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267 我自东去你西行(正文完) 二更合一……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267 我自东去你西行(正文完) 二更合一……(第2/3页)

下匍匐,皆在帝王允许下起身,皆口诵帝王名号宣誓忠诚。君与臣。君仰望天空,臣低头看着大地。定格成一幅苍古的巨幅。秦朝建立,秦始皇元年拉开了序幕。……登基大典之后,始皇帝的工作还没有完成。接下来几日,他要祭拜先祖陵墓,要巡游秦国各地。而后,他将开启天下巡游,让天底下所有人都知道已经改朝换代。但朱襄并没有打算随行。比起跟随始皇帝到处跑,继续去六国旧地种地,才是朱襄该做的事。雪姬此次没有再与朱襄分开,夫妻二人会同行。始皇帝又把成蟜和扶苏塞给了朱襄和雪姬,说什么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话谁说的?舅父说的。登基大典之后,嬴政突然成熟许多。只一日而已,他好像已经从那个青涩活泼的青年蜕变成了成熟雍容的帝王。虽然他与舅父舅母仍旧很亲近,但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肆意。孩子总会长大。长大后的孩子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向长辈撒娇。他们有自己要走的路。朱襄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雪姬显然还没有。之前嬴政继位成为秦王的时候,朱襄就和雪姬说要做好心理准备。但政儿却还是那个政儿,与之前没有区别。雪姬本以为政儿成为始皇帝后,仍旧还是以前那个被她宠大的孩子,但这次政儿似乎变得成熟了。雪姬在嬴政面前没有露出什么,只在晚上蒙着被子抽泣。孩子长大了,该背起行囊独自行走了,父母总是又骄傲又难过的。雪姬不满:“你就不难过吗?”朱襄道:“还好。政儿还是那个政儿,只是长大了,不是吗?”被朱襄劝慰了许久,雪姬终于缓过劲来,勉强能够接受孩子真的已经长大这件事。这一夜雪姬终于没有哭泣。朱襄在雪姬熟睡后,起身披上衣服,走到了院中。嬴政拎着一坛子酒,正在院落里等着他。朱襄无奈:“多大的人了,还扔石头砸窗户?谁教你的?”嬴政道:“你。”朱襄嫌弃:“绝对不是我。”嬴政晃了晃酒坛子:“那就是蔺伯父。”朱襄道:“肯定是蔺礼!”为了不吵醒雪姬,朱襄与嬴政多走了几步路,走到了庄子养鱼的池塘边。池塘的水还没有化冻。朱襄和嬴政在亭子里生了一堆火,直接把酒坛放在火堆旁温了起来。“为何不让我去安慰舅母?”嬴政不满道,“你就让我看着舅母哭?”嬴政怎么会没发现舅母难过?可他想安慰舅母的时候,舅父却阻止他,让他装作没看到。“雪姬迟早得接受你已经长大,不再是她护着的孩童的事实。这对你、对她都好。”朱襄道,“虽然你会一直敬重她,但她的心态还是得转变。”皇帝不需要一个对他指手画脚的长辈。雪姬的思想是学自朱襄。但朱襄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嬴政要坐稳皇帝的位置,要让秦朝更安稳更长久的存在,所运用的许多国策,与朱襄的理想,与雪姬朴素的道德观,肯定是相违背的。朱襄担心到时候雪姬会心理不适,与政儿起冲突。因为雪姬曾教导政儿,对政儿较为严厉。一旦政儿突破了她的道德底线,雪姬若没有树立政儿已经是皇帝的心理建设,肯定会责怪政儿。朱襄预料到了那一幕,不想让雪姬走到这一步。现在趁着他们与政儿还没有太大思想分歧的时候,朱襄让雪姬逐渐接受政儿已经是皇帝,他们不能再左右政儿的思想,要相信政儿,让政儿自己去走的事实。将来若遇到思想分歧的时候,雪姬……雪姬和自己,才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个事实。嬴政盯着酒坛道:“舅父就这么确定,我一定会走上与你的教导所不同的路?”朱襄笑道:“商鞅的疲民、愚民、虐民之策我读过。虽我又教导你得民心者得天下,但天下资源有限,在满足了平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为了不让他们滋生出会动摇王朝统治的野心,皇帝肯定会兼用商鞅之策。”嬴政一如既往地静静地听着舅父侃侃而谈。“而且天灾是不可能消失的。只要有天灾,就一定有人活不下去。有人活不下去,他们就会反抗。灾民是无辜的,但为了王朝统治的稳固,灾民就是逆贼,需要清除。”“现在虽然大部分土地已经收归秦朝国有,但勋贵分得土地后,会逐渐形成新的世卿贵族。土地兼并会越演越烈,危害平民。但现在能帮皇帝治国的世卿贵族是统治的中坚力量,皇帝不能危害这些人的利益。”朱襄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君是君,民是民。虽民能载舟亦能覆舟,但在没有掀起惊涛骇浪前,君与民也可能有对立的一面。”“政儿,你要建立前无古人,建立让后人也叹为观止的巨大功业。所以你一定会压榨民力。”“开发还在匈奴手中的河套平原,开发满是瘴气蛇虫的百越之地,都需要用大量的人命来填。”“所谓开疆扩土,就是用尸骨来铺地啊。”嬴政给舅父重新斟满了酒。“这是你想做的事,也是你……应该做的事。”朱襄的笑容很是慈祥,“舅父舅母不应该束缚你,更不应该束缚这个时代。”朱襄知道嬴政将是正确的,但他和雪姬毕竟出身庶人,不忍看到与他们一样的庶人成为这个恢宏的时代的地基。后世人只会看到千古功业那一朵璀璨的花,那一颗硕大的果。朱襄和雪姬却是这个时代的人,他们首先看到的是根茎下作为养分的累累尸骸。秦王政统一六国时,他是兴义兵,行义举。秦国比六国都更仁义。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要巩固王朝统治,就需要恩威并施。他的敌人也不再是外敌,而是自己治下的国民。这不是指不想成为秦人的六国旧贵,而是那些不适应秦国统治的普通人,那些遇到天灾人祸而揭竿而起的人。翻开史书,不仅是秦末乱世,就是被称为仁政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永乐盛世,康乾盛世,农民起义也从未断过。因为天灾人祸没有断过,饿死的百姓没有断过。秦国这十几年少有民乱,是因为对比六国,秦人算过得好的。而且秦国有外敌,可以转嫁矛盾。但秦国变成秦朝之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后,这一点就行不通了。至于给秦始皇一张世界地图,让秦始皇把矛盾转移到海外,那更是不可能。汉武帝为了征讨匈奴,晚年汉朝户籍整整减少了一半,差点让汉朝统治崩溃。这还是有文景之治留下的雄厚底子。秦朝就两千万人,要怎么跋山涉海去征伐海外?兵哪来?粮哪来?武器哪来?这么远的距离,又如何联络?历史中的秦始皇不是没有试图转移矛盾,所以他南征百越北伐匈奴,结果是国内矛盾更加激化,根本不是什么能打的地不够。所以朱襄明白,政儿无法转移矛盾,只能一边休养生息,一边镇压国内民乱。“不过政儿,你的压力也别太大。”朱襄语重心长道,“治国必须恩威并施,国人畏威,但也感恩。你放手去做,抚民的事交给舅父舅母。”嬴政终于给自己倒了一碗酒,捧着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喝:“好……好难喝!”嬴政使劲扇舌头:“这什么东西!”“酒。”朱襄疑惑,“政儿你没喝过?”嬴政从怀里摸出一块桂花糕塞进嘴里,冲淡酒味:“……以前舅父舅母不让我喝酒。但酒怎么会这么辣口。”“是烈酒。”朱襄笑道,“喝不惯就别喝了。走,舅父给你做点好吃的。”朱襄站起身。嬴政嫌弃地用酒坛子压灭火焰,把酒坛子留在了原地。舅甥二人提起灯笼,摸黑去厨房偷吃。“对了政儿,你还受前世感情影响吗?”“一直都没影响。舅父,我有个疑问,前世和今生,究竟算不算同一个人。”“哈哈哈,政儿开始思考哲学问题了。”“什么叫哲学?……先别打岔,你还没回答我。”“这个嘛。”朱襄背着手,慢悠悠道,“有人的人格以前世为主,今生的经历会对他的性格造成影响;有人的人格以今生为主,前世的记忆会对他的性格造成影响。这很复杂啊。”嬴政低头看着灯笼:“为何会有差异?”朱襄笑道:“谁知道呢?或许是记忆中承载的感情不同吧。”嬴政沉默。他本想问,舅父是认可前世还是认可今生。但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其实不问,他也知道答案。……“就如我知道我自己选择了今生。你是我前世,但你不是我。”年轻的始皇帝坐在面容沧桑的始皇帝面前,“不过我很好奇,我是你的未来吗?”面容沧桑的始皇帝一如既往地阖着双眸,没有回答。年轻的始皇帝也没想过对方会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