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263 楚王启殉楚 二更合一299w营养液……(第2/3页)
他们都吓破了胆,不知道会给秦军编排什么比现实更神奇的事迹,比秦军实话实说更能吓到人。蒙恬在心中的小本本记下。他在武成君这里学到的最重要的知识,就是为主将者不会着眼于一场战役。主将在开战前就要决定好既定目标,每一场战役都是为了这个目标。这就是全局观。蒙恬仰头看着四十过半,仍旧意气风发的将军,心中充满了向往。我将来也要成为这样的名将!李牧道:“不过我相信熊启,他既然说要投降,还开出了‘勿伤国人’的条件,就是真的想降了。”蒙恬点头。如李牧所料,楚王启在看到溃兵被秦军放走之后,真的率领卿大夫出城投降。他不仅为李牧奉上了降书,还给楚人发布诏令,让他们投降秦国。秦国已经尽取天下,只剩下楚国这少许几块地。秦代周的格局已经形成,楚人再抵抗也不过是徒增伤亡。楚王可以为楚国殉,但楚人不需要。他们可以成为秦人。楚王启又给秦王政写信,希望秦王政能成为一个爱民勤政的贤明君王,成为天下人的明君。“你如果去咸阳,可以富贵终老。”李牧道。他明白自家学生的性格。对韩王、齐王等国君,政儿是捏着鼻子对他们好,迟早会悄悄折腾他们。楚王启这样身上有闪光点的国君,政儿会真的保他一生荣华富贵。楚王启道:“纵观六国,无一位国君殉国。总该有一位国君,让后世人对这个时代的落幕多一分敬意。”他仰头看着楚国的天空:“楚国八百年,末代楚王总该有些气节。”李牧道:“请楚王放心,我会善待你的家人。你的生母还活着,过得很好。”楚王启惊讶地睁大眼睛,然后哭着笑道:“我这一生,唯一愧对的就是亲母。”说完,他朝着西北方向跪下叩拜。而后起身。“武成君,末代楚王愧见祖上,不堪入祖陵。请将寡人葬在春申君身侧。春申君或许不会嫌弃我。”楚王启擦了擦脸上的尘土,系好了头冠,“寡人……我尽力了,春申君应该不会怪我。”李牧道:“当然。若楚王顺利继位,与春申君君臣相宜,或许楚国会成为秦国大患。”楚王启笑道:“这是我这一生听过的最高的评价了。”他取下腰上长剑,叹息道:“此剑为我还是太子时,春申君所赠。”楚王启在群臣的哭泣声中,用春申君所赠宝剑自刎,仰面缓缓躺下。李牧半跪在楚王启身边,深叹一口气,回头令秦军肃穆默哀,为末代楚王送行。“楚王自殉楚国,请楚人勿再抵抗。”李牧对楚国众臣道,“不要辜负楚王牺牲,请诸公去剩余城池劝降。”卿大夫皆哭泣着答应。楚国此刻还不算被灭,但楚国已灭。就算之后有人自称楚王,“末代楚王”这个名号,只会死死地钉在楚王启身上,无人能夺。李牧在想,政儿得知此事后该如何应对?楚王启这一死,会让他在楚人心中地位变得很高啊。……咸阳城在半月后便得到了这个消息。秦王政沉默许久,对张良道:“看看楚王,再看看韩王!”张良“啪”的一声把手书砸在了书案上。秦王政收回视线,继续沉思。半晌,他道:“就给楚王启和春申君建一座祠堂,将他们供奉起来。”张良道:“你不怕他们声望太高?”秦王政道:“他们声望高,才能让楚人对楚国更加离心。若春申君不被赐死,若太子启不被废弃,楚国何至于如此?”张良木着脸道:“楚国的结果还是会如此,只是秦国会打得困难些而已。秦国统一天下的大势不可阻挡。”秦王政道:“当然。”秦王政又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发出一声叹息:“六国君王,仅有楚王启还算有些国君的模样。可惜楚王启竟然不是正常继位,而是被项燕拥立。”张良眼中也露出些悲哀。楚王启这样被将领拥立上位的国君,得位可谓是非常不正了。如果不是楚国有秦国这样的外敌,项燕拥立他当楚王,他楚王的权力肯定会旁落了。楚王启继位的时机也不好。他继位的时候,楚国只剩下淮北那一小块地,几乎灭亡的时间就已经摆在了眼前,完全看不到任何希望。如楚王启自己所说,他去当这个楚王的时候,就是奔着亡国之君去的。如果说公子启从秦国出逃时,那个“楚王”的位置还算吸引人,所以他的选择情有可原。但他从魏国再次前往楚国时,就已经完全和利益无关了。楚王启确实值得敬佩,也值得与春申君一同被供奉祭拜。再看看六国其他国君,一个个天潢贵胄,几乎没有吃过苦,继位十分顺利。就算是赵王偃继位时稍稍起了一些波折,不过几日王位争夺便平息。那些国君被国家国民奉养,却不思回报;楚王启生长于秦国,却愿意为楚国殉死。真是讽刺。“那项燕似乎想拥立个楚国宗室当王,继续与秦国为敌?”秦王政讥笑道,“他还真是折腾,全家都在秦国了,还那么折腾。”张良阿道:“虽然项燕无用了些,但精神可嘉。”秦王政摇头:“精神?什么精神?楚王启以自己的性命让寡人善待楚人,希望楚人不要出现无谓的伤亡。但项燕呢?他捆绑楚人,徒然制造更多的伤亡。楚人是该感谢他,还是该恨他?”张良:“谁知道?我等又不是楚人。”秦王政道:“哦,对,你对韩王现在……”张良抽出剑,狠狠砍掉了秦王政书案的一角,然后把旁边椅子踹倒在地,愤怒转身离开。秦王政叹气,对蒙毅道:“你看他,是不是脾气越来越不好了?”蒙毅:“……”蒙毅本来想一直跟随朱襄。但朱襄担心张良会和政儿起冲突,所以让蒙毅赶紧回去。有蒙毅打圆场,或许政儿和张良不会闹得太厉害。于是蒙毅不情不愿地回到了秦王身边,也成为了秦王的内吏。张良身为韩人,虽是韩非的弟子,要当内吏也得先立下功劳才能服众。蒙毅自祖父起就是秦国重臣,秦王政可以随意提拔他。蒙毅回到咸阳宫后,看见秦王和张良三天两吵,终于明白张良为什么死活不肯来咸阳。他曾经愤怒张良居然轻视秦王。秦王让你当内吏是看得起你,你居然还不满?现在他开始同情张良了。他想起兄长给他写的信。蒙恬在十几年前随朱襄公南下后,常在信中对秦王进行委婉控诉。随着蒙恬逐渐长大,信中控诉越来越少,他都快忘记了。蒙毅因为害羞,不敢去朱襄公身边,没有伴随秦王政长大,所以对秦王政的了解不深。虽然有蒙恬书信给他预警,但他所看到的秦王政,是一个非常成熟且冷酷的人。秦王政还是太子的时候,在咸阳就处理过多起大事。先王处理一些大案的时候,经常是太子政亲自操刀。比如诽谤朱襄公的大案。所以蒙毅心中的秦王政形象,一直很高大很光辉。他实在是没想到,秦王政居然还有这一面。你气跑了张良,对你有什么好处?我们还要张良回来干活啊!“唉,他又跑了,他的事……”秦王政道,“你把文书抱去张家,告诉他兄长,张良又发脾气了,让他兄长劝他好好做事。”蒙毅忍了许久,实在是忍不下去。他仗着自己也是朱襄公的晚辈,对秦王政发起了质疑:“君上,你为何非得惹张良生气?”秦王政理直气壮:“寡人只是和他开个玩笑,是他自己器量小。”蒙毅:“……”蒙毅问道:“君上,你以前也这么对他?”秦王政道:“对!”蒙毅:“君上,你知道张良不肯来咸阳的事吗?”秦王政失声大笑:“哈哈哈哈哈哈。”蒙毅:“……”看来秦王对此心知肚明。他叹了一口气,带着张良该处理的文书和秦王的诏令,去找张良他兄长告状。辛苦你了,张良。……朱襄也很快得知了这件事。他叹了口气,收拾行囊,南下楚国。楚王启虽说要与春申君合葬,但他毕竟是楚王,就算这是他的遗愿,楚国宗室也希望他留在楚地。所以他现在还未成行。而且以朱襄对春申君家人的了解,春申君的家人不一定希望春申君再与楚王扯上关系。即使楚王启并未对不起春申君过。但春申君应当是愿意与楚王启同住一个祠堂的。他身为春申君的友人,帮楚王启达成遗愿的事,是他应该承担的责任。项燕拥立了一个楚国旁系的孩子当楚王。那个孩子一家与楚王血缘已经很偏远,所以没有随楚王去项城。对那一家人而言,大概是飞来横祸了。但项燕此举也是对楚国的忠诚,所以支持他的人很多。李牧仍旧要一处一处地把反抗秦国的势力一一拔除。楚国未能像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