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小知县》 第152章(第2/4页)
让承平国确实吸引人。
    纪炀看着众人迫不及待行驶蒸汽船,他感觉这次肯定还要出故障,毕竟才试航多久。
    但大家太过兴奋,根本不在乎这点危险。
    再说了,这一路上商船频繁,等着路过船只来救就行。
    纪炀还能说什么,只好看着他们跳到船上。
    只是没想到,几日的工夫后,他们竟然把使团队伍给接了回来。
    这使团队伍的人本就胆大,但胆子大到直接坐经常会出故障的船只,让人哭笑不得。
    纪炀他们当然知道使者团在年前就到古博城的消息,本想到他们到年后二月,三月才能到汴京。
    这会泰安四年正月十五就在汴京看到这一行人,心里怎么不感慨。
    他们带着的外乡人更多了,而那些外乡人眼里早就没有丝毫傲慢,这些靠海的国家来的贵族,甚至想亲吻这艘蒸汽船。
    只有一艘,一艘就行!
    他们就能称霸四方!
    当然,除了承平国。
    在这些人眼里,承平国简直是可怕的存在。
    之前听卡里说,只说这里百姓富足,可如此富足吗?
    还有这些轮船跟武器,最近才发展的?
    等这些人去拜见皇上的时候,全都用了最隆重的礼仪,便是对他们的国王,也没有这样诚心诚意跪拜过。
    等看到皇上的年轻,更是让人他们震撼。
    这些人终于看到卡里口中的官员纪炀。
    他们还以为,纪炀肯定跟钱钏海一样,是个长着胡子的官员至少四五十岁。
    没想到这么一看,同样年轻,而且还很俊美,身量还高。
    纪炀朝他们点点头,又看向钱钏海跟俞达,特别是俞达。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他从灌江府带出来的,说是小吏,但一直跟着外乡人卡里,之后跟着使者团去过国外,怎么看怎么沧桑。
    可俞达对纪炀却是满满的感激。
    他家是灌江府的,过年的时候更是回家一趟,家里如今的情况要多好有多好。
    当地官府还很照顾他家,毕竟他可是承平国的使者,更是纪大人手下的人。
    再说,别吃了那么多苦,但他们这一趟十分值得!
    带回来上万本书可不是开玩笑的。
    满朝文武看着带回来的书籍,虽然里面文字看不懂,但书这东西,他们这些官员怎么会不懂其中价值。
    那些外乡人里,自然少不了传教士,当即竟然开始介绍他们的宗教。
    承平国的君臣皆是笑着听他们说话,态度不卑不亢,既然不自大,也不自卑,让这些万里之外的人甚至感受到一丝惶恐,心里更升敬意。
    这些外国人过来,还是跟汴京人长得不一样的外乡人来,汴京城也只是热闹一会。
    甚至还想问一句,是不是又过来修路的,他们都习惯了。
    钱钏海等人,则受着一波又一波的震撼。
    等知道承平国现在有两年五熟的稻子,还有两三熟的麦子。
    均产量一个提高了三百斤,一个提高一百五十斤。
    各种果蔬的培育更是没停过,还因为岭南跟北边的糖产量提高,承平国的糖已经不是那么金贵。
    普通人家都能吃得起,同时还是几个关口最受欢迎的东西之一。
    他们已经已经站不住了,只是出去三四年而已啊!
    看着这些外乡人满嘴糖,承平国的人都习惯了。
    哪个外乡人到这之后,不是先吃糖吃饱。
    不过想想也是,四五年前的时候,他们吃糖也没这么宽裕的。
    等他们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其中一个外乡人,竟然成为承平国狂热分子,不管什么东西,都夸这里的好。
    甚至还想要成为承平国正式百姓,想要这的户籍。
    礼部跟鸿胪寺的人万般无奈。
    在纪炀这,完全当个乐子在听。
    他们的轮船还在试航,从汴京到旧都的轨道在铺设。
    而火车头里的蒸汽机,经过千百次改进,纪炀感觉已经快要到他都不懂的地步了。
    术有专攻,这是好事。
    再说蒸汽机,可不是只能坐轮船跟火车。
    接下来许多机械都能依靠这个强大动力来驱动。
    如今的火车跟轮船只是领个头。
    但领头的作用有多重要,自然不用讲,纪炀自然上心。
    可现在外面书籍回来,领到众人翻译,皇上也交给他,说是只有给他才最放心。
    怎么忽然觉得,皇上开始画大饼了。
    不过纪炀也觉得这些东西重要,带着俞达卡里把上万本书籍分类,再一点点翻译。
    但靠着钱训海等人肯定不够,又从翰林院拨出不少人来学语言。
    这么庞大的翻译工作,需要读书人可不少。
    国子监韩潇那边,自然也被调过去,韩家对书的热爱自不用说。
    他甚至还写信给潞州,让韩家人过来。
    学习未知文化的学问,同样重要。
    不止韩家,许多世家也好奇国外都在学什么,读什么。
    等看到他们的哲学诗跟书画作品时,同样给出公平的评价,如今的承平国,真的是在交流文化,不自卑不自傲,在做平等有效的交流。
    一时间,外国风情的书画倒是风靡一阵,很快又跟本地书画融合,让这些艺术焕发更多有趣的生机。
    而这些同样在全国的报纸京都趣闻刊登,让全国百姓一起来欣赏。
    毕竟各个地方官学的普及,让很多百姓,特别是年轻人,都能接触到文化知识,他们自然有自己的爱好跟品味。
    因为这些事,还引发不少争执,而争执的战场就在这些报纸上。
    这些报纸的质量因为各界讨论,更是提升了一个档次。
    纪炀这会抱回家的,则是医学书籍,他还让俞达翻译的时候,在书上添了一行字。
    这行字看着平平无奇,林婉芸还分析不出来原因。
    可对以后的影响却极为深远。
    那就是,生男生女这件事,是男的问题,跟女人无关。
    这件事只有俞达跟纪炀知道。
    而俞达对纪炀的忠诚,又绝对不会泄露。
    他苦思冥想,想不出来纪大人让添这句话的原因,大人只对他说:“你就写吧,这句话绝对是正确的,你还不信我?”
    这肯定是正确的,是现代医术早就确认过的事。
    他现在虽不能说出原因,却能给个结果。
    俞达又想了许久,难道说,这是大人为了缓解他娘子的压力,所以随便写的?
    这样好像也很正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