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女首富发家记: 3、赵惟谨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宋女首富发家记》 3、赵惟谨(第1/2页)

    这一天,南山村传出一个大消息——银杏林后面的大宅子住人了!

    左邻右舍奔走相告,这个说,银杏林大宅里住的是位大将军,打仗立了功到南山村安享荣华富贵;那个说是位宗亲,跟皇城里的官家称兄道弟的!

    林悠然回家晾衣服的功夫,就瞧见几十辆载货的马车排着队渡过清水溪,进到银杏林的大宅子。车上有一摞摞箱笼,有麻袋装的粮食,甚至还有几样精美大气的家具!

    赶车的皆是清一色的年轻儿郎,个个精神抖擞、身手敏捷,瞧着像是行伍出身。

    惯爱看热闹的村民只敢远远地瞧着,没胆量当着人家的面议论纷纷。

    林悠然都忍不住好奇,这么大排场,莫非真是个皇亲国戚?

    临近午时,许氏和二丫还没回来。

    林悠然一边整理草棚,一边思考着赚钱的门路。

    南山村一面靠山,三面环水,良田不多,交通不便,还真不是一个适合发家致富的地方。要想在短期内赚到修屋顶的钱,只能从吃食入手。

    刚好,林悠然整理橱柜的时候,发现了许氏前一天泡上的红小豆,还有磨好的黄米面,突然想到一样“网红食品”——东北粘豆包!

    许多人在网上模仿东北粘豆包的做法,用的却是糯米面,为了达到“黄灿灿”的视觉效果还特意掺一些玉米面。实际上,真正的东北粘豆包是用黍面做的,也就是常说的大黄米。

    林悠然说干就干,当即舀了瓢黄米面放到和面的大陶盆里,先浇了些热水,用筷子搅成絮状,这样面团更为柔软香糯,再掺上促进发酵的面引子,然后加冷水,揉搓成团。

    根据个人口味,最终成型的面团可以软一些,也可以硬一些。林悠然偏向硬面,这样蒸出来的粘豆包不会塌陷,变成“粘豆片”。

    面团和好了就用细麻布盖上,放到温暖的地方醒一醒。今日天气好,林悠然直接把面盆放到了日头能照到的地方,若赶上冷时候,就得点火在锅台温着了。

    醒面的功夫,正好把红小豆做成豆泥。

    红小豆就是赤豆,需要提前一天泡发,再用大火煮上至少半个小时,直到可以用筷子戳烂的程度就能控水出锅了。

    正常情况下,需要在豆泥里加入适量白砂糖或蜂蜜,但是,河北路连年征战,物价偏高,尤其盐、糖等物更是金贵。许氏舍不得买,林悠然也就没放。

    她把豆泥稍稍放凉,又仔仔细细洗了一遍手,然后把豆泥团成一个个乒乓球大小的团子。

    她站在案板前,头稍稍垂着,动作从容不迫。精致的侧颜沐浴在春日的暖阳中,举手投足间从容清雅,透着股岁月静好的韵味。身上的布衣素衫和周遭简陋的草棚不仅没有破坏这份美好,反倒衬得她成了天地间唯一的亮色。

    这般风景,可堪入画。

    赵惟谨站在草棚外,定定看着,恍惚记起幼时随孝章皇后住在西宫的日子,皇后她老人家也常常换上寻常百姓的衣裳,给他煮甜糯的小圆子……

    林悠然把粘豆包包好,一个个捡到笼屉上,添柴的功夫才发现篱笆外站了个年轻郎君。

    没戴方帽,只用一顶乌色小冠将头发束起,穿着绯色常服,革带束腰,腰间没有玉佩、鱼袋等装饰,只系着把一尺三寸长的军刀。明明一身的杀伐之气,半垂的眸子中却透着股慵懒。

    正是在溪边拉了她一把的那个人。

    “郎君有事?”林悠然疑惑开口。

    赵惟谨开口:“可否讨碗水喝?”

    林悠然缓声道:“刚好煮了苦荞茶,还在灶上温着,郎君若不嫌弃,便请稍后。”

    赵惟谨点头:“劳烦娘子。”

    “您客气了。”

    林悠然和善笑笑,取了只黑陶厚胎的茶碗,先拿木柄长勺舀了半碗热茶,在碗中左三圈右三圈地晃了晃,温完茶盏又倒掉,然后重新舀了两勺,装到七分满,隔着篱笆递给赵惟谨。

    赵惟谨就那么耐着性子瞧着。

    林悠然把茶盏递到手边,他稍稍退后一步,方才接了,盯着黑陶碗看了看,说:“定窑产的?”

    林悠然点头道:“多半是有瑕疵的,阿娘图实惠,捡了几个好一些的凑成一套,用来待客。”

    “挺好的。”

    赵惟谨三两口喝干,把茶碗递还给林悠然。

    林悠然接了,放回碗柜。

    然后,就没话了。

    气氛莫名尴尬。

    林悠然委婉道:“郎君可要进来坐坐?”

    “也好。”赵惟谨干脆道。

    林悠然:???

    听不出这是逐客令吗?

    赵惟谨自顾自打开栅栏门,进了小院。

    家里连个像样的椅子都没有,林悠然只得拿了个小杌子,请他坐下。

    赵惟谨也不嫌弃,衣摆一撩,大马金刀地坐在低矮的杌子上,无处安放的大长腿随意支着,抬头看着泡桐浓密的树冠。

    “清明会开花吧?”他冷不丁开口。

    “是,泡桐素有‘清明之花’的雅称,三春之时最为绚烂。届时,摘下一些做成桐花饼或者桐花饭,有明目益肝之功效。”林悠然下意识回道。

    “娘子好学问。”赵惟谨声线清冷有磁性,即使说着恭维的话都显得比旁人多出几分真诚。

    林悠然大方地说:“我姓林,是家中长女。”

    赵惟谨点点头:“原来是林娘子。”

    然后呢?

    不礼尚往来介绍一下自己吗?

    林悠然依旧抱着期待,想确认一下赵惟谨是不是在雄州救她的人。

    然而,赵惟谨一脸淡然地坐在小杌子上,丝毫没有自我介绍的意思。

    如果就这么轻易放弃,就不是白手起家的女霸总了。

    林悠然清了清嗓子,扯出一抹温婉的笑,尽量委婉地说:“那日多谢郎君在溪边相救,不知郎君如何称呼?”

    “你想知道什么?”赵惟谨直白地反问。

    林悠然笑容一僵,和一个“古人”比拐弯抹角,她竟然赢了?

    她努力维持着镇定,再接再厉:“郎君很像我一位故人。”

    赵惟谨看着她,眼中透出几分了然,几分调侃,似乎还有一丢丢探究。

    这是什么眼神?

    难道以为她在用这种拙劣的方式搭讪吗?

    林悠然极力挽尊,道:“先前我在雄州遭遇辽军残兵,曾蒙一位年少的将军搭救,但我当时并没有看清他的样貌。今日在溪边瞧见郎君骑马的英姿,与记忆中颇为吻合,便想确认一下……还请郎君不要误会。”

    赵惟谨了然地点点头,说:“我确实去过雄州,也救过不少百姓,不知其中是否有小娘子。娘子可知对方姓名?”

    林悠然摇头道:“没来得及问,只隐约听到有人喊他‘左神武将军’。”

    赵惟谨神色微顿,左神武将军?不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