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主任的科举人生: 7、欣赏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教导主任的科举人生》 7、欣赏(第1/2页)

    众人反应不一。

    先生数次打断后,陆谦终于读完了破题部分。他快速向下扫了一眼,眉头微挑,但还是不露声色地继续朗读起来:

    在破题后,柳仲珺笔锋一转。

    说她原先也是盲目称赞大禹治水“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但糖葫芦铺子老板的话,让她重新思考了其中的问题。

    诚然,大禹治理水患,拯救了天下人。

    但是从另外一面看,他的妻子、儿子、家庭,却受到了巨大的伤害。妻子孕期没有丈夫的陪伴,儿子成长没有父亲的教育,家庭发展也没有了主心骨。

    所以,大禹治水虽然值得赞扬,但如果就此太过延申,所有事情都一味地去追求大义,是并不可取的。

    家庭和天下该如何平衡?

    《礼记·大学》里给出了最好的答案:“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不先齐其家,何以治天下?

    *

    先齐家,后治国。

    柳仲珺的这一句话,字字戳在陆谦的心上。

    他表面平静地朗读着,实则却感觉自己的脸,就像是被文字一个个敲打般,火辣辣地疼。

    一味追求大义而抛弃小义,这骂的不就是前一世的他吗?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为了仕途,三次近乡却未归。

    第一回他科举中第,本该返乡成亲,却因为贪恋翰林院的事业,将婚事一拖再拖。

    第二回他委任扬州府。途径润州的时候得知自己未婚妻去世的消息,因为着急判案并未前往处理。等到数年后才知道这是一场,比他在判的案件更为恶劣的谋杀案,方才后悔不已。

    第三回他升官至都城长安,临行前原计划返乡探亲,但因为洛阳瘟疫蔓延,赶着上任,错过了见父母最后一面的机会。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等到最终官至丞相,老年辞官归乡后,才感觉已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若是前一世气血方刚、刚愎自用之时,听闻柳仲珺这一席话,他一定嗤之以鼻。

    但重生一世,他看透了许多东西,才方知这话的道理。

    只是这话若是从其他任何人嘴里说出——书院先生也好,寺庙和尚也罢——他都能感觉好一些。

    但偏偏,这是来自上辈子受他大义之苦最深的未婚妻……

    陆谦觉得心里怪不是滋味的。

    有苦涩,有酸楚,有自责。

    为什么小丫头都能够看透的事情,他活了一辈子都弄不清楚呢?

    想到这里,陆谦停顿了一下,抬头认真地注视着柳仲珺。

    他发现她眉毛颤抖着,低头不语,应该是在害怕这样出格的文章被先生责骂。

    当下心中有些发软。

    然而下一秒,他又捕捉到丫头鬼机灵地朝先生瞄了一眼。

    楚楚可怜的样子,但不知道心中打着什么样的馊主意。

    陆谦忍俊不禁,眉眼里尽是自己尚未察觉的温柔。

    他低头,继续朗读结尾部分。

    心里却有一种怪异的感觉破蛹而出,不知为何。

    *

    那头陆谦内心感慨万千,这边柳仲珺却不自知。

    她只偶尔忐忑地偷瞄着施孟夏,希望他不要揭穿她糖葫芦作文的实情。

    施孟夏依旧温柔地笑着,仿佛自己不是故事的男主角一样。

    先生却神色不善。

    他厉声道:“柳仲珺啊柳仲珺,我教你们写赞扬大义的文章,你却在写什么?反其道而行之?你父亲给你起名‘忠君’之意,不是叫你这样叛逆的!”

    “先生息怒。”

    柳仲珺道,既不认错,也不辩解。

    周先生:“……”

    他憋了好几声,却憋不出话来。

    有火无处发泄,只得自生自灭了。

    “先生。”施孟夏见他怒意收敛,缓缓道:

    “虽然为官之人当为天下而忧,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徐徐图之。仲珺师妹说的话,也有些道理。”

    “道理?何为道理?大忠与大义才是道理!可有异议?”

    柳仲珺:“……”

    施孟夏:“……”

    不过施孟夏跟随周右理先生求学三年,熟透了他耿直的性格。当下表达完自己的想法后,见先生不为所动,便不再多言。

    陆谦此时已经缓过心情。

    他非常赞同柳仲珺的言论,本欲援助一番。

    但读了她的文章后,偏偏又不想吱声了。

    他想看看小丫头到底还有什么样的思想——上辈子只有未婚夫的名分,对她毫无了解,没想到这丫头肚子里的奇怪主意竟然不少,还恰恰很合自己的胃口。

    这下,柳仲珺本欲低调处理,但奈何面前三人都齐齐看向自己,隔岸观火却不相助。只好硬着头皮说:

    “何为道理暂且不谈。先生,可否允许学生问您一个问题?”

    先生:“……”

    “你说罢。”他没好气道。

    “假若有一天,你坐着马车在谷阳大街上闲逛,马车里有老有小。突然马车失灵了,无法控制。当下有两个选择——”

    “一者,任由其按照原样向前乱撞。在这样繁华的街头,估计会有数十死伤,但自身可毫发无损。”

    “二者,强力驾驶马车向右方铺子撞去,铺子里只有一人,但其与马车上的人可能在劫难逃。”

    柳仲珺顿了顿,然后缓缓问道:“先生,你会作何选择呢?”

    话毕,她观察着三人的神色。

    毫不意外,他们都由不解到疑虑,然后渐渐陷入了沉思。

    她暗笑:不难住你们,哲学家菲利帕.福特就白活一世咯!

    她的提问,是根据十大哲学难题之一的电车难题改编的。

    到底是救人多的还是人少的呢?

    大部分所谓的大义,自然是会以“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的利益”为道德标准。

    从功利角度看,应该调转车头冲向商铺,因为这样就可以让数十人避免伤亡。

    但一旦调转车头,就成了不道德者的同谋,因为需要为自己家人,以及原本无辜的商铺里的人负责。

    所以,究竟什么样的选择是对的呢?

    柳仲珺镇定地看着先生,再次问道:“先生?”

    “这……”先生面露为难之色。

    “确实很难抉择。”施孟夏道。

    当然没有标准答案!

    因为不管选择哪个,都需要违背一定的道德准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