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风物有信》 3、第三回(第2/2页)
“遵旨。”
诸事议完,李倜又留了几个臣子,便令诸臣退下,景绍自然在列。李倜对这位长者很有好感,再加上其子景秀统领金吾卫,又是东征高丽的第一新秀,军功卓著。
说了些许不相干的事,李倜侧首对起居郎道:“今日所议之事,你可记得分明?”
“回圣人,记得分毫不差。”
“那便誊抄一份,让大监着人送去长公主府上。”李倜浑不在意此话意味着什么,末了又道:“长公主新喜,这些日子都这般送一份去。”
“是。”
景绍本想劝阻,但又怕伤了他们兄妹和睦,只得住嘴。
一旁的符宝郎冒毕荀还想再劝,给景绍一个眼神拦了回去——毕竟朝中要职多出洛川门下,送不送去,没甚差别。
不多时,东宫太傅弘文馆大学士魏炼捧着几卷书进来。李倜忙起身,以弟子礼相见。
自李倜临危立为皇太弟,便由魏炼亲自授学。及至李倜继位,便加上礼公景绍,一授经史子集,一讲理政心得,尽是肺腑之言。
李倜天资不高,但勤学不辍,夜读达旦,很得文官一脉认可。
这一授一讲,又是两个时辰。
景绍因有要事,先行告退。
李倜命尚膳监送了碗汤饼,陪着魏炼用毕,才将昨夜的课业呈上,道:“夫子,朕若有纰漏错处,还请指正。朕虽驽钝,但也知晓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的。”
魏炼能为帝师,秉性自高洁。然李倜谦和儒雅,确让他老怀大慰。
“圣人言重。”魏炼摊开昨日的课业,一一与他指出不妥之处,详加解释了一番,才道:“圣人假以时日,定如昭宗一般,彪炳史册。”
“先祖风采,孤只奢望可及一二,便心满意足。”李倜面带向往,指着自己的字,自嘲道:“便是这笔烂字,也不过可称工整而已。如何可与先祖丹青留史相提?羞煞也!”
初,帝甚勤勉,于长公主言听计从。
——《唐书》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