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回到明朝当王爷》 385 唇枪暗箭(第2/5页)
招,向元顺帝进言,为消除汉人实力,杀尽天下张、王、李、赵、刘五大姓。五大姓的汉人当时占天下汉人的四分之一,这些人又有至亲好友,此举无异于要屠尽所有汉人。
各路豪杰在此人心惶惶之际,纷纷起兵抗元,完全顺应民心,所以未经数年,便如摧枯拉朽,顺利取得天下,如此结果,既是人为,也是天授。
然而如今呢?大明立国百余年,根基稳固,先帝弘治乃是少有的贤明君王,在位十八年,选贤任能、勤政爱民,更是民心所向。当今皇帝御位之后,虽因年少嬉玩,曾让奸佞祸乱朝纲,但奸佞不过两年,便遭清除。大明国运未衰,现在皇帝又励精图治,改革朝政。
减免河北、河南、山东钱粮税赋地事你们知道吧?清理土地兼并,澄明吏治、改革军制、移民辽东、开海通商、鼓励农耕,哪一件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这些措施一发,百姓有了希望,谁还跟着你们造反?
你们现在虽聚起数万兵马,但是今后再难扩张规模,兵员只会越来越少,不信么?你看刘六、杨虎,原来数月间聚兵十万。如今周游江南,处处碰壁,还有多少百姓响应?你们坐井观天、不知世间变化,还在这里妄自尊大!”
赵镐、李华听得面如土色,封雷、刘廿七愤愤不平,赵燧双手微微颤抖,杨凌所言。句句如同刀剑,狠狠击在他的心坎儿上。他未尝不是没有考虑过接受招安,毕竟打江山坐天下只是他被迫从匪后地一个梦想,现在随着朝廷快速做出地反应,这个念头已经渐渐淡了。
朝廷起初只是一味剿匪,越剿百姓负担越重,负担越重投匪地人就越多,所以刘六、赵燧他们根本不怕官兵进剿。剿得天下大乱,百姓对朝廷的怨憎和失望越来越大,不但许多穷苦百姓,甚至一些士子,也会投到他们地麾下。
可是杨凌重新出山后,一场大仗打得杨虎溃不成军,把他从朝政溃烂不堪,随时可以招到兵员地山东赶了出来。随即他剿匪总指挥却摇身一变,成了理政大臣,跑回朝去搞改革了,前边赶着流匪,后边重整家园,趁机把朝廷沉积弊政一扫而空。
这情景简直就象是白衣军在前边烧荒。朝廷在后边播种,不但百姓们有了盼头,就是那些最不愿打仗的卫所兵,听说朝廷准备再过两年天下太平后将逐步推行‘募兵制’,自已不用世世代代当大头兵,打起仗来都有了劲头。照这样下去,原来地希望还真的很难实现。
可是自已能做得了部属地主么?除非狠下心来把邢老虎、封雷、刘廿七几名主将害死,但是我赵燧岂能干出那等不义的事来?
赵疯子心潮澎湃,半晌方长吸一口气,沉笑两声。说道:“好一张利嘴。你且继续说,我们又如何不知已、不知彼了?”
红娘子在房间里逗弄着孩子。弃仇自从服过了她费尽心机弄来地药后。已经完全痊愈了。有崔家祖传的练武秘方培元养气,小家伙长得十分结实。
去年冬天,在大同和杨凌阴差阳错的发生了那段孽缘,谁会想到和杨虎成亲那么久,始终不曾有过身孕,只过一夜春风,竟然珠胎暗结,怀了身孕。
她利用和杨虎闹翻的机会,独居于崔家老寨后山,到了后来身怀渐渐遮掩不住时就借口下山散心,偷偷避出去,直到生下孩子才返回山上,只是可怜了这孩子,只能说是路上捡回的弃婴以避人耳目,初为人母地崔莺儿每每看到自已的孩子,都不免心生愧疚。
如今孩子已经七个月了,眼看着自已的骨肉越长越可爱,她的心里充满了一个母亲的欢喜和满足。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她总觉得孩子越长越象他地父亲,那个让她魂牵梦萦、又爱又恨地杨凌。
轻轻抚摸着杨弃仇的脸蛋,崔莺儿幽幽地叹了口气:“娘整天打打杀杀地,真是苦了你,唉!你那可恨的爹”。
崔莺儿怅然闭口,没有再说下去。以她坚强高傲的个性,纵然再是爱煞了杨凌,以她为的尴尬身份,也不会丢人现眼的上门自诉情意,愿意为妾。都是为了这孩子,她才含羞忍辱地去找杨凌,企盼他能帮助自已报了杀父之仇,藉此原由留在他的身边。
可恨,那个家伙公私分明到如此地步,明明是一个贪图权利地酷吏,他却讲了一番大道理,就是不肯帮忙。若是从此不能相见那也罢了,偏偏自已到山东,他便去山东剿匪,自已来山西,他又杀到山西,竟是始终不肯让她安静,红娘子又如何可能自欺欺人地忘了这个使她毕生难忘的男人?
“除了赵秀才的两个兄弟,山寨里没人愿意接受招抚,杨凌此番来议和,一定不会成功。邢大哥想要下江南,他是主帅。赵秀才不能违逆他的意思地。看来今日之后,大军就得准备去江南了吧?但愿他不会再追来,朝廷那么多官儿呢,还处处显着他啦?”
崔莺儿一边想着,没来由的忽有点心慌,想的是盼他不要再追来,可是内心深处思及从此与他山高水远不得相见。心里又空落落的,有种没抓没挠的感觉。
虽然不能长相厮守。可是这么时时知道他的一举一动,知道他就近在咫尺,心里就安稳地多,要是真地从此音讯杳杳,崔莺儿暗啐一口,被自已的没出息羞得脸红了。
孩子睡醒了,睁着一双黑如点漆地眼睛。很老实地看着她。妈妈虽然穿着一身男装,但是在这不知世事的小孩子眼中,可不觉得有什么奇怪,哪怕正闭着眼睛,嗅到她的气味儿,他也晓得那是自已的母亲,就会马上安静下来。
看到儿子童稚纯真的表情,崔莺儿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眉弯唇翘,笑如一泓春水:“有子万事足,自已领兵造反,闯下滔天大祸,任他身为国公,又哪能还有办法为自已开脱?只要杀了周德安。替爹和老寨里惨死的亲人们报了仇,我就带着孩子遁迹天涯,好好把他抚养成人,杨凌我们今生无缘了”。
笑地有点儿心酸,晶莹的泪水缓缓溢出了眼角,孩子还不明白事情,他只是“咿呀”地叫着,张开了双手,希望妈妈抱抱他。
就在这时,三婶一掀门帘儿走了进来。嘟囔道:“邢老大的病还越来越重了。唉,这整天行军打仗的。也没空儿调理,还真是麻烦事儿”。
崔莺儿急忙抱起儿子,就他的襁褓上擦去了自已颊上的泪水,从后面看去,好似她正在抱着儿子亲吻。
三婶呵呵地笑起来:“孩子越长越可爱了吧?这孩子,俊着呢,招人疼招人爱的,婶儿也稀罕着他呢,你三叔老想亲他,让我踹了几脚就不敢了,他那老眉可碜眼的,满脸胡子,孩子细皮嫩肉地哪禁得起?那个老东西,还不乐意呢”。
崔莺儿也呵呵地笑起来,她顺势把孩子交给三婶,说道:“婶儿,你先带着,我出去一下”。
三婶疑惑地道:“这是去哪儿呀,今天休兵议和,官兵已退出山去了,探马十几道呢,还怕有人偷袭?”
崔莺儿紧紧腰巾,顺手插上了短剑,说道:“喔不是,我去看看邢大哥”。
崔莺儿走出茅屋,迎着绚丽的红日长长吸了口气,拔足向前山奔去。两个人的孽缘,本就是见不得人的,现在又闹成了官与匪的地步,漫说在一起,就是见一面,都难过登天。今天他在流云渡同赵秀才议和,去悄悄的看他一眼吧,或许这是这一生,最后一次见他。
金眼雕从岩后悄悄探出头去,只见对面郁郁葱葱,一片青绿。枝繁叶茂间,风吹树摇,如同碧浪,并无丝毫异处。“难道是自已看走了眼了?”金眼雕暗暗疑惑,他目力惊人,此人虽似神力和箭术扬名,绰号却叫金眼雕,由此可以看出他目力之强,在此警觉关头,怎么可能大意走眼?
金眼雕扭头瞧瞧,见桥上双方拥在一起正谈地起劲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