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九零年代: 第 82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卷王的九零年代》 第 82 章(第2/4页)

大概早就活不下去,从楼上跳下来一了百了了。

    她一直热爱这个世界,热爱生命,热爱这个尘世所有美好的一切。

    对江爷爷的话,她也只是笑笑,等着河岸这头的人过桥。

    江柏拉着板车走不了桥,问坐在渡口收钱的人,能不能借他的船一用。

    摆渡的船就在木桥不远处,摆渡的人坐在渡口,一个一个的收钱,过年,连摆渡费都涨了一毛。他挥手道: “你自己去用,给我划回来就行。"又问江柏: "会划船吧?”

    生在他们这地界的人,大概真的只有江柠、江钢琴和江荷花三人因为一直读书兼有哥哥在,不会划船了。

    江柠小时候,像划船这样的事,是轮不到她的。

    江松精力无穷,夏天他会带着江柏和江柠,还有他的一帮子好兄弟们去河滩摘莲蓬、菱角、芡实,不管是菱角盆还是小船,他自己一个人扛着顶在头顶,跑的比兔子还快,江柏和江柠两人在后面追都追不上,等到了河里,他一个猛子就扎进了河底,下网捉鱼、游泳,来来回回的游。

    大哥不在船上,就二哥负责划船,摘莲蓬。

    江柠和江柏两人永远都是安安静静的,看着江松在河里左扑腾来,右扑腾去,用江松自己的话说就是: “这河岸我能游两个来回都不带喘气的!”

    后来他去杭市找朋友玩,两人没事就跳进钱塘江,来回的游。

    江柠有时候就觉得,江松如果能去当个运动员,说不定比他折腾做生意什么的,有用多了。

    江柏将板车和粮食一袋一袋的搬上小船,撑着小船到了河对岸,又将板车和粮食一袋一袋的卸下来,装回板车上,用绳子绑好,再撑着小船回到对岸的渡口,帮人家把小船系好,自己再踩着竹排桥过桥。

    到了河对岸,爬河堤又是一个麻烦事。

    为了防洪水,河堤都是建的很高,平时晴日里还好,像现在这样的雪没融化,上河堤的小路非常的湿滑。

    江柠和江柏两人,是一人扶着江爷爷一只胳膊,一个在前面拉着,拽着,一个在后面托着,还得空出一只手来,不停的拽河堤上生长的野蒿,借拽野蒿的力,才终于将江爷爷送上了河堤。

    其实江爷爷觉得自己完全不需要孙子、孙女这样搀扶 着他,他自己就能拽着野蒿上河堤,面对孙子、孙女对他的过度担心,他是又甜蜜,又烦恼。

    唉,才离开村子,他就又想念他的老伙计们了。

    这样的烦恼不跟村里的老伙计们吹吹牛,诉说一下,还真是有种寂寞如雪的感觉啊。

    他抬头,遥望着河对岸已经离的很远的江家村。

    江柠和江柏又下去,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用力推,将板车和粮食推上堤坝,等全部都推上来,两人都有些狼狈,额头也沁出细密的汗。

    江柠又忍不住回头,去看老家的这段路。

    其实老家的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后面是连绵不绝的山脉,最高的那座山的山头,密密麻麻种的全是茶叶,山上野生的柿子、毛栗、桑葚、枸杞、葛根,多到什么程度呢?家家户户门口的柿子挂在枝头,烂了都没人摘。

    江爷爷拿柿子、西瓜喂猪。

    江柏出去学手艺、江柠也在外面读大学的那几年,江家日子已经好过许多了,江爸江妈在外面为家里的楼房努力打工,家里就只剩下江爷爷一个留守老人。

    江柠不放心江爷爷,给他养了只土狗,跟着他一起巡山、看护,江爷爷平时不爱做饭,总是随便对付着糊弄着吃点,养了狗后,他自己不吃饭,狗还要吃呢,每次打电话,都是和江柠抱怨,每天为了狗的吃食,他还特意烧一顿饭,连带着他一起跟着吃点。

    江柠不爱回老家,江爷爷就种了许多西瓜,想给孙子孙女吃。

    老家没人,西瓜又卖不出去,都一船拉到江姑姑那里,让她看着卖,村里谁饿了渴了,都可以去山脚下免费的摘西瓜吃。

    村里其他人也不爱吃江爷爷种的西瓜,因为他们也和江爷爷面临同样的状况,种的东西太多了,卖不掉,吃不完,全都拿来喂猪。

    西红柿吃不完,喂猪。

    西瓜吃不完,喂猪。

    柿子吃不完,喂猪。

    大白菜吃不完,喂猪。

    山上还有漫山遍野的野菊花、金银花、杜鹃花、蕨菜等等。这还只是山上的产出,还没算河里的。

    江柠个人非常不喜欢炎热的夏季,然而临河大队的夏季,才是真正至美的风景,河堤两岸的浅滩上,一望无际,全是摇曳生姿的荷花,夏风吹来,荷香阵阵,莲蓬、莲子、莲心、莲藕,全都是好东西。

    河堤两边的野蒿中,野生的枸杞生命力极其的旺盛。当地人不认识枸杞子,把枸杞叫做小辣椒,严禁孩子们食用。

    江柠小时候也不知道这东西是野生枸杞,女孩子都喜欢枸杞红艳艳的颜色,连枝带串的摘了,在手里把玩。

    有如此多的野生枸杞,也说明他们这里的土壤和气候,是可以成规模的种植枸杞的。还有野生的芡实、菱角,在本地人眼里吃到吐看都不要看的东西,其实网上卖的都很贵。很多很多的农产品资源,都没人回来做。

    大家都一门心思的往城市里跑。

    江柠知道自己的老家有着非常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她也不愿意回来。她回望着这片土地,脑中瞬间就浮现出数个可以带领村里老百姓发家致富的方案。

    可她又笑了一下。

    如果她不走出去,不坐上足够高的位置,在这片土地上,她说话的声音是没人能听的见的,没人会相信,一个女娃娃,能够带领他们发家致富,

    她是后来位置坐个足够高了,说的话足够有分量了,江爸也通过了村里的选举,成为了村里的大队书记,才会听她的,开始带领村里人建设家乡。

    江柏依然弯着腰在前面埋头拉车,江柠跟在后面扶车、推车,三人慢慢走出河堤,爬上炭山。这一路都是上坡,也没有野蒿可以借力,都是凹凸不平的石头路,路面上都是积雪,走着走着,就有可能滑下去。

    这下连江爷爷都加入了推车的队伍,路上有行人看到,也会过来搭一把手,直到将他们推上炭山上面的大马路。

    江柠自己当年每天这样上学放学,走习惯了,从来没有觉得辛苦过,也就没有发现,这一路是如此的不容易,那个时候有书读,能读书,就已经要拼劲全力去读了,哪里还会有精力去注意这些外界的环境和身体的劳累呢?

    可见识经历过二十一世纪的道路的通畅、交通的便捷,此时回头再重走一次少年时的路,才知道,自己当年能从这里走出去,是真不容易啊。

    不容易到,当她站到炭山顶端,她都不想回头望了。难怪那么多人走出去了,都不想回来了。

    炭山是一座非常大的山,或者说是群山,也是这个地方的统称,在这里住着许许多多的村落,因为这里的矿产资源丰富,已经形成了一个虽不是镇,却远胜普通乡镇的繁荣景象,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此地常年弥漫着灰尘,道路上到处都是灰,每天都有一车一车的煤炭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