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发家致富后[快穿]: 3、分工合作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助人发家致富后[快穿]》 3、分工合作(第1/2页)

    赚了第一桶金的两人迫不及待前往米铺买米,对于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们来说,只有大米和猪肉是硬通货,有了钱币买米屯粮总是没错的。

    傅有珩心里盘算着,以后赚钱的机会不会少,粮食倒也没必要囤太多,旁边的俞兴义一口气买下五十斤米,花掉了六块钱,他只买了十斤米和两斤白面粉。

    “有珩,怎么买这么少啊?”俞兴义见他拎着一小袋米说,“多买点回去囤着。”

    傅有珩摇头,他可以下次吃完了再买,省得等会儿两人回家还要推着超重的板车。

    “我去买点鸡蛋糕。”傅有珩跟他说一声,“你还想买什么吗?我给你买回来。”得留下一个人来看着车。

    “不用了!那我就在这等你。”他累极了,在板车沿上坐下。

    傅有珩跑去肉铺,这会只剩下一些肥肉和猪板油,他买了半斤奶脯肉和半斤猪颈肉,又去买了一大块鸡蛋糕和一袋松子糖,跑回来跟俞兴义汇合。

    “好香啊,你买了啥?”

    “鸡蛋糕,带回去给小宝他们吃。”

    “哎呀!”俞兴义想到前几日自己在船板上说的话,又想到这是有珩自个儿花的钱,心里想着,下次再来镇上一定要给有珩也买点好吃的。

    回程速度快了些,两人到舟泽村时,有同村的渔民见着了他们,都好奇探头看,瞧见他们板车上的大米和没卖完的海鲜,很是惊讶。

    这俩小子运气也好,看来昨晚收获了不少海货,换了这么多米粮!

    “小子不错啊!”

    “秦二叔,改日赶海也捎上我们成不?”俞兴义笑着跟人打招呼,他娘不肯让他们俩单独行船,但总得赶海的,只能先跟着大人们。

    “好好。”秦二看着他们俩削瘦却又坚定的背影,也露出笑。

    那日的暴风雨造成的损失并不大,没有人员伤亡,但是唯独少了俞家孩子撑的那艘小船。他们提前回到岛上,大伙儿都在等待,都心想可能是凶多吉少了。他们一行出海的,都百思不得其解,好好的一艘船就消失在他们视野里,风暴过去后,他们在附近搜寻了一番,丝毫不见踪迹。

    但幸运的是两人也回来了。

    秦二想,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俩小孩儿怕是得了海神庇佑。

    李丽梅知道他们俩摸黑去捞鱼虾,但没想到收获这么多!看着板车上的粮食和两个喜笑颜开的少年,她赶紧过去帮忙。

    “妈!”俞兴义力气大,当下就拎起米进屋。

    “梅姨,做饭就辛苦您了。”傅有珩把猪颈肉递给她。

    李丽梅接过来:“哎,你这孩子,你们俩起大早的,这才辛苦……”

    “饿了吧?坐着等会,姨去烧菜,马上就好。”

    “珩哥!”

    “珩哥,你带了啥啊?好香啊!”

    俞兴勇和小宝围着他,眼巴巴看着他,连对着自家大哥都没这么热情。

    “是鸡蛋糕,大家一起吃好不好?”傅有珩先给他们分了松子糖,将鸡蛋糕切了七块。

    在一片欢呼中,小孩儿们都拿到了自己的鸡蛋糕,俞兴义出来后,帮着傅有珩把米面拎回了他家。

    “有珩,中午一起吃饭吧。”

    傅有珩摇摇头:“家里有粮了,让沁儿和小勇他们多吃点,都在长身体。”

    “诶,不是,肉可是你给买的,不成。”

    “大俞,我们兄弟俩不必客气。”傅有珩伸手握拳碰了下他的肩头。

    俞兴义明白,也点点头:“那晚点儿我过来找你!”进了屋与奶奶打了招呼,俞兴义才跑回家去。

    “小珩,这肉剁碎,我们晚点做肉包子吃。”傅奶奶笑得眼睛弯弯。

    “好啊,奶奶,多加点椒粉。”傅有珩过了十四年苦日子,他倒是不在意穿着打扮,就是总馋吃的、喝的。

    难得有鱼有肉有米饭,俞家的孩子们都兴奋了,各个表现得乖巧,知道是大哥和珩哥辛苦赶海得来的。

    “大哥,以后我也同你一起赶海卖鱼!”俞兴勇拍拍胸脯说。

    俞兴义笑着想要应下,又想到有珩的话,扮作严肃说:“小勇要去学堂好好念书,以后要做生意打交道,没点文化不成。”他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俞兴勇只好乖乖应下,很快就沉浸在美味食物中。

    吃过饭后,俞沁帮忙收拾碗筷,悄声问俞兴义:“大哥,我能去上学吗?”她先前跟娘去镇上时,偷偷竖耳听过学堂的读书声,虽然听不懂他们念的是啥,但是莫名觉得向往。

    “好,我去镇上问问,八月下旬才开始招生,到时候给沁儿报上去。”俞兴义是家中长子,对弟弟妹妹向来有求必应,想到要供养弟弟妹妹上学,他计划着攒钱。

    入夜,傅有珩刚冲完澡,就听见敲窗声,是大俞来找他。

    大俞家里小孩多,他要是有事与自己商量,多数时候会到这儿来找人。

    “有珩,秦二叔说后日他们就出发赶海,到时候我们‘分工合作’……”俞兴义压低声音与他说起了计划。

    他们俩能操控海洋之心的事绝对不能被人发现。

    所以到时候在船上,他们一人暗中操作捕获,一人在前线帮忙收网。在这之前,他还要再次确认,是不是除了他们俩,别人都无法看见操作面板。

    “没问题。”傅有珩点头,海岸边能捕获的海鱼种类太少了,还是得到远海,争取收获些好的海鱼,也能攒攒金币、给系统升级。

    跟着大人出海,梅姨和奶奶放心,大船可以带回来的海鱼也更多。舟泽村的渔民世代住在此处,互帮互助,都是同舟共济的好弟兄,彼此也多有照顾,两个少年愿意让村里的叔伯一起多收获。

    傅有珩用手里剩下的钱币,买了十只鸡崽、十只鸭崽,还买了些菜籽,都交由奶奶,给她照料。傅奶奶年纪大了,在镇上找零工干太辛苦,而且体力小、挣不了几个钱,不如让她安心待在家里,以后他也能挣钱养家了。

    老人家果然开开心心地去围篱笆、开荒土,在后院里种菜养鸡鸭。

    傅有珩时不时就去“捡”些海螺、小海鱼喂鸭子。

    等到赶海的日子到了,他们一行人四点多就集合了,傅有珩背了个布包,里面是奶奶准备的馒头和烙饼,一颗颗拇指大小的青涩野生番茄,还有一葫芦的淡水。

    这次一共有六艘船出发,比起傅有珩他们上次的大得多,造价也不便宜,现在大伙儿用的都还是木质渔船,出厂时配备的动力装置很简陋,很吃柴油,大多数时候也靠人工划桨,仅仅是三十米左右的渔船价格都在八百元以上了。

    所以一艘大渔船一般是同家族三四户人家共同购置的。他们船上还有加装的简易动力系统,可以前往远海捕捞,无需人工一直不停划船。

    普通家庭买下十米的小木船,也得攒钱、借钱,因为渔船贵,家里有船只的,闲置时都会租借给同村人,那日他们俩撑的船就是租来的,因为俞大成和他的船都没能回来。

    俞兴义跑出甲板上帮忙,傅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