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化值清零后反派他又疯了: 15、弃麦种茶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黑化值清零后反派他又疯了》 15、弃麦种茶(第1/2页)

    八月底,府衙田曹手下的吏员提着米胶四处张贴告示,告示无非是关于捉拿罪犯、榜示朝廷国策和州府内重大事宜,无论哪一个都是关乎百姓民生的大事。

    因此府衙大门前的那张告示将贴好,周围百姓瞬间围了上来。

    冲在最前头的壮实汉子略扫了一眼笑着退到后边:“这么多字儿,咱也看不明白。”

    众人听罢笑开了:“不认得你还跑这么前头,也不嫌寒碜。”

    “看到告示着急了些,大伙儿原谅我个。”

    他甫一退下,一个年轻后生便凑到前头去了,他嘟嘟囔囔念了一遍,在一众围观百姓的追问下,解释道:“知府大人说近年来茶商生意好,叫咱们都弃了麦种茶呢!”

    登时便有一个抱着孩子的婶子反驳:“不种麦子吃什么呢,也不知这大老爷是怎么想的......”她看到府衙门内走出来一批带刀的捕快,忙住了嘴。

    这话说到了众人心里,所谓法不责众,围观百姓瞬间炸了锅,纷纷吵嚷起来。

    吏员也知道这事不好办,毕竟秋种的麦子已经下了地,难道还能□□不成?所以贴完了告示便远远躲在一旁,生怕被百姓捉住盘问。

    一个老者挤了上来:“苏大人可有明示要求何时开始耕种?赋税几何?”

    年轻后生道:“今年便开始,便是地里种了也要□□......”

    他还没说完周围的百姓便急地惊呼出声:“这可如何了得,若都种了茶明年的收成和嚼用去哪里寻!”

    老者继续问:“你且继续说,赋税几何?再者,苏大人可有承诺下发百姓明年的口粮?明年青黄不接之际粮食收成少了,价格必定要涨起来,再者现在将茶种下,明年后年方有收成,春秋二时的税赋如何?可能先免去?”

    “地里无粮茶未有收咱们如何能拿出粮来嚼用和纳税,若苏大人真有解决之法,此等利国利民的好事儿咱们也不至于只顾当前眼下。”

    老人说的在理,周围人无不赞同,年轻后生又回身仔细看了一遍,道:“茶同麦税。”

    老者道:“这是好事,茶收成更好却税负更低。”

    年轻后生继续道:“口粮和明年春秋时的赋税未有说明。”

    老者摇摇头,一副不认同的样子,那壮实汉子听懂了缘由压不住心里的火气,大步奔到府门前提起一个吏员便拉了过来,对老者说:“你问他!”

    老者又问了一遍,吏员按照苏东旭交代的那样,对百姓的一应问题都应承下来,只是不写在告示上,怕日后翻腾起来惹出麻烦事儿。

    众人听到承诺都高兴起来,在府门外高呼:“苏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爷!”

    只有老者摇摇头退出人群,这计策分明是苏大人私设,不是国策,所以圣上不会免了汝宁城的赋税,一府百姓众多,苏大人承诺免了赋税难道他愿意自掏腰包填补税缺?

    再说了苏大人又去哪里寻得全城百姓这一年的口粮,他便是再有钱,也填不上这空缺。

    苏大人不仅不肯出面,只留几个吏员在这里空口白牙的承诺,告示上也不肯写出来,一看便是蛊惑于民,水深得很,只是他猜不到是苏大人使此计是为的什么?

    有心说与周围人听,却没人肯听,几个吏员见他神色异常,挥手大声呵斥将他赶走,他无奈地看了眼欢呼的众人,叹一口气走远了。

    ......

    姜德书执笔写好密报,召院外的侍卫甲送回京城大内:“这是我给父皇的家信,一定要送到父皇手里亲启,除了你我万不可经过别人的手。”

    想了想要不要再凶狠点威胁一下,突然反应过来这些侍卫是父皇指派给她的,他只效忠于父皇,便是给他几个胆子也不敢把密报给别人看。

    不过一个人会不会不太安全,她又召了侍卫乙进来:“他保护家书,你保护他。”双重保护,这样就放心多了。

    侍卫甲乙惊诧地看了她一眼,又飞快的看了对方一眼,眼里全是不可置信和......互相嫌弃。

    姜德书没注意到这些,她放心地挥了挥手催人:“你们快去快回,回来我给你们奖励。”

    话刚说完就见侍卫甲乙低着头疾步跑了出去,一副对奖励迫不及待的样子。

    她喊来云香:“今日苏府女眷是不是要去庙里还愿?”

    云香诧异,公主早起便未出院门怎么知道前院的事,答:“正是呢,今儿一早赵大娘子便来通禀过,道早膳用毕便出门,现下应该已经在装点马车了。”

    姜德书忙道:“你快去通报一声,说我也去,就说我未见过民间庙宇,想去看看,顺便给父皇和大梁祈福。”

    云香得了令忙不迭地派人去前院传话,自己着手收拾殿下出门要带的贴身之物。

    姜德书吩咐好一切终于闲下来坐定,初秋的天还不算凉,早膳一早上搁到现在还是温的,她拒绝了云香提出来的换一份,开始吃早膳。

    书里说苏东旭为了不引起民怨谎称会补给明年未收成时的口粮,还点头免了明年的赋税,私自改税赋是不符合律法的,而且他甚至自己都不出面也没有在告示上说明,就是为了以后闹大了好瞒天过海,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可是单纯的百姓敬他是父母官,不信他会毁诺,纷纷点头开始种茶,甚至拔了地里已经种下的麦苗。

    可是转头种下茶的土地就被乡绅收回或者抢走,百姓们去告官,苏东旭却称病不见人,民怨沸腾不能止住的时候他甚至带着一家人出城躲了起来。

    到了第二年苏东旭装作不知情的样子回到汝宁城,不仅不分发承诺的口粮,且入城第一件事便是派田曹去各村落收取税赋。

    逼得百姓活不下去,卖子卖女和买一包毒药毒了全家等等事件层出不穷,苏东旭自然不会理会百姓的死活,他收了百姓拿性命筹集的税赋,又等乡绅采了茶卖了,才慢悠悠的查乡绅毁约收回土地和侵占土地的事。

    最终茶叶卖得的钱财和乡绅的家财都被苏东旭揽进囊中,却谎称钱财都被乡绅挥霍一空实在没办法还之于民,百姓无计可施,却认为这不关苏大人的事,都是乡绅狼心狗肺才将好事变坏事,反而高呼苏东旭为青天大老爷。

    苏东旭转头便用钱财招兵买马,为给太子养蓄私兵。

    百姓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听信了苏东旭的忽悠,再复一年地继续种茶敛财。

    如此两年苏东旭便已经给太子招募不少兵马,助他在第三年秋被废时起兵而反,杀了父皇夺位,后来被已经是镇远军大将的符奚以清君侧之名绞杀。

    此去京城再快的兵马来回也要三日余,万一到时候百姓已经除了麦苗就晚了。

    苏家信奉的庙宇在东南处的山上,会经过各处农庄,她必须要跟着去看看情况,若百姓真的如书里一般被蒙蔽,她得在皇令来之前阻止百姓拔了麦苗。

    苏家女眷在门口等她,她遥遥看见正在往马车上走的苏璃沫。

    苏璃沫此去还愿也是为了沿途观察四处农庄弃麦种茶的实行情况,因为姜德书的突然加入耽误了行程束缚了手脚,心里愤然竟然连端庄守礼的一贯做派都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