那些岁数小的媳妇可没我们能吃力,你这是嫌弃我们老了没用了?”

    “不信现在去比量比量,她们手劲儿可没我们大。”

    “就是。”

    赵柯很无语,这又不是她们上工偷懒时叫嚣自己“老了”“身体不行”“干不动”……的时候了。

    什么手劲儿没她们大,那是岁数小的妇女们根本不敢跟她们掰扯,万一出点啥事儿,老太太们往地上一倒,谁能整了?

    赵柯举起喇叭,压住老太太们的声音,“饲养员年龄上有要求,得是十八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的壮年,我说明一下,我不是有年龄偏见,只是这个活确实很辛苦,我可不舍得你们辛苦。”

    “我们不怕辛苦。”

    “对。”

    “我就想挣工分……”

    赵柯哄她们:“二奶,几位奶奶,你们放心,以后肯定有别的适合你们的活儿。”

    赵二奶领头,确认:“你说的?”

    赵柯点头,“我说的。”

    赵二奶:“我不信。”

    赵柯:“……”

    爱信不信。

    赵柯脸一板,直接说:“按规矩办事儿,不符合要求就是不符合要求,可不能胡闹。”

    她随即冲着后头的中年妇女们喊:“都是谁家的老太太,领走,快领走,别影响其他人报名。”

    后头妇女们一阵嬉笑,出来几个妇女,把自家的老太太拉到后头去。

    赵二奶的儿媳不敢拉她,赵柯也不管她了,把报名且符合要求的人全都记下来,然后对一众妇女说:“大家干活都是一把好手,不过养猪需要技术,从明天起,所有人下工后一起到这儿来培训,为期三天,结束后考核,成绩最好的五个人就是咱们大队养猪场的饲养员。”

    妇女们抗拒地抱怨——

    “哈?还要培训啊?”

    “谁没养过点儿啥啊?哪用培训?”

    “就是,养猪还能比养孩子难?”

    “别胡扯,你们养孩子不也都是往地头一拴,转圈儿拉尿!那叫会养吗?根本不科学。”

    妇女们哈哈笑,“赵主任,你这学生妮儿现在说话,咋这么粗鲁!”

    赵柯没好气,“必须培训,小猪崽要是养死了,是大家的损失,你们不想分红的时候,多分几毛钱啊?”

    那肯定是想啊。

    妇女们虽然还抗拒,但也都不抱怨了。

    “我最后读一遍名单,确认一下。”

    赵柯一一读完,提醒:“饲养员这个活儿,我在这儿保证,完全公平公正公开,绝对不会有一丝掺假,怕记不住的,可以叫家里的孩子拿笔过来记,回家再教你们。”

    妇女们嬉笑,大多觉得让孩子教是个笑话。

    田桂枝和几个妇女挤上来,急急地问:“赵主任,咋没有我们名呢?我们也报了啊。”

    “田桂枝、王秀萍、李梅、刘海芝、孙继红。”赵柯拿起旁边的一个工作手册,念完,微笑道,“你们没参与合作社入股,大概是忘了社章的事儿,饲养员也要遵守社章,你们几家有适龄孩子不去学校读书,不具备饲养员资格。”

    这几个妇女,除了孙继红家实在困难,吃饭都成问题,剩下四家全都是家里有女儿,不愿意女儿上学的。

    要不是必须得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