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过的学习搭子是秦始皇[历史直播]: 97. 物理(二) 力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骂过的学习搭子是秦始皇[历史直播]》 97. 物理(二) 力(第3/5页)

地,也会有点细微的差别,但是这种差别并不能阻止他们得出这个结论。

    “也太神奇了。”李世民看着地上还在滚动的石头,觉得天书发现的东西真的一般也难以发现吧。

    “这种怎么会被发现的。”李承乾跟着自家父皇之后感叹。

    确实,明明大家都会因为重的东西更重,而认为一定会先落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竟然违背了这个默认的观念,过于神气了些。

    “太子,您说一斤棉花和一斤铁,谁更重?”魏征见自家太子震惊的表情一就在脸上,十分坏心眼地问了这个问题。

    李承乾的脑子一时之间有点没转过弯来,“棉花,铁,棉花比铁轻……不对,都是一斤,是一样重!”

    还好反应了过来,不过李承乾的表现依旧让他父皇的臣子笑得不行,太子的笑话也不是说看就能看到的,特别是在皇帝还有点护短的情况下。

    大家也都是正派人,不会轻易地留下口舌,除了某些人想要青史留名想疯了,才会硬抓着孩子的错漏不放。

    年少轻狂,会出错更是常有的事情,一直盯着太子上书的人,适合居心真的会让人有所怀疑。

    李世民一般是不会用最大的恶意来揣测自己的大臣的,这个人一直是认为,大臣们已经很努力了,所以他夸奖、怀柔为主。

    也因为有魏征这样的人物,给他带上了一种错误的滤镜,那就是他的大臣们有这个实力抓住别人的问题。

    这并不算有,甚至他们有时候都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

    就像是这加速度的问题,满朝文武都在一起学习。

    早朝是上完了,但是李世民没让下超,于是乎,大家把公务文书都搬殿前一起处理。

    之前的打点计时器的问题还好,大家也不是什么不能明事理的人,一段时间会打下的点,判断出来速度变快也是正常现象。

    而现在就不一样了,不管是加速度,还是自由落体运动结果大家一起落到地上,都是让他们的脑子强行转动的东西,甚至后者,即使天书展示了这样的视频,他们自己找人做了实验,有人依旧相信经验,而非是近在眼前的知识。

    “怎么可能会一起落下,这天书教了这么多天,总算是被我抓到了个错误的地方,就拿西瓜和桃子,都在我手上落下去,也是重的西瓜先落地啊,这有什么要做实验的必要吗?”

    “就是,不知道怎么了,那什么视频上的快慢都是天书能控制的吧,我现在扔个东西,看起来不是更加清晰明了吗?”

    “不知道陛下怎么想的,已经错了的东西,应该要纠正过来吧,怎么能将错就错呢?”

    不仅如此,他们还十分理直气壮,想让陛下在弹幕上替他们发声,舌战群儒。

    只能说,有勇气,且坚定自己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没有经历过充足的实验,就轻易根据所谓的“人生经历”来下判断,那也太过武断了些。

    李世民难得在自己那群“敢于直谏”的人中发现了问题。

    这问题可太大了,以前李世民没有发现,是因为他以前是触发式的。

    有人提出问题,李世民去观察,发现确实有这样的问题,那这个人提出的问题就有效,这个人就是个敢于劝谏的人。

    现在,李世民看着他们脸上的“积极”“狂热”,透过现在,看到了曾经,他们曾经也是这么说我的小宝,我家太子的。

    那个时候我是怎么做的呢?

    李世民脑子还在,于是轻松地回忆起了往昔,曾经有人劝谏他,太子做了那些事情,这些都是不该做的,需要改正。

    如果有人维护太子,李世民会询问在那个人心中太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没有这个维护的人,李世民会自己去了解这段时间的太子。

    了解,无非是找人询问,询问得到的结果很有可能和说话的人就很相符,于是李世民就采纳了说话的人的意见,让太子在某方面在注意点。

    其中,参太子骄奢的是最多的,很多、很多的折子都在告诉李世民,作为太子要俭朴,行为不可骄奢、不可放浪形骸,李世民也认同这样的观念,从而他也做了不少限制太子行为的事情。

    现在想想,自家小孩虽然说并不是处处都听着自己的,但是如果用他们的骄奢标准,大汉那么多皇帝,能符合他们都标准不骄奢淫逸的,都是少数人,或着说,这样的人压根没有。

    原本没发现的事情,陡然间变得清晰明了起来,或许他们并不是想帮助他养一个端方如玉的君子,养一个优秀的皇位继承人,而是想要表现自己,用一些能让大家,特别是能忽悠地了他李世民的话,来通过限制太子,达到自己被纳谏的事实。

    李世民也是第一次想,根据那些人要求太子的条条框框,来反向观察他们自己有没有做到。

    比如现在,有人说天书的实验不严谨,或许那自由落体的实验,是偶然之间成功了一次,天书就鉴定不同重量的物体会一起落到地上,太不严谨了。

    而问题的滑稽之处在于,说着天书不严谨的人,恰巧自己就没有严谨这根弦,他自己甚至连实验都没开始做,就跟在大众一起批判天书。

    很多人批判的热闹,显得在忙忙碌碌处理公务的魏征、褚遂良等人有些格格不入,但是他们并不打扰这些人,只用热切的眼神看向李世民,只要拉到李世民一起进入这场批评的“狂欢”,那么就是他们的胜利。

    “天书的研究自然有天书的道理。”李世民是支持天书的。

    而这在地下的大臣们眼里,就是陛下再一次权衡利弊,然后倒向了更有话语权的一方,现在天书确实比他们这些普通的大臣更有话语权的多。

    他们也不气馁,但是也没有一瞬间就转变自己的态度,依旧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李世民决定带着这些人多做点实验,以后也不再一味地听他们劝谏了。

    或许,有些适合自己和魏征的君臣之路,其实不适合其他人,那些人不如魏征坦荡,很多时候,只不过是“严于律人”罢了。

    一些言官、谏官算是在李世民这里翻车了,还不是个小车,是个大车,李世民以后再看到他们的折子,不仅会思索这件事是否是真的,是否如他们所言,也会思索他们自己有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

    用自己都打不到的标准去要求另一个活生生的人,这简直是妥妥的霸王行为。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认识一开始就想带着大家认识的东西——力。

    力就是力气的力,物体在做机械运动的时候,看似没有人推它,也没有“外力”,实则有好多“力”在偷偷工作,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等。】

    说实话,天书的这个话就已经改变了大家都认知观念,毕竟人的力气居然在和这么多力气做对抗,这简直不敢想。

    “重力是什么意思?重量吗?”

    “弹力又是什么意思?是弹射起来?”

    “摩擦力?两个东西互相摩擦产生的力量?”

    大家有好多的疑惑,还好有天书在一个个解释。

    【首先,有一个观点是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