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种: 第530章 ?没错,这就是天理的意志!(求订阅,求月票)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宋有种》 第530章 ?没错,这就是天理的意志!(求订阅,求月票)(第1/2页)

    “哼!”
    面对赵椅的威胁,赵谌的回应,就是一声冷哼。
    “‘南帝出、天理兴’乃是天降祥瑞,官家要追究,那就尽管放马过来,孤家自有天理庇佑,还怕了他不成?”
    赵谌的强硬态度一出,坐在旁边的赵桓眉头一下就皱起来了——这话听着不就是老三“天选之人”的翻版吗?而且这神态举止,分明就是一个小一号的赵楷啊!
    这儿子到底是谁的?
    赵椅也觉得赵谌有点像赵楷了长得不是很像,但是发起脾气来完全就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看来大哥的幞头还是有点绿啊!
    不过“赵椅子”也不会被赵谌给唬住,他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他是个海军嘛!),还能怕了赵谌这个小辈?
    “大王既言天理天命,那么大王可知自己的天命是什么吗?”
    赵谌也不装了,而是厉声道“孤家的天命,当然是成为天南之帝!”
    他现在已经不想北伐中原了打不过啊!
    但是征服天南,开创一个天南帝业,还是很有可能的。
    这应该就是他的天命一定是的!
    赵椅笑道“天者,天下也!两广早在秦汉便是天下之地,而非天下之南。大王若有天命,也不在两广,而在两广之南!只要大王将两广之地奉还朝廷,让官家封你当个天南儿皇帝或是南帝,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事儿有先例啊!
    耶律延禧不就是儿皇帝?
    所以在赵楷的“普天之下”,皇帝并不是唯一的,而是可以封儿皇帝的。
    另外,西唐的李仁孝也关起门来称大唐皇帝,而赵楷也睁一眼闭一眼只要西唐向大宋称臣,并且支持儒廷的教化事业就可以了。
    赵桓听了弟弟的话,帽子都气绿了赵谌当了赵楷的儿皇帝,这算什么?认回亲爹了?
    赵谌眉头深皱,“可是广东是天南之父,广西乃天南之母如今天南三府如同幼儿,怎可没有父母照看喂养?”
    赵椅笑道“南帝事业,现在虽然弱小,但将来一定会蓬勃壮丽如此事业,怎么能一直如幼儿般由爹娘看着?况且广南两路之地并非天南,如果一直由大王领有,将来南北必有一战!而大王之兵怎么打得过官家的天兵?如果战败而失两广,大王还能开创南帝事业吗?不如趁现在天意还在大王这里,发天理之兵,大举南进,一战奠定南帝事业!”
    “天意?”赵谌有点不大明白。
    赵椅道“现在金贼余孽夺国罗马,西方罗马国一字并肩王万里来投这就是天意!望大王顺天行事,为天拓边!”
    这是哪门子天意?赵谌眉头紧皱,看着赵椅,见对方面带微笑,似乎成竹在胸,变虚心提问“二十六叔有何锦囊妙计,还请相告,来日若真得了南帝事业,必不忘二十六叔之助。”
    赵椅道“天意就是天子之意!顺天意而行,天子必会相助金贼复兴于罗马,来日许会泛西洋而来,大王如能为天下把守西洋之口,还怕没有天助吗?大王想要什么,尽管开口就是!”
    对啊!赵谌恍然大悟,这天意不就是天子的意思吗?而罗马为金贼所夺,不就是南越国夺取整个西洋海口的良机吗?现在下手是防备金贼东侵虽然理由看着牵强,但是只要能说服大宋国内就行了。
    只要大宋国内肯支持赵谌的“南帝事业”,赵谌还怕不能成功吗?
    想到这里,赵谌冲着赵椅欠了欠身,“小侄多谢二十六叔提醒来日事成,必不相忘!”
    广州城内,南越王宫,大殿之中,群臣聚集,赵家父子,高高在上。
    一场关系南帝事业成
    败和南越王国存亡的朝议,正在进行当中。
    赵椅的来意,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虽然赵楷并没有要求南越王国立即交出两广地盘,但是大家伙都知道,南越王国盘踞两广的日子已经不长了,必须得加快南进的步伐了。
    南方的地盘当然是够大的,甭说是南越王国和天南儒宗的几十万追随者,就算再多十倍,也足够能容下。但是南方的地盘大多蛮荒,而且还是瘴痢之地。这几年南下去开拓教化三府的“
    粗儒”和屯田军户之中,就有四分之一以上染病而亡了!
    南越王国和天南儒宗的南进速度,也因为军户和“粗儒”的病死率过高,而大大放慢了。
    不过这两年,南越王廷也发现了一些南方瘴痢的特点了。大致上就是熟地疫病较少;海边港口城市疫病最轻,内陆山林地区的疫病最重;南人(两广人)抗病较北人更强;不直接参加生产的“粗儒”和军团长官的染病率则比南人更低;通过战争抢夺土地付出的伤亡比自己开辟生地付出的人命代价要低得多。
    也就是说南越王国和天南儒宗想要以比较低的代价开拓天南,就只有去抢,不,是去奉天教化!
    而“奉天教化”这事儿,也得讲究一点手段,不能一味蛮干。因为天南各国虽然兵弱,但架不住他们能往山林里面钻啊!一旦战争向内陆的蛮荒之地蔓延,那战争就会打个没完,代价也会越打越高。
    总之,这南帝事业,是极为不易的!不仅是投入多少人力物力的问题,还是能不能投入大量精力进行运作的事儿靠大宋朝廷的粗放型投入,肯定是难以成功的。
    只有赵谌和天南儒宗的慢工细活、持之以恒,才有可能成功。
    但是之前几年的慢工细活进展太缓,也许得搞个几十年才能把天南教化三府开发出来,北方的那位天子怎么等得急?
    可是要大举南下
    赵谌这个时候已经把众人的神色表情都收入眼底了,然后就是几声大笑“哈哈哈诸卿勿忧,此乃天意也!天意欲使我等速成,我等当顺应天意,大举南下!”
    “陛下,”南越左相吕本中出班奏道,“如果天南三府倒是有点基础了,但是产出依旧有限,难以供应数十万国人。若要大举南下,当如何供给数十万人的粮米?”
    现在耿南仲、李纲这批老臣都死的死、隐的隐,南越国的朝臣都是赵谌的人了,赵谌的老师吕本中则成了群臣之首的左相。
    另外,赵桓的“废武用文”路线,也被赵谌完全抛弃所谓的“废武用文”其实就是完全依靠吏治而废除封建,这一套在经济发达,民众文化水平较高的东南是可行的。
    但是在两广、天南,那是完全行不通的。两广、天南的经济支不起一个庞大的吏治国家,推行封建就必然的。
    在所谓的教化三府之下,就存在着大量的“封建堡垒”,真正有赵谌派出的官员管理的,仅仅是三府的主城。
    赵谌笑道“我等大举南下,是代天守边,朝廷自然会补给,而且安南都护府也会粮米兵马,所以不必担心没有饭吃。”
    南越国这几年和安南都护府之间关系并不和睦,但是却促使了安南都护府效忠大宋朝廷——安南都护府的西面是云南节度使司,南面、北面是南越国,东面的大海也在南越国海军的控制之下,可谓四面被困。如果不牢牢抱住大宋朝廷的大腿,恐怕转眼就让人给瓜分了。
    所以现在已经没有独立的安南国了,只剩下一个自治的安南都护府。如果赵楷的朝廷下令安南都护府出兵出粮支援赵谌,执掌安南大权的杜英武怎么敢不听话?
    赵谌顿了顿,又道“另外,海上的浡泥国也会顺应天意
    ,支持咱们的。有了安南都护府和浡泥国的粮食,咱们的几十万人一定可以在顺化、奉化、承化三府站稳脚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