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成了大佬(科举): 1、输了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全家都成了大佬(科举)》 1、输了(第2/2页)

代女子贤良淑德,讲究以夫为天,也习惯了十六岁嫁人生孩子,自己拖延圆房会不会让她误会伤心?

    她哭起来的样子很好看,但不要哭了。

    “夫君想是还不认得我,我原来叫向玉清……”

    陆小禾一边整理思路,一边慢慢说着,把自己的来历、真假千金、冲喜之事说了一遍,一边还不忘观察宋云棠的表情。

    似乎并不惊讶。

    难道是迷迷糊糊中听到了?

    她庆幸自己没觉得对方快死了,就在他床前发泄一般的抱怨、说些乱七八糟的事。

    宋云棠却是松了口气。

    他差点忘了,自己穿过来,虽死劫已过,头脑也慢慢清明似是风寒好了,却是大病初愈之身,谁会丧心病狂逼着一个病人圆房啊?

    不圆房就好。

    一想到这两个字,脑海中那句“三年起步最高死刑”的字眼就越发鲜艳。

    他可能、大概率、也许是起不来的。

    “既然我们已经成亲,那从前种种就让它随风散去吧,我们两口子好好过。”

    宋云棠承诺道,

    “你冲喜救我,我总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陆小禾眼睛一亮,比起别人更浅一些的琥珀色眸子里是纯然的欢喜,“夫君真好,我本以为夫君与那位青梅竹马,夫君会怨居然是我嫁了进来,是我让夫君失望了。”

    心中却想着,没错赶紧好起来,去考举人考进士。

    然而宋云棠看着小姑娘的欢喜,莫名想叹气。

    真傻。

    怕是自知晓两人亲事后,便把一颗心都放在了原主身上,于是他不过承诺一句不会让她受委屈,就如此感动,这也太好骗了吧。

    还有这门亲事本就是陆小禾她爹救了原主爷爷才有的,两人各自归位,亲事自然也是她与原主的,又有她什么错?

    “当然不会怨你,你是无辜的,她一心谋求富贵去了,我若因此迁怒你,才是混账。”

    宋云棠说得很真心。

    陆小禾却是心中一沉。

    这个夫君,似乎也有些读书人的清高,不喜富贵铜臭。

    虽然因为向玉清处处针对她,联合侯夫人逼得她不得不离开侯府来寻出路,但对方知晓真相后果断认回去这一点,她还是认可的。

    能做侯府千金,为什么要做小家农女?

    她愿意认命,不过是别无选择,再加上看重宋云棠前程,心中有着更大的野心,才会忍受这日子的清苦罢了。

    看来自己以后要藏着些。

    强打精神说了话,见过了这辈子的老婆,宋云棠便疲倦的闭上了眼睛,

    “我再歇会儿,你自便。”

    却没注意到陆小禾的表情瞬间变了。

    她手指颤抖,小心的放到宋云棠鼻息,感觉到温热的呼吸这才松了口气。

    还好,不是回光返照。

    她轻手轻脚的出门,“娘,夫君醒了。”

    宋云棠在床上躺足了三天,又修养了快半个月,才终于被沈大夫断定已经大好不用吃药,期间自然也陆陆续续见过了原主的家人。

    不再是记忆中因一直在读书科举,跟家人甚至没有和同窗、师长相处得多以至于单薄之极的印象。

    宋家的大家长是宋木匠与宋王氏,都是勤劳朴实之人,宋木匠会比较复杂的纹样,十里八乡讲究一点的人家娶妻嫁女置办家什都喜欢找他,还常常被镇上的人请去,宋王氏则会绣花,能补贴家里,所以夫妻两个勤勤恳恳,很是攒下了不少钱。

    后来生下了四子两女。

    长房宋德锯娶妻宋田氏,生了原主和三娘,二房宋德刨娶妻宋郭氏,生二娘与四郎五郎这对双生子,三房宋德尺娶妻宋吴氏,生了六娘与七郎。

    至于四子宋得墨,现在才十岁。

    两个女儿都已出嫁,过得也算美满,直到宋木匠举家之力送原主去读书。

    虽然原主很争气,十五岁就连过县试、府试、院试,考中小三元,但读书考科举对古代农家来说真的耗费太大了。

    更别提原主还进了白鹿书院。

    哪怕有廪生的银子以及书院的补贴,这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

    而这半个月,原主娶妻、看大夫、吃药又是一笔花费。

    思及上午宋木匠问他,既然病已经好了,什么时候去白鹿书院读书?

    宋云棠就想摇头,读什么书,这宋家都快被读书治病给拖垮了,卖了林木、卖了家禽加一半的地,还欠了外债。

    若此去科举,能立刻考上举人,他也就去了。

    但不行。

    所以还是先把日子过起来吧。

    他可做不出那种父母病重,姐妹打工还要求去读研究生的事。

    宋云棠准备一边在家里休养,一边先开个私塾赚钱。

    毕竟也需要时间适应原主的记忆、字体以及一些习惯。

    相比和原主熟稔的同窗,反倒是家人更不易发觉。

    因为他自六岁就离开家住进了私塾,待在家中时间太短了,随着他考中秀才,连父母对他都有些敬畏了。

    只是要如何说服宋家人?

    以及解释为嘛不去科举?

    在书中原主参加了此次乡试,中了举人,可见有这个资质,结果家里这穷苦条件,他居然不去考,这安得什么心?

    白鹿书院那边可以借口身体不好,家里总不能装病吧?

    愁啊。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