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第一美强惨: 31、晋江文学城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明朝第一美强惨》 31、晋江文学城(第1/2页)

    “师兄?”

    唐子畏缓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松子说的是谁。

    “祝师兄来啦!”唐子畏换了草鞋往外走,松子跟在后面去追。

    去长洲的时候去过一趟祝家但祝枝山外出去了。

    果然祝师兄还是趁着开学前来看望先生了。

    唐子畏给沈周行礼,又和祝师兄说了好一会儿。

    祝枝山问他身体如何。

    子畏笑道:“好多了。”

    “那就好,以后参加科考身体也很重要。”

    毕竟乡试、会试都是一考三场,每场一整天,三天枯坐也是需要好的身体支撑的。

    师兄弟二人聊了一会儿,沈周领他们进书房,进了书房后二人也没再说话了,安静的听先生讲篆刻。

    八月初五,他们书院已开课了,唐子畏还没回书院,唐广德去了一趟书院对岑夫子说子畏最晚初七会回来。

    唐子畏是刻好了印章,先生点头满意后才回的。

    这是他第一方印章,以后他的书画都会用这个印章,印章刻的是他的大名:唐寅。

    后世流传了他的许多书画,可以肯定的说落款处写着:唐伯虎的绝对是假的……他落款时写唐子畏都不会写唐伯虎。

    唐子畏初七至书院直接参加考试。

    而此时唐子畏已然一个多月未摸过他的四书了。

    裸考也是要考的,这考试足足考了两天,考完了才听岑夫子说这次考试和明年苏州府的童生试是同等“规模”,几乎等同于对他们的一次“摸底”。

    甚至答卷将要寄到苏州府,请苏州府的先生们帮忙批阅答卷。

    这样一来,大致就能判断书院来年会出几个童生了。

    “……”

    说实话,考完之后唐子畏有点后悔整个暑假一天书都没看。

    果然,九月的时候他们的答卷从苏州府寄回来了,唐子畏书院排名第十四名。

    按照书院往年成绩,前年出的童生最多,出了八个,这唐子畏妥妥的考不上了啊。

    整个庚班也只有邱圭贤一个进了前八。

    书院院长说看来明年能考上童生的,差不多只有八个了,最费解的就是那唐寅怎么回事?竟然考了个十四?

    唐子畏被岑夫子叫出课室谈了半个多时辰的话,回来的时候脸色阴沉沉的,更离谱的是邱圭贤那厮竟然主动给他让位了!

    *

    放学了,万金多在庚班门口等唐子畏一起回去。

    唐子畏出课室,万金多那朋友就问了:“你当真是十四名?我们班好多人都不敢相信。”

    大抵许多人都觉得唐寅就算不是第一也会是前三。

    唐子畏点点头,别的也没说。

    万金多也让他那朋友别问了。

    书院大考的排名在书院院墙上都会张贴,这事晌午的时候唐广德已知道了,唐子畏考了个十四,明年这童生估计都没戏了。

    回到家了,唐广德也没说唐子畏,只是吃晚饭的时间唐广德和秋哥还有豆子啃着卤水肘子,唐子畏吃着青菜白饭。

    本来以为这事罚个三天就过去了,哪知一连半个月都是如此差别对待。

    气得唐子畏差点离家出走了。

    *

    十月的时候,唐子畏终于把四书全部温习完了。

    他心说总不可能连个童生都考不上吧,这说出去真的丢唐寅的人,他到底也是吴门神童啊。

    他此时还不知道苏州府下面有那么多的县,那么多的厉害的人,一年也就那么点童生名额,想考好还真不是很简单。

    转眼间腊月了,吴门县的庙会回从腊月二十摆到正月十五过后,这会儿集市上张县令让刘师爷带着人过来帮忙搭台子。

    “听说张县令明年要调到成都去了。”

    “成都啊,好地方啊!”

    “可不,直接做了成都知府,张县令说了每家每户今年分三斤大米,除夕前一天到县衙去取。”

    “张县令也太好了!”

    这一年的庙会和往年比起来,算是吴门最盛大的一次了。

    就连长洲县的戏台子都被请来了。

    腊月二十,书院今年最后一场考试结束了,从课室出来,卢禅一把搂住唐子畏的肩膀:“子畏去逛庙会去吧。”

    唐子畏:“行啊。”

    “你到书院门口等我,我去叫章琏!”卢禅说着跑开了。

    邱圭贤背着书包从身后的课室出来,看了唐子畏一眼,走了。

    “……”

    “唐哥哥。”身后传来小孩的喊声,唐子畏回过头来。

    “徐祯卿。”

    徐祯卿的壬班下课比较早,按理他们是很难在放学的时候碰面的。

    “唐哥哥,你考完了吗?”徐祯卿抬头看向他。

    “是啊。”

    “你回家吗?”

    “想去庙会玩。”

    徐祯卿一笑:“那我正好也想去看看,唐哥哥一起吧。”

    “也好。”唐子畏牵着他的手走出书院。

    *

    卢禅和章琏赶来书院门口,见唐子畏牵着一个丑不拉几的小家伙,顿时皱眉:“子畏,他是?”

    他们书院还有这么小的学生?

    “我是壬班的徐祯卿,二位哥哥好。”徐祯卿笑道。

    章琏忽然道:“原来是你,徐家那个会写诗文的小儿?我还听我表哥说过你呢。”

    徐祯卿羞赧一笑:“这位哥哥过奖了。”

    章琏:“你这么小就能进书院,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知道在做什么呢!”

    *

    几人方走到庙会,就听到几个捕快在喊人,很多人在说话。

    一问方知是集市南门口要搭台,捕快在喊人。

    “又是只给十文?那算了。”

    “县令都要去做知府了,怎么还抠抠搜搜?”

    “你说这戏台子它得罪谁来,之前说好搭在北边,这南门的人一闹,刘师爷又要给安排挪到南门去了……”

    原来是集市南门的商户和居民都说菜市口北门办了五六年庙会了,一次也没去过南门,于是这次搭戏台怎么说也要搭到南门去。

    南门的商户带着人过来,他们正派人上去拆戏台子,不知怎么北门的几个商户也带人出来了,双方争执起来,险些要动手打起来。

    好在很快有人报了案,刘师爷带着人过来。

    北门的商户说这戏台子要拆也是官府的拆,让南门的人来拆就是在打他们的脸。

    硬生生的让刘师爷把官府的捕快叫来了。

    “人手不够,那边几个小子别站着了,人手不够,都过来帮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