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她事业为重[快穿]: 第326章 326白月光(完)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女主她事业为重[快穿]》 第326章 326白月光(完)(第2/4页)

那欢迎你加入我们的队伍。”元锦含笑伸出手,“这条路可能会走的很艰难,坚持不下去也不要勉强自己。”

    苏明徽脸颊微微有些发烫,迟疑跟她握手,“如果坚持不下去,我会提前说。”

    再难……也不会难过追到她。

    “一起努力。”元锦给了他一个灿烂的笑容,发动车子倒车出去,掉头回派出所。

    抢劫苏明徽的学生一共有7个,有一个胆子比较小,没敢在警察进学校时逃跑,被班主任送到派出所。

    所有涉案的学生到齐后被带去审讯,元锦把苏明徽留在派出所,交代李警官一声,驾车回南桥市。

    被贩卖的女婴解救回来后一直安置在福利院,最大的3岁,小的才满岁。登记排队要领养孩子的夫妻非常多,她想一个人收养所有的孩子,民政方面需要去沟通,福利院这边也要谈。

    她在古代世界收养过很多的孩子,那些孩子后来都成了所在国家的中坚力量,把她想要改变的事情延续下去。

    这里是现代社会,法律体系完备且有明确的政策,要越过去不容易。

    抵达福利院,接到她电话的院长等在办公室,见面就热情请她坐下,给她倒茶,“领养孩子不是我们说了算,你的提议很好我们也很希望能把这件事办成,但民政方面不同意。”

    “民政不同意是因为我一个人领养太多的孩子,还是其他原因。”元锦明知故问。

    政策规定无子女的夫妇只能领养两个孩子,有子女的只能领养一个。但是一个人收养十几个孩子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全看福利院怎么安排。

    被解救回来的孩子都很健康,也最容易找到领养家庭。

    领养孩子不需要任何费用,但福利院会以各种借口收费,这些民政不管。

    “主要还是政策原因,你也知道国家不允许多□□。”院长干笑,“不过也有例外,这些孩子都是打拐解救回来的,虽然孩子的亲生父母没出现,收养人都表示要再考虑。”

    一直无人收养的话,就只能福利院养。

    “原来如此。”元锦听懂院长话里的意思,禁不住笑,“那这些孩子目前有人申请领养吗?被父母卖掉的孩子,收养人有顾虑也正常。”

    夫妻关系没破裂还好说,万一夫妻关系破裂,孩子就会成为双方互相攻击的工具。

    一旦闹起来,收养人也难免被牵涉进去。孩子养在自己家里,亲生父母找过来,还不还回去都会影响到生活。

    “目前还没人申请领养她们,其他身体健康的弃婴申请人比较多。”院长放松下来,明确表态,“孩子的户口可以一直放在福利院,你想培养她们的话,我们这边可以配合。”

    福利院不能收取太高的费用,领养是一次性给完就完了。她想培养这些孩子,是每年都固定给钱,有了钱其他被遗弃的孩子就能得到更好的照顾。

    为了更多的孩子着想,让她带走孩子比安排领养更划算。院里那些因为身体有缺陷而无法被领养的孩子,有了钱,也能让他们过的更好。

    “那我让基金会的副会长过来跟你们签合同。”元锦微笑伸出手,“一旦她们的父母找上门,还是希望你能第一时间通知我。”

    “没问题。”院长伸手跟她握了下,开始谈合作的细节。

    元锦提出的要求不少,同样的,福利院也有很多要求。

    所有细节谈清楚,她给副会长发了条信息,离开福利院回东城。

    笑笑的领养手续得请父母过来办,孩子她养在身边,再过两年就能开始教她中医技术。

    其他的小姑娘等签了合同后,福利院会将她们送到文岭村,她得提前找个住的地方,请好保姆带孩子。

    还有14年,她要在离开之前让这些姑娘们,都能学到生存的本事。

    ……

    村、镇、市运行,古荣镇医院的规模逐渐扩大到二甲水准。

    医院的科室安排比肩市内的二甲医院,专业医生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下来支援的医生带出不少优秀后辈。辖区内的百姓看病方便许多,普通病症、慢性病患者几乎很少进市里求医。

    弊病也很明显。

    医院的医生缺口越来越大,大部分医生宁可不要补贴,也不愿意到镇医院工作。

    导致很多科室的医生,每天都忙的脚不沾地。

    元锦给他们提了三次补贴,才勉强留住人,下来支援的医生还有一年就要回市里。到时候病人多,没医生看的情况会更加严重。

    听院长说完最近半年的患者问诊人数和医院遇到的难题,她也很为难。

    多高的工资都留不住人,最大的问题是这里太偏僻。住在市里的话通勤要一个半小时,有家有口的医生大部分拒绝的原因,都是通勤的距离太远,路上的不安全因素太高。

    单身的医生愿意来的也不多,发展空间不够大,上升通道难争取。

    “我再想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元锦捏了下眉心,扭头看向窗外。

    只有解决了试点医院遇到的所有问题,才能继续发展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试点医院和地区,慢慢覆盖全省。

    “除了通勤,医生们最担心的还是自身安全。”院长也跟着叹气,“村民们进医院带什么的都有,医生们都很怕治不好会丢命。”

    “安全问题好解决,通勤也可以考虑安排大巴每天接送。”元锦收回视线,拿起桌上的签字笔无聊转圈,“他们不愿意留下来的根本原因,还是工资和未来的发展的问题。”

    同样医科大毕业的硕士,在东城或者南桥,工资不会高过拿基本工资加补贴的镇医院医生。

    但他们的发展前景,会镇医院的医生明朗。

    镇医院顶天了也就能到院长的位置,即便是调回市里,也很难跟开始就在市里工作的医生比。三年的人脉和各种资源累积,钱是买不到的。

    “确实是这个道理。”院长扯了下嘴角,沉默下去。

    “我看看能不能走其他的渠道,让他们愿意下来支援乡村医疗建设。”元锦收起笔,笑道,“等我的好消息。”

    院长不知道她想到了什么办法,还是点了点头。

    元锦离开镇医院回到村卫生所,把院长提出的问题认真梳理了一遍,暗暗琢磨解决这件事的办法。

    省卫健委说过,下乡支援的医生回去后,会优先考虑提拔。

    能提拔是好事,但缺失的三年人脉累积,就算提拔上去也会有很多人不服,工作开展起来方方面面都有可能被针对。

    这些问题卫健委不可能帮着去解决,最好还是得自己来。

    怎么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是重中之重。

    省卫健委当初只说优先考虑提拔下来支援的医生,现在已经是第二年,提拔的消息一点没出,大家心里不安再正常不过。

    专业技术提升她可以整合国外所有病例资料、论文,方便支援的医生随时调阅。

    其他方面,得省卫健委来做。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