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第九十五章(第2/3页)
….…它们莫非想要撞击咱们这颗球,却不知为何,失败了……&34;
郭英也有点冒汗:&34;不应当啊!咱们这颗球,安安分
分飘在太空里,没惹任何星星啊。&34;他们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以为稳稳当当的脚下的这颗球,其实,也并没有那么稳当。好像也很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而最可怕的是,现在的他们,没有任何办法,保护自己的球母亲,只有等到六百年后,那免朝,才会发射墨子号...
老朱喝了一声:“慌什么!那兔朝既然存在,就说明这些不法之星,虽用尽办法,却也没有成功!咱们脚下的这颗球,还是很有福泽的!&34;
老朱这么一说,大家就似吃了颗定心丸,一下子镇静下来了。
其实这事儿,再想想,他们也能想明白。
也就是,一下子接触了太多超越认知的东西,让他们方寸大乱了。脱离了生存危机之后,他们就有更多的精神,集中在这事儿上了。
朱棣不免道:“这量子力学,不但能穿越时空,还能传讯天地间的每一处角落,真厉害啊。墨子,倒也是另一种得证果道,飞天成仙,他靠得不是那兼爱非攻,是那科学理论。&34;
大家仔细想想,倒真是。
否则,那兔朝人,为何不选那圣人之师孔子,而要选墨子呢?老朱已经在想了。
自古以来,只有文庙和武庙。文庙又自古是孔子在。难道未来自己还得造个理庙,或者叫做科庙?然后把墨子给抬进去?
他思量了良久。
觉得这事儿还是得从长计议,若是做得好,从此科学的苗子就如地里那长势良好,碧绿碧绿的韭菜,一茬又一茬;若是做得不好,那他可是会被天下儒家愤愤唾骂……
老朱看了眼蹇义。
觉得这蹇义,已经开始为孔子先师愤愤不平起来了……
【公元前300年,欧几里得也正确认识到了光沿直线传播,并宣布了反射定律。】“爸!&34;朱权突然嚷嚷了一声,“欧几里得!欧几里得!”老朱瞥他:“慢慢说,不要急。”
朱权缓了缓,重新开口:“我在文渊阁里,已经找到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原来元朝人早就翻译过了,只是叫《兀忽列的四擘算法段数》。&34;
老朱一愣,接着大喜道:&34;这不是很好吗?快把那拿来刊印!&34;
br/>
朱元璋却轻飘飘挥挥手:“他不重要。他还有别的事情要做。再说,谁知道这时间,西方人又研究出了什么重要的东西?&34;
【公元2世纪,希腊人托勒密开始研究入射角和折射角,他就是那个搞天文学很牛逼,完善了地心说的哥们。
这个地球是宇宙中心的理论流传了1400多年,一直等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提出才被推翻。地心说还被教会拿来阐释圣经,哥白尼一直被教会迫害,可他从没有放弃,至死都在完善自己的理
论。
虽然现在我们知道,地心说也好,日心说也罢都不正确,地球不过是银河系角落里的小行星,银河系也不过是宇宙里的沧海一粟。
但哥白尼为科学殉道的精神,开启了现代科学思想上的革命,从此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也为牛顿等人铺平了道路。】
大家:“7
大家:&34;?!&34;
大家:&34;……&34;
朱权深吸了一口气:“意思是……我们脚下的球,叫地球,它不是宇宙的中心……”
蹇义在心神动摇之间,忍不住问:“这意思,难道是说,那宇宙中,有许多像我们这样的球……星球……那星球上,也生活着人吗?&34;
李景隆恍然大悟了:“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终于明白啦,那兔朝为什么这么物理充沛,原来,他们是为了防备那其余星球上的人!防备他们来攻占咱们的星球啊!所以才有那么多的快递,每天都要运那么多快递!&34;
“那,那……”朱橚结结巴巴,“我们以前以为的神仙,莫非是其他星球上的人,怪不得那兔朝,一点也不迷信,开口闭口全是唯物……&34;
朱元璋立刻道:“咱封的那些城隍,可都是有名有姓的自己人!是本土的,你们别想多了!”
同时他也在心中暗暗想道:
以后封这些神啊仙啊的,可得好好做个背景调查,背景有疑问的,一概不用!
唉,以后难道除了外国的事情外,还要考虑外星的事情吗….
怎么回事啊。
只是几百年的时间,怎就日新月异到了这个地步....
果然,做人不能落后
!
做星,也不能落后!
【公元5世纪,我国南北朝时期,有透镜取火的事件记录,到了唐朝,透镜通过朝贡和贸易较为批量的进入我国。
唐朝人认识到,虹由日光和水滴产生,并搞出了人造彩虹。】
“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如今,蹇义也只能迷茫地当个复读机,无意识地复述北宋时沈括的《梦溪笔谈》了。
【公元10世纪,阿拉伯世界的伊本·阿尔海桑精确表述了反射定律,对人眼做出详细描述,提出光在介质里走的最短距离。】
&34;公元10世纪……”朱元璋琢磨着,&34;这些会不会也写成了书?如果写成了,那元朝人有没有一同翻译过来?嗯,老十七,你回头去文渊阁里再翻翻,万一有,咱们就又赚了。&34;
【1286年前后,意大利人用凸透镜做了可佩戴的原始眼镜。
彼时,我国处于元朝,东西方交流非常频繁,不少笔记里出现了“叆魂”。
到底是不是眼镜,还没有考古验证,但是理论上已经传入我国了,在那以前,人们老早就在利用透镜的放大功能,用作手持放大镜,老年人会用作老花镜。
所以我看电视剧里老朱经常拿着一个单片眼镜在那边看地图,倒是也很符合历史。】
大家不禁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皱眉:“看什么看?咱眼睛好得很!别说那地图了,就是有谁有那鬼蜮心思,在那边贪赃枉法,咱都看得清楚明白!&34;
其实确实拿着叆魂在看地图的他,只是在嘴犟而已。
【14世纪中叶,人们把锡汞合金液体涂到玻璃背面,做出了最早的玻璃镜——嗯,这东西有毒,和现代镜子不是一码事。
现代镜子是1835年,德国科学家利用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把银析出镀在玻璃背后发明的。水银和银是两种镀银的概念(。】
大家听了半天,没弄明白硝酸银是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