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主任的科举人生: 16、概率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教导主任的科举人生》 16、概率(第2/2页)

计算呢?”

    胡兄,您未来一定是位栋梁之材。柳仲珺在内心默默回答他。

    “算科真奇妙呀……”胡玉还在自言自语。

    柳仲珺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他,好在此时已经到了上课的时间。

    周右理先生走进书院的时候,发现书院内气氛非常怪异。

    平日里安静的诸生,此刻都吵闹纷纷。他刚准备严厉地训斥一句,却听到大家都在积极地复习算科。两两一组,互相提问九九乘积。

    满书院里都响彻着“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的声音。

    先生表情也怪异了起来。

    怎么,昨日他一提点,大家对算科的热情竟突然旺盛得如火如荼?

    一定是这样的。

    先生想要偷笑,于是拿着《论语》捂住面部,等待脸上笑意殆尽后,才厉声道:“上课。”

    诸生迅速安静下来,但脑海中的九九乘法口诀竟却如同魔咒般,久久不能平息。就连孔夫子说的话,在进入他们耳朵的时候也带有了乘法口诀的韵律。

    此物果真乃神物也!

    诸生内心默默感叹道。

    而这一且的“罪魁祸首”柳仲珺同学,却非常低调地融入她的坐席。表面看上去非常乖巧地听先生解读《论语》,实则陷入了顿悟中。

    刚才胡玉的一席话,竟给了她很多启发。

    “人们的行为,到底能不能用数学来预测呢?”

    胡玉的问题,其实是现代无数哲学家、计算机学家、人工智能研究师、生物学家等等,都在不断争论的话题。

    同意者认为,人类的大脑和计算机一样,也有一套算法。不同的是,计算机的算法是用0和1规定,而人类大脑的算法是用一系列化学反应规定。但不管怎么样,两者都有规律可循,只要掌握了规律,就可以预测行为。

    反对者认为,人类的大脑凌驾于算法之上。虽然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行为,但人终究是有自由意志的。因此,算法无法预测自由意志下的行为。

    柳仲珺认为目前两者的证据都不够足以说服她,但有一点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情绪会让人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无论从哲学角度可否预测,这些行为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在个体层面上来说,都是不可知的。

    更何况这里是古代,没有现代的大数据分析和各种体态特征监察手段。

    思虑至此,柳仲珺眼前一亮。

    她立刻侧身,轻轻戳了戳陆谦。

    “囚徒困境。”她说。

    “什么?”陆谦用《论语》掩面,在先生如机械般朗读《论语》的背景音下,疑惑地望向柳仲珺。

    “就是说——”柳仲珺解释道。

    “虽然共同保持沉默,是现在被关在衙门的小吏们的集体最优选择,但由于——”她顿了顿,内心默默补充道,但由于他们并非能够掌握彼此情况的机器人,他们没有一套忽略情感的理智算法控制——

    “但由于他们每个人都会担忧自己的处境,所以每个人都会倾向于选择对于个人来说的最优策略——也就是坦白从宽——”

    她又顿了顿,默默感叹数学的微妙。

    “所以——用这种方案,拆建令背后的线索,就会很容易从他们口中撬处来啦。”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