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种田养夫子: 2、出气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在古代种田养夫子》 2、出气(第2/2页)

声不好的女子哥儿才会重金请媒婆说亲,就这也说不到什么好人家去。

    这乡下除了管管地里那点庄稼,日子平淡得紧,平日里就是哪家鸡下蛋了、哪家狗打架了也是值得说道几句的事情。

    现下正是吃晌午饭的时候,沈氏那大嗓门一出,左邻右舍有听到动静的妇人纷纷放下碗出来瞧热闹。

    若不是沈氏是个寡妇,有那好事的爷们儿也恨不得跟上听几句。

    宋清见沈氏故意引来邻居也不恼,脸上还是一成不变假笑,暗中也提高了音量,“岳母说的是。乡亲们都知道我是逃难来的白溪村,我才到丰禾镇的时候就曾听闻洲儿名声。众人都夸洲儿聪颖孝顺,打小苦读诗书、通晓经义,好些乡绅老爷家的嫡子都比不上。”

    这话说得不假,“宋清”在镇上吴老爷家做工的时候听工友说过。

    几年前沈父受聘做吴老爷嫡子的教书先生,曾带沈之洲一起去上过课,那嫡子也确实比不上沈之洲,心里却不服气,遂死缠烂打让吴老爷辞了沈父。

    话音一转,宋清接着道:“岳父西去,洲儿本打算给岳父守孝三年。若不是岳母求了王媒人,我宋清怕是娶不到这样好的夫郎了!”

    院子外头几名妇人聚在树下,假意乘凉话家常,实则个个恨不得把耳朵贴到沈家院子里去。

    先是听说什么读书好、乡绅老爷,对读书人和乡绅打心底里的敬畏浮上心头;再听说守孝三年,那可不得了,个个唏嘘不已。

    村里再孝顺的儿郎也没有守孝三年的,最多三个月就是了,更何况是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小哥儿?这要是三年过去可就是老哥儿、不好说亲了!

    这些婶子们忍不到回家,开始相互咬耳朵。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有人声音大得院子里的几人也听得一清二楚。

    “阿洲这孩子我看着长大的,打小真就又聪明又乖巧!”这是刘婶子,就住在沈家斜对门。

    “可不是?我记得刚来我婆家的时候,这孩子小嘴可甜了,见了我一口一个姐姐地叫!”沈家正对门的张升媳妇儿笑得爽朗,她男人是猎户,所以家里条件过得去,人也养得比一般妇人水润得多。

    “谁还不知道沈氏啊?一肚子坏水,我就知道她没安好心,我呸!”这是沈家隔壁的王婶子,话说得颇有些落井下石的味道。

    围在一起的几个妇人都知道王婶子跟沈氏有龃龉,这话不好接,互相笑笑又把注意力放回小院。

    沈氏听了几个妇人的话,脸色一阵青一阵黑,难看得紧,一时说不出什么话。

    宋清见对方语塞,清了清嗓子继续刚才的话题:“岳父是远近闻名的秀才,本身有旱田五亩、水田五亩,考过秀才后官府赏水田十亩,旱田十亩,按大平律法哥儿女子出嫁须有三亩水田、三亩旱田、十亩露田做嫁妆。”

    大平律法:凡良田过二十者,其女及哥儿出嫁,须备水田三亩、旱田三亩,并露田十亩。

    这律法执行不是很严,但村里嫁娶娘家给的嫁妆通常只有二亩旱地,要是遇上抠门的人家,那是一亩三分地都没有。

    大平朝女子哥儿能有此优待,还是多亏了一位开国将军。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