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九零年代: 141. 第 141 章 “这是来采访临河大队……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卷王的九零年代》 141. 第 141 章 “这是来采访临河大队……(第3/3页)

看看自己的车轮,是小心翼翼,生怕自己车子被水泡的发动不了,最终还是开过去了。

    江柠淡定的用包里毛巾擦干脚上腿上的水,船上保暖鞋,继续上车。

    从头到尾,摄影师都开着摄影机拍着。

    帮忙填砂石的人,看他们又是扛着摄影机,又是拿着话筒,那个女记者,还把自己画了个大白脸,都纷纷好奇地过来问他们是到哪里去。

    女记者一看这些人问,扛着摄影机的男摄影师,也默契地打开了摄影机,女记者问他们:“请问你们知道我们吴城出了两个清大和京大的高材生吗?”

    这里的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出过水埠镇,又哪里会知道吴城的事?

    闻言都纷纷摇头:“不知道。”

    还有不想被采访的人,面对摄像头转过身摆摆手:“不知道不知道。”

    有听到热闹跑来的年轻人,他们从外地打工回来的,从赌博桌上刚下来,见到有记者,头伸到摄影机前,用他那蹩脚的普通话问记者:“是我们山涧乡的吗?”

    他的普通话,遭到了船上很多他同伴的嘲笑,把他笑的脸涨的通红。

    当地人的风气真的很奇怪,他们自己不说不通话,也看不起,甚至嘲笑所有非水埠镇的外地人,任何口音与他们不一样,试着说普通话的人,都会被当地人用当地一个土话,类似于‘南蛮北侉’这样的形容词来形容,比如说:“嘁,还学侉!”

    “侉子!”

    像小江叔奶奶这种一辈子都改不掉自己原来口音的,村里很多人喊小江叔奶奶,都是直接喊她:“侉子。”有时候喊小江叔爷爷,都会直接喊:“你家侉子婆娘呢?”

    侉子,侉子,在当地人眼中,是一种很贬低别人的话,这导致在农村很多想学普通话,想说普通话的人,在老家,都不敢开口,就怕惹来别人的嘲笑,反倒是他们去外地打工,不论怎么说普通话,都不会有人嘲笑他们。

    当然,他们不学着说普通话,在外地也无法与人沟通。

    女记者笑着说:“是水埠镇的。”

    女记者其实普通话也不标准,用的是吴城普通话,还是带有一些吴城特色口音。

    吴城人讲话一般都用吴城话,这些人见他们用吴城普通话,还以为是市里来的,纷纷打听,他们是不是市里来的,又问他们是到哪里去。

    很快,整个山涧乡的人,都知道临河大队有个女生,是这一届的吴城县县状元,在全国竞赛中,获得金奖,提前被京城大学录取的事了。

    山涧乡,因为在更深的山里,又不像临河大队一样,跟前就是大河,可以通过船只,通往外面。

    这个乡的人,因为地理位置等原因,比外面更封建、更封闭、更重男轻女。

    就江柠所知道的,真是存在的,将刚出生的女婴,放入木盆中,通过山涧的水流,直接冲到下面去的,就有好几起,小时候他们就经常听说,谁谁家的谁谁谁,就是她妈妈在山涧里的木盆中捡的。

    这不是后来大家开玩笑说,你是我充话费送的,一句玩笑话。

    这时候说是从山涧里捡的,那就真是捡的。

    给闺女取名,也都十分简单粗暴,招娣、带娣、盼娣、来娣、引娣、有娣。

    江柠在小学的时候,班里没有见过这样的名字,却在进了初中之后,这些名字她不仅在班里听了个遍,居然还有重名的。

    而能在初中的班级你,被她遇上的,都已经是对女孩子很好的家庭了,这里大部分女孩子,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上过,很多只念了个一二年级,就回家带弟弟妹妹去了。

    计划生育?他们往大山里一躲,别说计生办的了,就是江柠这个从小在山里长大的人,都找不到。

    这个乡的人听到这事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你是不是听错了?是男娃考上大学,你听成女娃了?哪有女娃儿考大学的?”

    “就是!女娃儿考大学做什么?考出来都二十多岁了,还怎么嫁人?二十多岁还没嫁人,以后还能嫁的出去?”

    江柠他们已经开着车远去,车上的老师们都沉默着。

    忽地,孙校长对江柠说:“江柠,等会儿到了你们大队,你就身披红花,我们在你后面上鞭炮,一路簇拥着你回去吧?”

    原本以为江柠会拒绝的孙校长,却见江柠眉眼弯弯,欣然应允:“好的呀!”

    车子都还没到江家村,只到临河大队的范围内,江柠他们一行人就下车了。

    女记者和王老师两人,认真的将大红花给江柠戴上,用大红绸缎绑在胸前,摄影师也拍着,等大红花绑好后,摄影师连忙小跑着,跑到最前面,又打开摄像机。

    江柠搀扶着江爷爷走在最前面,身后是孙校长,大小王主任,女记者,面包车司机,跑到路边点燃了烟花爆竹。

    从丁家村,穿过施家村,终于到了江家村大房。

    路上,全是被烟花爆竹声引出来,站到路边看热闹的人,他们就看着一个女孩子,身戴红花,走在最前,后面两个男人拉着一张巨大的横幅:【恭喜临河大队江家村江柠同学考上京城大学】

    很多因为过年回家,闲着没事就聚集在赌桌上的年轻人们,听到热闹,也都纷纷走出来,看发生了什么事。

    于是每个前来看热闹的人,都看到了这道横幅。

    中途烟花爆竹不够,他们遇到施家村小店的时候,孙校长迈着长腿,买了一袋子回来,鞭炮和烟花像不要钱,一路走,一路放。

    一直走到江家村下面的大队部这里,他们身后,已经浩浩荡荡跟了一群看热闹的大人小孩。

    很多江家村的人都跑下来看热闹,大队部里面的大队书记他们,也从大队部出来,就看到被许许多多的人,簇拥在人群的最中央,身穿红绸大花的女孩,身后被两个主任拉着的横幅。

    孙校长看到他们从大队部出来,气势像□□大佬一般,迈着长腿走到大队书记面前,对他握手说:“你好,你们是临河大队的干部吧?我是吴城一中的校长,我姓孙,我们是来恭贺我校学生江柠考上京城大学的事。对了。”

    他松开大队书记的手,侧身向他介绍女记者:“这是来采访临河大队和江柠同学家人的吴记者。”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