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楼下: 10、两条线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楼上楼下》 10、两条线(第1/2页)

    贺东平此人吧,是个话唠。

    他在舞蹈班一坐就是仨小时,这才满意地喝下最后一口茶说:“今儿就到这了,咱们加个微信,回头多聊天啊。”

    这个聊,大抵都是他在讲。

    但赵旭宁不反感,掏出手机说:“要不一起吃个晚饭?”

    贺东平手往地板一指说:“我约了人。”

    约了宋知音啊,赵旭宁了然道:“那你慢走。”

    贺东平爽快应下,掐着五点到咖啡店说:“走不?”

    宋知音早就准备就绪,拉上门道:“我们估计会到得太早。”

    她高中时有几个格外合得来的朋友,在市区工作的居多,现在隔三差五就聚一聚。

    贺东平心想反正回回都有人迟到,只顾着分享自己刚打听到的事情说:“没想到这么巧,赵旭宁居然就在你店楼上。”

    他不知道两个人之间的那点事,自然无所顾忌地提问。

    宋知音其实不大愿意提的,只说:“新桥又不大。”

    小县城,三步之内都是熟人。

    贺东平想想也是,感慨道:“没想到他居然会真的做老师。”

    看着不像是能耐得下脾气的,教成人估计都窝一肚子火。

    宋知音也没想到,她记得赵旭宁大学时候参加过某个颇有分量的舞蹈比赛,当时一度传言会进娱乐圈。

    不过她说:“要挣钱啊。”

    这倒是,贺东平乐津津道:“年入二三十呢。”

    单位是万。

    其实这个数字谁在门口蹲一下都能算得出来,宋知音道:“现在家长都舍得花钱。”

    新桥虽说是个县城,富裕的人倒是不少,逮着个常规水准以上的课外班就使劲报。

    贺东平的话题由此转移,说起家里哪位亲戚刚斥巨资在市里买的学区房,他很是感慨道:“咱们原来上二中,两万块赞助费顶天了。”

    以前是明码标价,现在均价三万买房还得靠摇号。

    宋知音对这些不关注,但是说:“这种学位能租吗?”

    贺东平虽然在职专教书,但也算半个系统里的人,对这些门清说:“不行,得转户口。”

    又道:“第一梯队是跟父母,二梯队是爷爷奶奶。”

    宋知音咂舌道:“平江现在都成这样了?”

    因为本市的教育水平是省内有名的倒数,她还以为情况不像一线那么紧张。

    趁着红绿灯停下来的功夫,贺东平扭过头说:“新桥肯定也有学区房。”

    什么学区?县里中学的升学率可是这么多年都没进步,风评烂得大家不屑一顾。

    宋知音道:“怎么可能。”

    贺东平铿锵道:“你别不信,你们县第三小学刚升的市直属。”

    直属了能咋的?宋知音不大懂这些。

    她记得自己小时候是背着包就去报名,连上不起小学到的都没听说过,更别提上不了的。

    贺东平看她的表情很不以为然,说:“你要是出生在现在,也做不了学霸。”

    宋知音自打没上清北,就很少提从前的辉煌。

    她其实有一阵子老以为板上钉钉,连专业都看好了,后来高考成绩一出来,很是失落过几天。

    因此她现在对学霸这俩字,是连连摇头说:“我才不是。”

    谦虚,贺东平道:“那我们学渣怎么办。”

    宋知音看他一眼说:“靠乐观吧。”

    贺东平恰好具备这个优点,话题一转说:“其实成绩有时候也不一定,你看赵旭宁不也挺好的。”

    宋知音险些心梗,心想好不容易把话题岔开,他怎么又绕回来。

    她道:“人家成绩不差的好吗。”

    贺东平心想自己跟赵旭宁才是初中同班过,怎么反而她铿锵有力的。

    他狐疑道:“你怎么知道?”

    宋知音拽着安全带说:“师大艺术生的综合分也收很高,我表妹刚考完。”

    这样的吗?贺东平的八卦雷达全开。

    不过他的好打听不是刺探隐私,忽略这点细微的端倪说:“能考上都挺不容易的。”

    宋知音心想是挺不容易的,高三那年赵旭宁瘦得跟火柴差不多,到最后也没有考上心仪的院校。

    她道:“对了,你妹录取结果出来没有?”

    提起妹妹,贺东平哪里还顾得上别人,一个劲地倒苦水。

    直到开饭,才堵住他的嘴。

    晚上是高中同学的小范围聚会,有男有女五个人,没有人嘴巴是闲着的。

    宋知音就着八卦,吃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猛地听见“赵旭宁”三个字,很想搁下筷子走人。

    但提起的贺东平仍旧是喜笑颜开说:“帅哥没长残,陈新梅,给你介绍一下怎么样?”

    陈新梅咬着鸡翅,看一眼照片说:“这不赵旭宁嘛。”

    宋知音不由自主抬起头说:“你初中不是在附中读的吗?”

    怎么赵旭宁的名气都传到别的学校去。

    陈新梅丢掉鸡骨头道:“我们俩一个文补机构的。”

    她当年学的是美术,这样一讲就合理起来。

    宋知音心想好像人人都同赵旭宁有缘分,除开她以外。

    不过平江本来就是小城市,上下几届的学生们总是人不熟脸也熟,因此很快有另外的人道:“我们还一块打过球呢,他一上场,女生就老偷看。”

    没办法,帅哥总是稀少。

    宋知音当年就看过,没敢大声地喊加油,连眼神也要装作不经意。

    世上的暗恋故事嘛,总是大同小异。

    聚会这种东西也差不多,大家吃完饭转战咖啡店接着聊。

    这个年纪,被催婚是第一,添置家当就是第二。

    也不知道谁起头聊到房价,问道:“知音,你们那个小区怎么样?”

    宋知音在市里有房,是刚成年的时候父母以她的名义买的,贷款还没还完。

    她工作之后本来打算自己还,不过她妈不让,因此虽说是她的,她其实状况也不大清楚,说:“好像还可以。”

    得,没什么参考价值。

    大家叽里呱啦聊起别的来,倒是宋知音回家后多问道:“妈,小花园的贷款还差多少?”

    这些事每个月都是郭慧在操心,她道:“还有四年。”

    又说:“反正年底我肯定要给你还掉的。”

    宋知音道:“这么急做什么。”

    郭慧语重心长说:“早点还你没压力。”

    又道:“嫁妆哪有贷款的。”

    得,真是条条大路,她都能给绕到结婚上。

    宋知音刚升起的那点感动烟消云散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