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配他变了[快穿]: 14、封神(十二)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男配他变了[快穿]》 14、封神(十二)(第1/2页)

    师父元始天尊是何种品性,太乙真人自认为再了解不过。

    若说道祖鸿钧喜爱子辈中最为聪慧的少乾也许无可厚非。但元始天尊对于金鳌岛那般行事,又向来不是非常赞同,即便面对通天教主,也不见得师父多少退让。

    少乾正是金鳌岛的人。

    如今此人欺压哪吒,分明是将玉虚宫视如无物!

    离了陈塘关,太乙立刻去了碧游宫,打算从这越俎代庖之人魔爪中夺回自己弟子的管理权。

    “少乾不由分说打压哪吒,分明是仗着碧游宫众人修为藐视我玉虚宫!”

    太上正好听闻,冷冷淡淡瞥了他一眼,问,“哪吒何事,竟引得少乾出手?”

    元始点了点头,“不错。”

    “……”

    事情的发展有点出乎意料。

    师父师伯推演之术无人可比,岂会不知陈塘关之事?

    平素,他的师尊可是最为护短之人……

    太乙呆在原地,好一会,略有不甘道,“师父……”

    太上道,“休要多言。回去好好修行,修道之人,休要红尘之外沾染因果。”

    元始摆摆手和道,“去吧。”

    “……”

    话已说的明白,事已成为定局。

    太乙真人只得打道回府,“弟子遵命。”

    ……

    姜穆自陈塘关回金鳌岛时,千年远离之后,有意在人间看了一遭。

    时逢乱世,帝辛东征江淮夷族。

    天下八百路诸侯,倒是与曾经书中描写,不差分毫。

    九州大分,各诸侯国各自为政,共同侍奉天下共主,帝辛,子受。

    正是传说中残暴无比的纣王。

    姜穆对此人,倒无那些提前自史册传记或是三界传言中所了解的厌恶反感之情。对于陌生之人,他的态度向来是冷热一般。

    传言之中,纣王□□不堪苛政暴行逼反臣民,是合该天诛地灭之人。

    但至少,姜穆尚未见到此人。

    他从不轻易对未知人物置评。

    三人成虎,口口相传之语,却不一定可信。若不亲见,若不经相处,姜穆便不会断言,此人此事,是否得当。

    目前朝歌所见,热闹和乐,路过言语偶有提起天子,有愁怨,却大都是赞誉。并非如后世那般尽皆毁谤。

    至朝歌之时,民风淳朴,看不出后世传言民不聊生模样。

    小二利索地拿着汗巾将桌子擦的锃亮,端来两碗清茶。

    云中子敛袖坐下,在茶棚抱着他的命盘卜卦,抚着胡子皱眉道,“怪哉。以我推演所得,朝歌已是一片民怨沸腾,岂能如此平静?”他翻来覆去他的占卜龟甲,从袖里又取出几棵蓍草,放在盘中扫了扫,掐指不解道,“究竟何处出了问题?”

    摆弄了一会,牵了牵姜穆衣袖,“少乾,可看这朝歌还有几分气数?”

    姜穆扫了一眼市街,来来往往平民如织。

    他伸手,端起茶碗敛袖微遮,抿了一口,才回答道,“如无外力,如不移心,则无碍。”

    “无碍么?”云中子拈着蓍草,沉吟良久,才收了用于更精细卜筮的蓍草,对着长街无言。

    少乾之意,无非是说,神界不插手,帝辛头脑清醒,则商平安无事。

    帝辛在位二十年,带领各诸侯南征北战,收服大小夷族,威望至极……

    没落,的确也困难。

    姜穆提起茶壶,又为自己添满,喝了一盏。

    云中子看他毫无为难模样,忍不住笑道,“灵君向来处优,贫道还以为灵君从不会在诸如此小小茶棚中歇脚。”更不必提喝这陈旧且不太精致的茶叶,还如此安然了。

    无论何时何地,似乎总是这般,泰然自若。他并非是玉虚宫所求那般远离红尘超然物外之人,但他的豁达,又似乎远比人心刻意拘束而成的清高要通透许多。

    莫非,此人从未有困惑之处吗?

    不。也许君子不安,不传,也理所当然。

    “……”姜穆答道,“世间百态,各有滋味。少乾并非炼心苦修之人,却也无心存骄奢之意。”

    随遇而安。他自然愿意过得更好,可若条件有限,他也并非眼高手低之人。若是当真有限,他通常也会选择改善条件直到最佳状态。

    千百年不断流逝,若只山洞闭关,即便修行者记忆各项能力都远超常人,姜穆也不保证自己能保持清醒的态度。与世隔绝也意味着,与世脱节。

    他不想过于苛求自己,也从未想脱离人世而存。

    顺其自然便是。

    “话虽如此,唯恐帝心难测。”

    姜穆看了他一眼,“何以如此?”如此消极。

    云中子望了望天,摇了摇头,“时也,命也。”

    姜穆垂眸,看着微微泛黄的茶水,似是了然,又还困惑,“何谓命。”

    云中子一抬头,“什么?”

    姜穆回应他时,只笑了一下,没再提起其他,摇头示意自己并无疑难,语气依然温和无比,“无。”

    此时世人,尚未有后世那般明确的,君逼臣反之念。若情景照此不变,那么帝辛应算是功业有成的帝王。

    倘若其真有朝一日□□熏心经年累月荒废朝政……事情,就很难说了。

    朝歌之夜的灯火,虽不比新天庭那般绚烂多姿,但华灯璀璨,依旧不同非凡。

    姜穆心中有数。

    无非是如今阐截二方关系尚可,处于共存之态,非你死我活之局,自然不必要以封神榜来断定生死。

    遑论数百年前帝俊尚在之时,昊天于鸿钧身边听学,姜穆于他有论道之谊。

    虽是论道,却多是昊天有问,姜穆有答而已。他承情已久。

    之后帝俊陨落,伏羲又转世再生,天庭无主纷乱之际,鸿钧才令昊天出山,一力扶持昊天君临天下。

    作为道祖弟子,阐截两方自无异议。

    天界重定,昊天有意收纳新天界,姜穆还曾作为临时星元辅佐,相较于太乙及云中子的超然物外对俗物爱理不理,姜穆已接下重任,自然是尽心负责了。

    到最后,昊天一力挽留,邀其作为上天界至上星元,以天道起誓二人不必多礼,平级而待。如此优待,恐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少乾之名,受重至此,可见一斑。

    可最后还是因某些缘由,没有留住便是。

    天地之物,息息相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若天界长期处于混乱之中,即便个人能力通天,又如何能维持秩序。

    姜穆曾直接了当的明示那二位,担责。

    恐怕,太乙的不满,正是从此时开始的。

    只是太久过去,姜穆又未将将此事萦绕于心……

    至于说之后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