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214、自要得陇望蜀(滕王被人匿名举报了...)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214、自要得陇望蜀(滕王被人匿名举报了...)(第2/2页)

费了很大的力气,才跟上峰告了假,特意从永州一路赶到江州想要向孙神医求学。

    毕竟她没有家传的医道,也没有长辈在太医署护着,想往上走,当然得比旁人更用心些。

    "我们这些掖庭出来的女医官都说好了--如今我们都没有家族长辈在太医署帮扶着,只好彼此帮衬着。但将来甭管谁升上去了,便是那些年轻女医官的长辈了。"

    姜沃含笑听着。

    驿丁们喂完了马,黄芪起身前还问道:"那杜姐姐跟我们一起走吗?正可结伴而行。"

    姜沃摇头:"你们先走吧,来日孙神医处见。"

    她还要等一个客人--

    滕王李元婴。

    姜沃在选中江南西道之前,已经将滕王之事先查了个清楚。

    毕竟以滕王的名声,是太好的''''背锅侠''''了。

    "若我是江南西道的士族,得知巡按使到了,会先告发滕王,并将许多罪名都推到滕王身上去。"姜沃临行前还与媚娘如此笑道。

    "然后坐山观虎斗,看看代天巡事的''''巡按使''''对上天子的亲叔叔,到底如何。"

    "当地士族官宦,也正好借此称称我的斤两。"

    如果这位姜侯真敢持尚方剑''''斩''''天子叔,而且还不被朝廷责罚,那没的说,他们就夹住尾巴做人,直到恭送这位离开。

    但如果她不敢按罪罚皇亲,那不过是纸老虎,他们又有什么可怕呢?

    彼时姜沃就对媚娘道:"不过姐姐,虽还未见过本人,但我觉得,滕王不是个蠢人。"

    说来滕王的名声是差,而且很差,朝中甚至流传着一句话:"宁向儋崖为官,不侍滕王。"

    这会子儋州海口都是标准的流放地,宁愿去这些地方,也不给滕王府做官!有这种话流传,可见滕王名声多差了。

    先帝年间,他就干过"驱赶为乐"专挑农忙时出去践踏农田打猎"拿弹弓打伤人"把人埋在雪地里"等种种恶行,被先帝屡屡斥责贬至苏州,从都督变成了刺史。

    到了当今登基,他依旧屡出畋游,颇为扰民。皇帝就把他邑户及亲事帐都给削了,贬到了洪州为刺史。

    而他到了洪州后,继续敛财不止,勒索侮弄当地官人,建了大名鼎鼎滕王阁。

    将滕王这些年罪状一一看过来,姜沃之所以说他不是个蠢人,正是因为--

    他这些年犯的事儿越来越轻了!

    滕王李元婴,高祖最幼之子,比当今皇帝还小一岁。虽名分为先帝的弟弟,但其实比二凤皇帝许多儿子还小,先帝对这样一个幼弟,能下死手吗?除了李元婴谋反,便实不能杀了他。

    偏生李元婴骄奢淫逸啥都干,就是不干正事,与当地官员将士多有冲突结仇,何谈谋反。

    于是除了贬他,先帝还真拿他没辙。

    到了当今登基,李元婴辈分是涨了,但他的行为却收敛了些:毕竟侄子做皇帝,跟哥哥做皇帝还不一样的。尤其是这个侄子登基前几年,就因谋反案干掉了一批宗亲。

    于是在皇帝出手,把李元婴的食邑都给削了,并且给他赏赐过一车麻绳后,李元婴的罪行就基本变成了''''勒索官员敛财''''这种经济罪状了。

    而这几年......

    姜沃把按时间线整理的滕王罪名跟媚娘分享,笑道:"自二圣临朝以来,这些年滕王的罪名,多半就只是些半夜非要开城门出去嬉游,亲近倡优等事了。"

    毕竟皇后代政嘛。

    侄子都靠不住,那侄媳妇能靠住?

    要真是罪名犯多了,只怕要凉凉。

    由滕王这些年的"犯罪事实"来看,就知道不是个蠢人。

    于是姜沃在进入江南西道之前,非常''''体贴''''令亲卫给滕王送去了一封《匿名举报信》。

    里面历数滕王本身罪证,又另外加了几条诸如''''逼良为奴''''''''私蓄部曲''''等罪名。

    虽然世家还没有开始诬陷滕王,但姜沃也不劳他们现编,而是直接自己代劳了。

    而滕王在见此''''匿名举报''''后,果不其然,向她发出了请见之信。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