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 第152章 二更合一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 第152章 二更合一(第2/4页)



    这“没证据”&30340;意思是,没有账本、物品、证人之类比较明显&30340;证据。那些人有恃无恐,也明白如果没有证据,大清不会轻易抓人,得罪南方士族。

    大清在南方本就很难收得起税。因为之前几次兵祸,平民百姓死得差不多,好地都被世族豪门捡了。世族豪门不交税,剩下那点百姓就算榨骨头,都榨不出几滴油。

    南方富裕,却年年抗税年年哭穷,这当然不是因为老百姓刁蛮不服管,而是因为他们真&30340;交不起。

    如果得罪南方士族,大清这税就更收不上来。南方士族就是以此和大清朝廷抗衡。

    胤礽认为这群人胆子很大。

    因为几十年前,大清是不服管&30340;都砍了,世族豪门死得少是因为跑得快,不是八旗不敢杀。

    现在大清勉强算太平了,他们就认为大清&30340;天子应该是以前&30340;那种太平天子,该被他们钳制了。

    胤礽不得不说……咳,他们说得很对。如果不造反,这件事很难解决。

    那就局部地区造反吧。

    五日后,谣言越演越烈。

    胤礽把曹寅搜集到&30340;消息,全部散播了出去。

    哪家哪户见了哪些人,推举谁当出头鸟,为了自己能走私而雇佣地痞流氓伪造民变,给朝廷施加压力,这些都说得有鼻子有眼。

    有些事是曹寅查到&30340;,有些事是胤礽根据真实证据编&30340;。

    反正这个时代传谣不犯法。就算犯法,抓犯人也抓不到他大清皇太子头上。

    除了大部分真实&30340;消息之外,胤礽还传了许多假消息,半真半假混着玩。

    比如某些耕读世家官宦世家在清军来&30340;时候早早剃头,还帮忙镇压老百姓。现在大清说不剃头了,还澄清剃头令就是这帮人上书搞&30340;,他们面子上挂不住,要反了大清。

    他们这反也不是真&30340;反,就是给大清一种南方人不服管教&30340;印象,好继续推动剃头令。

    谣言还称,他们甚至想再在南方搞几次屠杀,这样他们上能得到大清朝廷&30340;信任,下能侵占更多&30340;田地,那真是秦始皇吃花椒,赢麻了。

    谣言一出,居然比这群人为了走私想禁海&30340;真事流传得还广。

    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最耸人听闻&30340;谣言流传更广。

    老百姓们不认为自己耸人听闻。

    都要把八旗引来屠杀了,你说你就想走个私,谁信啊!

    谣言蔓延之后,八旗军队拔营,在浙江各处要道驻扎。

    浙江各地知府也接到了不准百姓擅自离开居住地&30340;命令,以免误杀。

    知府知县们挨家挨户通知,生怕哪些无知&30340;老百姓去冲卡。

    老百姓们也老实。他们一辈子被束缚在土地上,除非活不下去了,否则根本没有勇气乱跑。

    现在兵祸可能又要来了,他们当然乖乖待在家里,免得出去乱跑被砍死。

    村里&30340;老百姓还好,城里人就痛苦了。

    一旦商业中断,城池就像是被围住了一样,物资供应出现问题,许多老百姓都将面临断粮&30340;危机。

    其他城市还好,和村里还能继续交流,粮食能运进来。杭州城不准进也不准出,简直像一座死城。

    还好新来&30340;华家有良心,卖粮食居然按照封城前&30340;金钱来卖,不囤积居奇,虽然每日有限额,那限额也能够老百姓吃饱肚子了,勉强保持了杭州城&30340;稳定。

    华家有良心,其他豪商大族可就脑子活络了。

    他们当然要赚钱涨价。至于会不会死人,他们会开粥铺施舍免费粥给活不下去&30340;人,这是大功德啊。

    华家如此不上道,让他们嗤之以鼻。

    你以为每日每人限量购买,就能维持库存吗?咱们豪族佃户奴仆无数,还会花钱雇佣人冒充百姓买粮。

    看我们几日就把你们&30340;粮买空,到时候那粮价,不是想怎么涨就怎么涨?

    华家也有些本事,和杭州知府商量了,华家&30340;船可以从海商入杭州湾,直接给杭州人供粮。

    但华家再强,能供几日&30340;粮?而且运粮不需要成本吗?

    杭州老百姓人心惶惶,都恐惧临近&30340;兵灾。那些处于谣言漩涡正中&30340;人却一点都不担心,还有余力囤积居奇,真是看得棋盘外&30340;人啧啧称奇。

    闭城运粮这么大&30340;事,虽然能瞒着杭州知府,杭州巡抚时瞒不住了。

    于是,金鋐得知,他每次去找曹寅喝茶时,那个伺候特别周到麻利&30340;机灵小厮,居然是太子殿下。

    金鋐得知真相后,差点腿一蹬厥过去。

    查木杨忍笑,心里舒坦极了。

    还好还好,至少他没喝过太子奉&30340;茶。

    金鋐快哭了:“太子殿下,您太折煞微臣了,微臣、微臣……”

    胤礽开玩笑道:“别怕,我还给曹寅跪过呢,他都没折寿,你肯定不会。”

    回旋镖扎曹寅心口上了,穿着一身侍卫服&30340;曹寅默默地看了自家太子爷一眼,用眼神控诉太子&30340;冷酷无情。

    金鋐看了一看脸色阴沉&30340;曹寅,拍腿大笑道:“还有这事?那微臣不怕了。折寿&30340;事,就拉着曹大人一起。”

    他对曹寅服气了。

    他骂了曹寅那么久,以为曹寅是个尸位素餐&30340;草包文人,哪知道对方那个阴险啊,自己完全被蒙在了鼓里。

    即使这背后有太子殿下坐镇,曹寅这能力,也是出类拔萃了。

    再想想曹寅现在&30340;年纪,更是觉得曹寅了不起,以后前途无量。

    当然,曹寅还不能和太子殿下比。

    金鋐早就听闻太子聪慧过人,仿佛有圣人神授。

    直亲王&30340;灭国之功吓坏了一群人。但使团回归之后,有传言称,直亲王就是个武夫,太子殿下才是直亲王背后真正恐怖之人。

    但因太子回京之后,皇上并没有表太子&30340;灭国之功,许多人都以为他们是奉承太子。

    今日之后,金鋐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