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储君拯救计划[快穿]》 18、舆论(第1/2页)
严二是一名户部小吏,没有品阶,平时就在户部做些杂事。
但这次严二被户部侍郎邬大人委以重任,甚至还见到了太子!
连太子的面都见过了,他感觉这应该是自己的人生巅峰了。
想起邬大人承诺的职位,严二心中就充满了干劲。
“这个人发烧了!”
严二模糊中只听见这一句,就下意识地往外跑。
跑了几步之后才反应过来,他可是被太子亲自认证过的“人才”,此时正是发挥作用的好时机。
于是严二停下来,对着往外跑的灾民们大喊:“大家不要慌!城里的大夫们说了,只要小心点,就不会被传染。”
严二把这句话喊了好几遍,才有人冷静下来不再混乱。
严二也不知道传不传染,但是太子殿下告诉他,碰见这种疫病,最好用干净的棉布捂住口鼻。
既然太子殿下这么说了,那就一定是对的。
严二在半路上就脱离了大部队,一路上不停歇才赶到凌州,这几天为了混进灾民群里,更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
没有干净的棉布,严二就把贴身的衣物撕了一角下来绑在脸上,捂住口鼻,然后靠近发烧的人。
其他人也有样学样,但还是不敢往前走。
严二也害怕,但是为了完成太子交办的任务,只能豁出去了。
他用手贴了贴这人的额头,确实有些发烫,旁边一个女子像是吓傻了,一动也不动。
“你是他的妻子?”
女子愣愣点头。
“那就好,从身上撕块干净的布,像我一样,然后,搭把手……”
严二和女子费力地将发烧的人抬进不远处城中大夫开设的药庐,其他人远远地缀在后面,对严二既惧且敬。
经此一事后,严二在灾民中颇有声望,大家也都愿意听他说上一两句话。
太子殿下曾说,“舆论”是把杀人不见血的利剑,所以只能由自己人掌握。
严二不太懂太子殿下口中的“舆论”,但还是一丝不苟地按照邬大人的计划,逐步取得灾民的信任。
就在严二到的第二天,城门外粥棚里的粥米肉眼可见地稀,几乎能数清米粒。
饿了一天一夜全靠这碗粥活命的灾民不干了,叹息声哭喊声不绝于耳,有人去问发放米粥的人,问他是不是把粮食贪墨了。
放粥的人一叠声地说没有,气氛有些压抑。
但大家宁愿相信粮食是被人给贪了,也不想相信粮食快没有了。
只要进城,进城就有粮食了。
灾民慢慢地向城门口涌去,士兵们有些紧张,握着□□的手微微出汗。
关键时刻,严二站了出来大喊:“乡亲们,看看这个城墙,城内百姓的生活也不好过,你看看这些士兵,有的比你们还要瘦弱,他们也吃不饱啊!”
有人大喊:“他们可是官老爷,怎么可能吃不饱!”
士兵苦着脸:“我今天就喝了一碗粥,到现在也没吃东西。”
严二挤到人群前面,问那小兵:“听说知府衙门都被水淹了,可是真的?”
士兵点点头,这在凌州城并不是什么秘密,只不过城外的灾民除了自身,很少关注别的罢了。
人群窃窃私语,有的信有的则不信。
刚才能聚集那么多人进城,现在被打断,反应过来的人升起一阵后怕,不住后退,人一少,剩下的人也没有什么勇气了。
一场风波就此消弭于无形。
虽然一碗粥清晰得能倒映出人影,但总比没吃的好。
因为严二居然知道知府衙门被淹这样的大事,大家都觉得他是个大人物,不自觉地就围在他身边。
严二一脸沉重:“你们刚才太冲动了。”
围着的人互相看看,有些不服气:“我们就想进城看看有没有粮食了……”
在严二不赞同的眼神下,那人语气逐渐低了下去。
“你们也不想想,这都多少天了,我们又有多少人,再不节省点就要喝西北风了。”
围着的人越来越多,大家想起刚开始浓稠的粥米,忍不住点点头。
“知府大人还是很好的。”
“是啊,要不是大人,我们一家老小也不知道在哪……”
“大人是好人啊……”
“我们确实不应该……”
“愚蠢!你们怎么知道那些当官的在城里是不是吃香的喝辣的。”
大家的思想又有些松动,严二看向圈外站着的人,和周围人毫无分别的打扮,但却没有灾民那种萎靡的精气神。
严二本就是小吏,见多了各式各样的人,所以练就了一身看人的本领。
眼前的这个人看似和周围人一模一样,但严二却发现,这个人眼神中隐藏着一丝傲气。
他傲气什么呢,明明和这些灾民一样,衣衫破旧,皮肤上站着泥巴,杂乱的头发上沾着杂草。
严二感觉到这个人有很大问题,于是就笑着去揽那人的肩膀:“这位兄弟是哪个村的,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
这话自然是诈他的,他自己也不是凌州的人,更无从谈起认识。
但严二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他就是这里的人,附近几个村的人他都认识。
那人果然神色有些慌乱,只是嘴硬地说:“我以前不常在家,所以你不认识。”
“相逢即是有缘,不知兄弟贵姓啊。”
“严。”那人下意识地回答。
“原来是本家啊,说不定我们还是一本家谱里的呢。”
严二亲热地搂着他,一副好兄弟的模样。
那人浑身不自在,挣脱了严二。
看着那人离去的背影,严二留了个心眼,随便找了个借口,就跟着去了。
城中知府派人在一处高地搭建了一整片遮风挡雨的地方,让灾民们有地方可以休息。
严二就跟着这个奇怪的人来到其中一个棚子,记住地方后才离开。
虽然严二跟灾民推心置腹地谈了许多,那个姓严的人一句话还是在大家心里留下了痕迹。
下午,天气阴阴的,像是要下雨的样子,大家都准备回棚子避雨。
这时,严二发现,从城里出来一拨人,领头的年纪不大,却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气场,明明穿着粗布衣服,却依旧难掩芝兰玉树的光辉。
严二眼睛一亮,猜测是江州知府贺高远。
说起这个贺高远,京都中人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这个小吏自然也是听过这位世家公子传奇的。
严二想把上午那句话的影响降到最低,眼下机会不就来了。
于是严二招呼了几个身边的灾民,跑到贺高远的身边。
“大人,你们这是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