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三国]女扮男装后我登基了》 117. 称帝之路 陈登(第2/3页)
“好像各色职业的人都能在食堂用饭。”陈登甚至看到厨娘就坐在官员旁边的桌子上。
“颍川不讲究唯有读书高,在农学、医学、工学各方面有出色表现的,也都是官员。”燕绥道:“而且不管是马夫还是厨娘,都是我们府衙的工作人员,以后也有升职的空间,当然能吃工作餐。”
陈登惊愕道:“所以他们也能参加考试?”
“当然不是都能考,只有优秀的员工经过主管推荐后才能参加考核,若是表现出色,才能转岗。”不然所有仆役都能参加考试,不但世家豪族要跳起来,寒门书生也要闹将起来。
转岗的名额很少,几乎不会有什么影响,士族不会心生不满。
但就算是很少,这能晋升的希望也让仆役们觉得十分珍贵了,深深感受到使君的爱民之心,更是死心塌地得拥护燕绥。
一开始幕僚们也是不同意这个转岗主意的,但燕绥执意要给底层一个上升的空间。不但是出于对他们的同情,还有就是劳动人民比读书人数量多得多,这样谁起了反叛之心,这些仆役会毫不留情地去告发他们。
工作餐是一荤两素的搭配,还有汤和各色主食。今天的主食就是蒸饼和红薯粥,所有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陈登心下暗暗吃惊,徐州富庶人家才能吃得起的蒸饼,在这里竟然极为常见,连厨娘都能吃得。红薯听说豫州几乎不往外卖,偶尔开在徐州的云梦田庄铺子会售卖,价格比鱼翅鲍鱼还贵,还经常被富户们抢购一空。
“那边穿着官服的,似乎是女子?”陈登有些惊愕。
“是啊,我们是收女官的,不过现在人数还算少。”也主要是纺织工坊、刺绣、贸易、文书等方面,燕绥笑道:“元龙是不能接受么?”
陈登摇了摇头:“这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就是初见感觉有点奇怪。”
燕绥不由问:“女子处理政务,元龙会觉得不放心不?”
“昔年吕后称制,被司马迁评价曰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陈登道:“可见女子才华不在男人之下,而且我听说阳城官员选拔必须要通过考试,既然这些女子同男人一样通过了考验,有什么觉得不放心的呢?”
“哈哈哈,我果然没看错人,元龙和迂腐之辈完全不同,有许多老夫子都在批判颍川郡任用选拔官员的制度呢。”
陈登道:“想来是沽名钓誉之徒,想着用年龄和名声谋前途吧,真正的才学之士才不会畏惧考试,甚至很喜欢考试才对。”
燕绥遗憾道:“唉,元龙二十五岁才举孝廉,有些可惜了。”
“毕竟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家里长辈也不想我太早被举荐。”陈登自嘲道。
燕绥继续输出自己的价值观:“我倒是觉得才华同年龄、出身无关,做官最重要的不是处理政务的能力么?”
“可太年轻的话,声名不显啊,若是品行无端……”
“这有何难,如果真的要靠名声来选拔人才,鱼目混珠之徒必然占据了许多。真正约束官员的,乃是各项成熟的管理和监督制度。”
陈登还想听燕绥继续往下讲解,包厢却到了,只能遗憾地看燕绥止住了话头。
包厢里面郭嘉、法衍、田丰、法正已经在候着了,见陈登过来,便起身见礼。
待他们互通姓名后,燕绥笑着介绍说:“近日正准备成立新的部门,也许久没见到法正了,就特地让元皓(田丰表字)和季谋(法衍表字)过来一趟。”
陈登不由好奇问:“新的部门?”
燕绥丝毫不藏私:“正是,我正要成立审计署和检察署。”
见陈登脸上浮现出困惑,法正替主公解释说:“审计署是负责到各地核对、审查报表的部门,每年在他们监督下出具年报和半年报。”
陈登对报表很是陌生。
法正自豪地说:“这是我们豫州特色,所有的账务都形成报表,用数字来列示,这样清晰简单,查账也方便。平时则是用借贷,用数字记录,用算盘算账。这样就算认字不多的实习生,都能胜任工作。”
还能这样?陈登好奇之心更盛。
燕绥也解释说:“昔日先帝在位,买官之风盛行,导致许多官员贪污成风、尸位素餐,所以我着手成立检察署,专门负责审理和处罚官员。”
陈登深有感触:“卖官鬻爵之事,对州郡的治理破坏巨大,百姓也不信任官府了,现在黄巾之乱尚未平息,同这也有不小的关系啊。”
耿直的田丰直接批判道:“先帝昏聩,连国之根基都敢卖,留下一地的鸡毛!”
汉灵帝是个非常奇葩天子,直接明码标价官价,还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拍卖。因为地方官油水多,所以一般比朝官贵一倍。又因为各地肥瘦不等,所以价格不一。若是求官的人产生了竞争,就让他们出价投标,高者得中。
“这就很像庄主说的劣币驱逐良币的道理,”郭嘉摇着扇子道:“买官之人怕蚀本并求巨利,一上任就拼命搜刮,所有正直的官员要么被罢免要么被排挤,现在回想起来,元皓兄,那着实是一段阴暗的时期啊。”
陈登:“听说元皓就是不屑与小人为伍而辞官的。”他心下暗忖,莫非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意思?
燕绥笑道:“是啊,元皓当时受了许多委屈,好在现在豫州吏治大体还算清明。不过,为了防止道德风险和漏网之鱼,官员的制度还是要不断完善的。”
陈登听得入迷,还掏出了纸笔。
燕绥继续侃侃而谈,将绩效考核、末位淘汰、举报机制逐个说了一遍。
“后天,我就要在阳城举行一场官员摸底考试,将不通政务、不关心百姓的不合格官员筛除。”燕绥解释说:“所以这几天事务繁忙,无法陪伴元龙了。”
陈登连忙道:“岂敢劳烦使君,考试要紧。”
燕绥指着在座的各位笑道:“他们也都要参加,不过奉孝向来没有备考的习惯,就让他带你转转吧。”
郭嘉和法衍对视一眼,都看出了主公的别有用心。
郭嘉摇着扇子笑道:“那我陪着元龙去抄录农典,再去参观农具、新区建设,就当庄主给我放个假了。”
看着频频点头的陈登,法衍暗道:果然还是太年轻,官场年经验不足啊,庄主和奉孝双管齐下,陈登真要把豫州这一套制度建设引到徐州去,那岂不是翻了天了?
和燕绥吃过一顿饭,深入交谈后,陈登走出府衙,深深地感慨:
“诸侯互相攻讦,唯恐对方实力变强,不管有什么东西都藏着掖着,唯恐让人知道。这位燕使君却是大公无私,处处为民着想,又有真才实学,将豫州治理地井井有条,未来必成大业。”
陈登走后,法正好奇地问:“庄主,就这么容许他抄录农学经典,这样真的好么?”
“你说说看,有什么不好?”
法正歪着小脑袋:“若是徐州粮食产量上来了,也强大了起来,我们身侧岂不是多了一个敌人?”
现在的徐州就刚刚好,虽然比起幽州、扬州等地相对富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