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宋徽宗: 158、新年快乐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铁血宋徽宗》 158、新年快乐(第2/3页)

,消息也灵通一点,听说了燕云十六州易主的消息。
    董小丑扒拉着眼前打着‘厚土生春辽朝铺子楚东昌平四两’戳子的金锭,问郭药师:“他们也给你送了?”
    大的金银铺收了散碎金银融化重铸,大块的金银收了之后也打上戳子,质检、标注重量、防伪、防盗、追踪源头,都在这一行长长的戳子上。
    一块就四两,四块就是一斤,眼前就摆着十六块。
    郭药师:“嗯。”
    “想不到赵官家还知道咱们几个小人物,竟然派人来招降。”董小丑叹了口气,甚是为难:“金人如猛虎,辽军像小孩似的,一吓就跑了,节节败退。我就知道自己是辽东人,祖上是汉人。可辽主和副帅对咱们有恩,要是被宋朝一招揽,就投奔过去,实在是不贞。”但是有钱不收又很为难。
    郭药师:“虽说赵官家给咱们送来金银财宝,本城乡绅也劝我们投宋,燕云十六州都归了宋朝。可是郭药师一片丹心,矢志不渝。”
    董小丑:“好!是条汉子!”
    郭药师严肃的点点头:“现在已是深秋,士兵们还没有冬衣穿。八千人怨声载道,你说这可怎么办?”
    董小丑看了看金子,看了看他,又看了看金子:“我想拿这些钱置办棉衣,分发给士兵们。六十八两黄金,折好几千贯钱,足够用了。”
    郭药师心里一动,心说这董小丑打算替赵官家对士兵们广施恩惠、收买人心?好叫士兵们念着宋朝的好处?到时候别说是这六十八两黄金,能被再翻倍赐予,高官厚禄都少不了。妙啊。可要是让我来,我还真舍不得。
    心里一动:“这厚土商行是官商,财大气粗,横跨几个国家做大生意,他们要想招降咱们,只给咱们这么一点钱可不行,得让他们拿出钱来,置办棉衣,分发给八千士兵。”这样两边都有解释。
    董小丑十分赞同,俩人又去找另外两位将领谈话。
    来的不是楚东昌本人,乃是他选出来的一伙精明干练的镖师,以武进为主,能言善辩又武艺高强,平日里押运往来金银财货,大掌柜说起有个立功、当官、封妻荫子光耀门楣的机会,他们踊跃报名,全都抓住了机会。
    看这四个被收买的将领一起来‘谈生意’,武进也不含糊,断绝他们吃回扣的机会:“行,我们置办八千件棉衣送过去。只有一条,衣裳里得有大宋的记号,他们吃辽国的粮,穿大宋的衣裳,这吃穿的来路得分清楚。这儿的百姓逃跑了不少,差不多一个月就能置办齐棉衣,入冬前,我要亲自发放给他们。”
    到那时候,官家的军队差不多就到了,里应外合,恩威并施,不怕他们不降。
    郭药师:“只能说是本城士绅前来慰劳。”
    武进微笑:“自然如此。”收买说降一支军队的功劳,不比说降一座城池的少。
    ……
    宋军兵分三路,跨过高粱河,奔着东北方向就去了。
    中京大定府几次告急的消息传到天祚帝大营中。那是内蒙古赤峰,越过赤峰本该是承德,但在汉、唐、辽期间这地方只是个游牧之地,没有什么名字,也不设立郡县管理,是个‘名号不掌于职方’小村落。
    赶路时有步兵在内,速度不是特别快,顾忌到驴车骡车驮的粮粮草辎重,每日行进速度是有限的。
    “最好能赶到中京大定府,依托城池守城、进攻都容易,还便于士兵修整。”
    这是全部将领的共识,文官们并无异议。
    不担心中京大定府拒不开门,辽主在十里地外平行赶路,每天还在互派使者问候。
    林玄礼指着以后的承德现在没名字的地方:“这片地区,既然没名字就叫承德吧,承受朕的正义。”
    张叔夜:“官家…为何此地不叫承义呢?”
    “承义郎是大宋散官,不太合适给辽国做地名吧。如果叫承正也很合适。”
    林玄礼一时无言以对,只好蛮不讲理:“就叫承德!派人去知会天祚帝,这片地区就适合叫承德。一旦在承德这片没名没姓的大草原上遭遇女真骑兵,无险可守,如果又来不及布置,就只能以骑兵对骑兵。以神箭手对峙神箭手。短兵相接,我怕伤亡太多。”
    宋军虽然不怵,但官家想想都心疼。怎么说也得挖点坑埋点地雷,布置好扔手掷弹的人,架设火炮,挖好壕沟……反正就不能在荒野上以己之短制敌之长。
    赶路期间,官家在马上写了许多边塞诗《和敕勒歌》《忆霍去病》《道旁睹一家十四口尸骸有感》等,还有词《水调歌头·横刀立马》《采桑子·人生易老天难老》《沁园春·策马东北》等,外加散文两篇。
    骑在马上看着一成不变的风景,有多么无聊。这大片土地、这城池之间不是城镇、良田,大部分的土地都被荒废了,野草干枯焦脆,与人齐肩高,或许里面隐藏的土地曾是良田,也没有踪迹可循。
    深秋时节那肃杀的荒草和高大的树林,地上堆满了金黄色的落叶,一场深秋的暴雨过后,气温骤降,落叶之间有积存的雨水,一脚踩下去就会啪叽啪叽的迸溅起水花。马蹄子总是湿漉漉的,让人担心。
    天高气爽,湛蓝的天空看不见一片云,只有温和而刺眼的阳光。
    瓦蓝蓝的天上飞着数十只上好的猎鹰,满草原的逮田鼠和土拨鼠吃,随随便便就抓了吃,也不擦嘴不洗爪子,回去继续落在主人手臂上。
    有歌为赞:瓦蓝蓝的天上飞老鹰,他在东北遥望中京。
    贾岱玉嘀咕了一些关于鼠疫、传染病之类的话,也没什么办法。抓动物是鹰的习性,没办法教它们不吃耗子。养鹰的人也不可能坚持给鹰的嘴巴和爪子用酒精消毒。
    官家试过了,鹰会醉醺醺的晕过去,变成一只肥鸡。
    九月十四日,到达被官家强行命名为承德的广袤平原,这里有山有河,比一个府还大,几乎和一州相当,就是人少。
    有道是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牧民们一看军队来到这里,早就赶着牛羊和马群跑掉了,顺便通知比较熟悉的几个人,一起躲起来。
    宋辽两支军队各自安营扎寨,派出探子在十里、五里外戒备,营地外挖壕沟设陷阱,又在远离水源的地方挖茅房。三军分开一些距离,守望相助,看起来十分稳妥。
    种师中还是监督三军的边缘岗哨:“提醒所有人,一旦辽国炸营奔逃,我们的宋军要聚在一起,放他们逃走。”硬挡挡不回去,人疯起来时,叫他们拐弯也一定会被冲击,只能团结在一起,放他们一条路跑掉。
    现在不知道金人在哪儿,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冲出来袭击,而辽兵的军心不稳,他真担心在辽营收到攻击时,耶律延禧带着人往宋军这边逃跑。
    林玄礼本来想衣不卸甲,但实在失眠,只好在睡觉时脱了铠甲,但棉袄不换。他揪着领口闻自己:“这些天没怎么出汗,我酸了吗?”
    华梅摇了摇头:“官家身上没有异味。”
    “那就等过完冬天再洗澡吧。”脏点没事,冬天闻不到什么味儿,感冒就完蛋了。
    正在挖炉灶,砍柴烧水时,派出去的探子疯狂催马狂奔回来,顾不得在营门下马,连声高呼:“敌袭!敌袭!!敌袭!!金兵来袭!约有三千人!!我从大约七里外发现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