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福晋的娇宠日常: 125-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四福晋的娇宠日常》 125-130(第10/19页)

康熙帝脸色铁青。

    偏偏这个时候,刚刚过来的大皇子又火上浇油:“皇阿玛,太子殿下不听您命令私自回房了,这事儿该如何是好?”

    康熙帝气得说不出话来。

    好在这个时候,四福晋识大体,主动端了一杯茶过来:“皇阿玛刚才说话说累了,许是要吃一盏茶的。只是桌上只有酒,我就给您倒了一盏茶。您看浓淡合不合口味。”

    康熙帝脸色和缓了些。

    他现在正在气头上,倘若再喝酒,很容易醉。而蒙古郡王在旁边,不喝好似说不过去。

    有了四福晋这一盏茶,他便可以借口说这是儿媳给他端的茶,为了不让孩子伤心总得喝着,就能免于和蒙古郡王此时拼酒了。

    “好孩子,让你们受委屈了。”康熙帝十分喜欢这个懂事的儿媳,温声道:“你回位置吃些东西吧,等会儿我给你添些菜。”

    珞佳凝这就回到了座位上。

    胤禛轻声问她:“你何至于现在过去?不怕皇阿玛会迁怒于你吗?”

    他也是担心四福晋所以这样说。

    现在皇阿玛明显在气头上,他都没想过去,她却去了,当真是让他操碎了心。

    珞佳凝笑道:“我倒是宁愿我去,你不要去。”她轻声叮嘱胤禛:“最近大皇子和太子已然现出来不和的端倪,有什么事儿你都要远着点,别掺和进去。”

    胤禛略不解:“若是在京城,他们俩有什么不和还有可能牵连出后果。现在是在蒙古,他们二人还能如何?”

    珞佳凝遥遥地看了最末几个桌子那边,小声低语:“还记得之前要出城走时,有人拦下御驾说有冤屈吗?算算时间门,差不多再过几日,那个‘案子’恐怕就有结果了。听说当时太子也想过问此案,皇阿玛没搭理他,只交给了大皇子。”

    胤禛恍然大悟。

    原来是那件事。

    只是那个案子发生的时候,状子只有皇上和大皇子两个人瞧见,具体内容他不知晓。而且案子已经交给了大理寺去办,也和他们没什么瓜葛。

    看四福晋的意思,难不成案子还能和他们这边扯上关系?毕竟皇阿玛没让太子沾手,只让大皇子去处理相关事宜的。

    胤禛心中一动,忍不住握住了四福晋的手。

    他是男人,总是粗心大意不如女儿家心思细腻。

    幸亏有她在身边。

    不然他还考虑不到那个方面去。

    第128章

    这天晚上, 康熙帝再没提及太子一个字儿。

    对于太子不听命令一事,他好似也忘了似的,并没有说起过, 只和身边的蒙古郡王谈笑风生。

    大理寺的案卷陈述第二日就快马加鞭送到了康熙帝手边。

    上面历数着太子在京城中种种“恶行”——纵容身边人作恶,又私吞蒙古送去的贡品。

    卷宗是大皇子拿过来的。

    此时, 大皇子躬身站在康熙帝跟前,把案卷上的细则陈述出来:“……那人是他乳母的丈夫, 仗着和他的关系,在外面胡作非为,花天酒地掠夺百姓钱财和房屋。他的手下更是猖狂,收受官员贿赂,强夺百姓私产。他不制止这些人就罢了,反而任由他们在外面乱来, 此行此举可谓是恶贯满盈, 丢尽了皇家的颜面。”

    阳光透窗照进屋内, 为大皇子的周身镀上了一层朦胧亮光。

    康熙帝犹不敢信,瞥了眼站在阳光中的大儿子, 迟疑着问:“当真如此?”

    “皇阿玛!”太皇子猛地抬头目光灼灼望过来:“大理寺审问那几个拦着御驾的百姓, 已然通过他们的口知道了这人作恶多端的事情。那些百姓也是没了办法, 知道走普通状告的路子,状纸一定会被他的人给拦下, 出于无奈方才告御状。皇上明鉴, 一定要彻查此事,还百姓一个安稳和一个公道啊!”

    大皇子说着说着, 仿佛体恤到那些百姓不易似的,眼泪纷涌而出。

    康熙帝一言不发地合上了卷宗。

    大皇子紧接着铿锵说道:“皇阿玛一向叮嘱我们,让我们谨慎行事, 无论做什么,都要秉承着‘兄友弟恭’的原则,按照我朝律法,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件事。不能因为出身皇家就行为倨傲目中无人。儿臣一直秉承着皇阿玛的教诲,从不敢逾越半分。因此,看到这种‘不听皇命’有违皇阿玛教诲的行为,儿臣就痛心不已,忍不住想要为那些深受其害的百姓们伸冤呐!”

    说完他深深一揖,姿态之低,头都要触到地面了。

    他话语中“不听皇命”四个字终究是刺痛了康熙帝。

    昨儿晚上,太子一系列“不听皇命”的行为,已经让康熙帝深恶痛绝。

    今日大理寺送来的卷宗中所陈述的种种恶行,更是让这四个字更深地敲入了他的心里,让他疼痛难忍。

    “太子举止不当,行为不端,实在是难当大任。”康熙帝面容冷肃地沉沉说着:“朕这些年念他母亲早亡,对他百般呵护,没想到居然教出了这样的逆子!”

    他把卷宗掷到地上,冷哼一声:“传令下去,这些恶奴刁民一个都不准放过!另,凡是作恶欺侮百姓的官员,全都押入大理寺监牢,严加审讯!”

    大皇子耐心等着耐心听着,到最后都没听到对那个人的处置,忙急声询问:“皇阿玛,处置仅限于此吗?只处置这些人吗?”

    那个幕后给他们撑腰的人,就不管了吗?

    康熙帝怒目圆睁:“不处置这些人,还处置谁?照着你的意思,胤褆,你还想怎样?”

    大皇子被皇上点了名后,悚然一惊,暗道欲速则不达,忙收敛心思说道:“儿臣没有其他意思。只是想着‘为虎作伥’,他们这般行尽恶事,也不过是有人指使他们纵容他们如此而已。试问天下是皇阿玛的天下,有人想要把皇阿玛的天下搞乱,也不知是为了什么。”

    康熙帝不愿再听下去,摆手说道:“朕都知道了。你孝心可嘉,只是朕刚到蒙古需得稍作休养。你且下去吧。”

    大皇子无法,只能不甘不愿地退出了屋子。

    等到他的身影在屋子里消失,康熙帝方才面露疲态,招了身边的人过来询问:“你刚才都听见了。你觉得此事如何?”

    梁九功给康熙帝斟了一杯茶,方才缓声说道:“奴才不敢妄议朝政。”

    “不是朝政,是朕的家事。”康熙帝道:“朕让你说,你就当做闲聊几句罢了,说说看。”

    梁九功细观皇上神色,又回想着刚才皇上的一系列表态,斟酌着说:“既然是家事,那么儿子不听劝,教育教育就是,没必要上升到律法或者是家国百姓那么严重。在旁人看来可能是危及国家的大事,那往小了说,也是皇上的家事,可以当做家事一般,关起门来教育。不至于一定要放到官员和百姓跟前,毫无遮拦地用律法来说教。”

    康熙帝语气犹豫:“可他若是犯了的事情,是危及百姓的,朕也能不管?”

    梁九功:“危及百姓的是其他人,并非是他本身。都说是他纵容家奴到了这个天地,可他或许也被蒙蔽了呢?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