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追妻风烟起: 131-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太子追妻风烟起》 131-140(第21/24页)

人给他满了一杯,他端起酒盏,仰头一饮而尽。

    酒液入口,顺着喉咙迅速滚下,贺霄却瞬间双眸圆睁。

    他两手捂住剧痛的肚腹,当即倒地,口中鲜血一股股涌出,惊得屋中那名下人急退几步。

    下人很快从惊吓中回过神来,大声呼救:

    “快来人,快来人!”

    而贺霄倒地后,抽搐了没几下,便瞪着双眼,含恨而终。

    毫无疑问,被添进那酒里的,定是剧毒——

    兵部尚书贺府给才出生的小少爷办满月酒当夜,贺大公子贺霄中毒身亡。

    上京城中众人无一不是既震惊又唏嘘。

    有人说这满月酒的日子没挑好。

    也有人说这位新出生的贺府小公子八字太硬,克了自己的父亲。

    而兵部尚书贺严明在心痛不已后,最终还是报了官。

    这里就不得不说说现在上京城中的这任京兆尹,晋王封羡。

    这位晋王似乎是在京兆尹这个位置上坐上瘾了,这几个月还一连翻出好几桩陈年未解的悬案,还真让他给破了。

    其实,如今京兆府有这个情形也不奇怪,晋王封羡以他皇室成员的身份,给查案增添了不少常人无法得到的便利。

    连翻几个冤案之后,晋王封羡也的确让朝中上下刮目相看。

    而贺霄中毒一案,也很快就有了眉目。

    下毒的主使竟是贺霄的正妻,原秦右相府的二小姐,秦念。

    秦念办这个事本就不高明,处处是马脚,被拿住时秦念似乎还有些疯魔,口中直念着:

    “贺霄该死,贺霄该死……”

    秦念被拿入京兆府后,由于认证物证确凿,很快就结了案。

    兵部尚书贺严明时刻盯着案件进展,封羡也不能堂而皇之地包庇表妹秦念。

    秦念以剧毒谋杀亲夫,手段残忍,定于今年秋后问斩。

    晋王封羡对这个结果很是叹惋。

    秦念是他的表妹,曾经还是他母妃中意的皇子妃。

    母妃、秦夫人宋氏和外祖母接连离世,舅父秦文正辞官归乡,表妹秦念被定了死罪等候行刑……

    回想一年之前,那时……

    不过才一年,竟像有时过境迁之感——

    秦念谋杀亲夫!

    这个消息又让上京城各大酒楼茶肆炸开了锅。

    京兆府大牢。

    秦念逐渐从恍惚魔怔中清醒,她此刻才因自己被定下死罪而惧怕地全身冰冷。

    她抱着胳膊蜷缩在污脏的角落颤抖了片刻,而后突然起身,跌跌撞撞地冲向牢门,放声大喊:

    “放我出去,我要见太子妃,我要见太子妃秦烟,秦烟是我姐姐,太子妃是我亲姐姐,让我姐姐救我,让……啊……”

    回应秦念的是牢头泼来的一盆冷水。

    秦念又跌回那个角落,抱着胳膊瑟缩得全身颤抖,嘴里一直含糊地喃喃自语:

    “太子妃是我姐姐,秦烟是我姐姐,救我,救我……”——

    而同一时间,远在大夏西南的益州王府。

    益州王叶清河的宠妾嫣夫人顺利“诞下”一名女婴。

    不过,益州王妃宋吟却清楚,这个孩子根本不可能是阿嫣的。

    那么,她究竟是要做什么……

    139  ? 动荡 ◇

    ◎离别前的放纵◎

    四月十六, 奉天殿设宴,皇室宗亲和满朝文武为华阳长公主和亲北梁践行。

    宴后,端王府世子封肃北代表大夏皇室,领六千精兵, 护送华阳长公主和亲使团由水路出发前去北梁。

    上京城中张灯结彩, 人们驻足围观。

    由大夏皇室和镇国公府为华阳长公主准备的丰厚嫁妆, 出皇城至上京城东崇仁门外码头,一眼望去,竟不见首尾,让人叹为观止。

    “啧啧, 华阳长公主可是二嫁, 居然还能成为北梁皇后!”

    “作为曾经的上京城第一美人,华阳长公主就算是二嫁也担得起这个牌面。”

    “华阳长公主的女儿如今可是太子妃, 将来的大夏皇后, 这对母女, 可真是不得了!”

    “谁说不是呢。”

    ……——

    四月底, 一封封盖有萧太后金宝的文书,发往大夏各州以及别国。

    文书中的内容无一不令人震惊地瞠目结舌。

    益州正式宣布独立于大夏,并由萧太后摄政。

    萧太后在文书中痛斥当今圣上和太子对太后不敬,软禁太后,甚至意欲要太后的命。

    太后在文书末尾诉道:

    她和部分老臣为大夏鞠躬尽瘁几十载, 圣上和太子不念旧情的做法让对大夏的有功之士沉痛又寒心。

    而去岁的粮荒和水灾就是上天对大夏的示警。

    未免灾祸继续降临大夏,当今圣上和太子应下罪己诏,退位让贤,还大夏海晏清平——

    此文书一出, 满朝震荡。

    而紧随而来的消息是, 唯一能进出益州的两大关口, 北边陆路的剑门关,和东边水路的塘关均已关闭,只出不进,益州拒绝同大夏其他各州往来。

    至此,益州割据已成事实。

    惠帝和太子震怒,当即命翰林院、礼部和内阁拟定文书,盖上圣上印玺,发往益州。当然,文书也只送到了剑门关和塘关之外宣读告之。

    文书中表示:

    “益州是大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断不能因太后的私怨而分裂出大夏。”

    “如若萧太后迷途知返,念在太后对大夏皇室多年的辛劳,可既往不咎。”

    “但如果太后执迷不悟,那么百万铁骑将踏平益州,还大夏领土的完整。”

    同时,太子封湛命鸿胪寺给各国递交国书,就益州擅自宣称独立一事做出声明:

    “益州之事为大夏本国之内政,他国切勿干涉。”

    “如若有承认益州为独立国者,大夏绝不会容忍。”

    而正如料想中那般,还真有他国看热闹不嫌事大,趁机拱火挑事。

    突厥和西戎联名发出公告,突厥可汗阿史那契骨和西戎王姜渠义非常同情大夏萧太后的遭遇,并极力支持益州独立。

    紧接着,西戎宣布将与益州联姻,而同时,突厥也将九公主阿史那明珠嫁于西戎王。

    这些消息又给本就不平静的局势掀起阵阵不小的波澜,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当是如此了——

    皇城禁内,御书房。

    惠帝端坐御案之后,御书房内的几张大椅上分别坐着太子封湛、太子妃秦烟、镇国公沈常山和兵部尚书贺严明。

    兵部尚书贺严明还未从失去长子贺霄的悲痛中走出,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