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追妻风烟起: 141-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太子追妻风烟起》 141-150(第11/29页)


    有道是,怕什么来什么。

    梁王封逸在得到圣上驾崩的消息之后,当即在荆州宣称,他认为圣上离世得蹊跷,定是被贼人所害。梁王号召各路王侯一同举兵去往上京城,清君侧!

    而除了梁王侧妃林妙的父亲,扬州刺史林辉之外,无人响应梁王司马昭之心般的号召。

    谁人不明白,梁王清君侧是假,夺皇权才是真。打着这个冠冕堂皇的旗号,不过是掩盖权斗的遮羞布罢了。

    当然,益州萧太后再一次表达了她的存在感。

    萧太后发出文书,告知大夏各州,她对圣上的突然驾崩很是痛心又遗憾,她虽说被困在益州无能为力,但她代表益州绝对支持梁王前去上京城查明真相。

    梁王封逸自到了荆州之后,他以助平南伯守卫南境的名义,大肆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实力。

    而梁王募兵的银钱来源,却是来自梁王妃左相府嫡次女王静妍的义父,扬州富商于家的于生海。

    梁王带着仓促募来的二十万兵马,汇通扬州刺史林辉的五万人马,总共二十五万兵力,声势浩大地开往上京城——

    梁王的动作又让整个大夏震了三震。

    大夏,是要乱了!

    粮价开始猛涨,富户都举家往深山里搬迁。

    上京城中,皇后对梁王大逆不道的行为震怒,当即发文书于以斥责,并勒令梁王和扬州刺史即刻带兵返回属地。

    但开弓哪有回头箭,这场打着清君侧名义的叛乱,就此拉开了序幕。

    谁又知道梁王口中的清君侧,要肃清的人里面,首当其冲的会不会就是当今皇后呢?

    而这一变故让岭南的平南伯就只能张口骂娘了。

    在梁王带兵离开荆州的第二日,南疆就对大夏宣布开战。

    平南伯的兵力本就由世子顾君彦带走一部分防守益州,应对南疆的猛烈攻势频频吃力,只能拖着时间尽量将南疆大军控制在岭南境内,但大夏南部边线还是被敌方不断推进。

    看来,南疆人这是想要趁机将大夏咬下一块肉来——

    豫州晋王府,晋王封羡在收到梁王派人送来的信件之后,默坐了一夜。

    翌日清晨,晋王妃谢箐亲自熬煮了一盅清粥,端到封羡的书房。

    谢箐端着托盘进入书房后,看了一眼书案后眼下有些青乌的夫君封羡,她转身关上房门,缓步走至书案前,将手中的粥轻轻放下,而后瞥了一眼此刻书案之上那张已被折叠看不清内容的信笺。

    梁王举兵上京的事在大夏闹得沸沸扬扬,谢箐又如何能不清楚。而昨夜谢箐也已得知,梁王派人送信来了豫州晋王府。

    谢箐大约能猜到梁王的信中会写着什么,左右不过劝说晋王一同举兵前去上京罢了。

    谢箐以一个出身尴尬的侯府私生女的身份,被赐婚为皇子侧妃,后又改为晋王正妃,她已别无所求,也断没有还想要夫君晋王争夺大位的妄念。

    如今谢箐只想以晋王妃的身份,平顺地过完此生,不想再多生出波折。

    谢箐将思索了一晚上的话在脑中又转了几遍,向封羡轻声开口:

    “王爷,请容妾身斗胆谏言。”

    “梁王此番上京,名为清君侧,但实际应是为了夺取大位。”

    “此次太子只是失踪,北境并没有传回太子已然出事的确凿消息。依妾身在上京城所见,太子同太子妃的势力均深不可测。若太子能平安归京,那上京城中必定会掀起腥风血雨。”

    “妾身以为,乱世,当以自保为上。若无十足的把握,万不可轻举妄动。”

    谢箐说完这番话,便眉头紧蹙看着封羡,似是在等着封羡做出最终的决定,关系着他们命运的决定。

    封羡掀眸,神色淡淡地看了谢箐一眼。

    从前他对谢箐这个永定侯府的私生女并无太多印象,但这个女人在嫁入他晋王府后,却屡次让他刮目相看。

    谢箐行事落落大方,没有出身尴尬的私生女本可能有的局促和小家子气。她操持府中大小事宜很有一套,封羡不止一次听见府中上下包括他的亲信在背地里称赞王妃。

    而今日,谢箐竟然在大局上,还能有这般见识。

    封羡不得不感慨,谢箐虽说是私生女,但也是永定侯按嫡女的规矩教养出来的女儿,他此时才感觉到,也许娶了谢箐,于他也真的不算太吃亏。

    谢箐方才所言,正是封羡所考虑的,不过,封羡的忧虑,还远不止这些。

    藩王属地,包括刺史府,能召集的不过几万兵力,而梁王动不动就拉着号称二十万的军队开往上京城。

    梁王不顾南疆犯境,依然头也不回地上京,这不难让人猜想,当初梁王自请前去荆州平南境异动,是早就做好了在荆州举兵谋事的准备。

    荆州和扬州毗邻,当初上京城中林妙同梁王的“偶遇”,乃至他们二人之后火速的“情投意合”,恐怕都是梁王蓄谋已久的举动,就是为了拉拢扬州刺史林辉。

    如果自己同梁王一同进京,就算真能成事,梁王自己有兵,关内侯又是梁王舅父,梁王在朝中有左相这个岳丈支持,坐上大位的也只会是梁王,而不会是自己。

    现在看来,梁王心思深沉,谋划已久。他若坐上大位,首先就会除掉作为同样有资格继位的自己。

    谢箐说的不错,太子不一定会出事。一旦太子带人杀回上京,不论是谁对上太子,都没有绝对的胜算。更何况,太子背后还有秦烟的势力,以及平西军。

    那么,自己还不如赌上一把。

    这次就压太子,也只能压太子,恐还能有一线生机——

    徐州,关内侯府议事厅。

    关内侯将梁王的信件递给坐在下首的韩霜凌,而后拧眉沉思。

    韩霜凌接过信笺,快速阅览过后,冷笑一声开口:

    “梁王是要夺权。”

    “平西军、朔北军、平南伯、太子和太子妃皆在边境对敌,他梁王这个时候举兵进京,以图皇位,可真不是个东西。”

    关内侯韩世彦有些无奈地看了一眼女儿韩霜凌,开口道:

    “霜凌,慎言。”

    韩霜凌将信笺随意地放到一旁的边桌上,靠向椅背,向上首的父亲韩世彦笑道:

    “父亲是觉得梁王能成事?”

    “怎么女儿倒是有种预感,太子和太子妃定会平安回京呢。”

    关内侯依然眉头紧锁,他此刻的心情不算轻松。

    梁王的来信里称,希望关内侯作为梁王的舅父能对他全力支持。

    梁王若成,他韩世彦则是国舅;但梁王若败,他整个关内侯府可能会被扣上谋逆的重罪。

    关内侯韩世彦对韩霜凌皱眉道:

    “事关重大,此次关内侯府绝对不能站错队。”

    韩霜凌看着父亲韩世彦的方向道:

    “父亲要带兵防着东夷和高丽,断不能离开徐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