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货郎: 第74章 第 74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小货郎》 第74章 第 74 章(第2/5页)

    当时?

    纪彬明白过来,他们说的是汴京权贵逼他们的时候?

    这是纪彬只听詹明讲过,当初知道焦家能在除边域外的地方种出棉花,还是气候温度跟汴京很像的鲁地种出来。

    再有棉花;疯狂的价格,就有一群人去找焦家。

    焦家主道∶”从十月棉花收获,十一月卖出去,我们家门口就站满了人,当时我们也想过怎么在内地种棉是我们琢磨出来的,不给又能怎么样呢。”

    怎么样呢?

    只能说有人想折磨你,总是有办法的,特别是这种有权有势的人。

    当时焦家都在东葛州,一共种出五万斤棉花,原本以为这是幸福生活的开始。没想到却是家族命运分崩离析的时刻。

    那段时间里,焦家所有人出门的时候都有人跟着,问他们做什么,他们也只说是保护安全,这些膘肥体壮满脸横肉的陌生人保护安全?谁信?

    若是家中女子小孩出门,那就更可怕了,还是十几个男人盯着。

    有次焦家主的小孙女甚至被直接用糖哄走,等了两个时辰,焦家人急得满城乱找,小孙女被平平安安送回来,不仅头发一丝没少,还找了个专业的乳母带孩子,小辫子都扎得特别好看。

    问她去哪了,小孙女说吃了糖人,买了奶糖,还买了很多糕点。

    小孙女也哭过,甚至还能看到泪痕,可那两个乳母竟然带着孩子去看变戏法。反正哭哭停停,两个时辰把人送回来了。

    这样的行为让捕快们都没办法,就算是把人关到衙门,那又能怎么样,毕竟没有伤害到小孩子,还把小孩送回来了。

    送人回来的甚至还朝焦家人笑,他们对这种无赖手法可熟练了。

    而且就算关到衙门,那背后的人还可以雇人继续这么做。

    今天是把人送回来了,你能赌明天送不送回来?若是真的不送回来,这些人谁都抓不住。

    当地的知县刚开始是管的,后来不知得了谁的命令,对此事自然松懈。

    与此同时,焦家晚上时常被人敲门,必要把门敲得声音巨大,等一开门,那人又说没事。又或者拿着唢呐铜锣,也不伤人,就是在你睡觉的时候不时吹两下,敲两下。

    想想你半夜睡得正舒服,突然被一阵巨大噪音吵醒,然后你怎么阻止都没有用。等你好不容易又躺下,噪音又来了。如此反复,谁能受得了。

    半个月后,焦家主的小孙女再次不见,其他人是慌张的,可焦家主却在家中等着。

    果然,三个时辰后,小孙女被送回来了,因为还是上次的乳母,那乳母还说是家中的朋友,估计因为上次确实没有受伤。

    而且焦家为了不吓这个四五岁的小孩,更是不会多说什么。

    所以这次玩得比上次还开心,甚至还带着她去看傀儡戏,回来的时候手里拿了个小傀儡,在小姑娘看起来是可爱,毕竟小朋友懂什么。

    但在大人眼中,那就是可怕了。

    送小孙女回来的人还比了个四。

    焦家主明白,若是他还不同意教这家学种棉,下次他最疼的小孙女就要被抱走四个时辰。再往后是多久,那就不清楚了。

    他儿子跟儿媳妇哭个不行,谁能想到带来巨额财富的东西,竟然像噩梦一样围绕着他们的。他们手里是有银子,数不完的银子,结果呢?

    不止是小孙女,家里几十口人难免会有疏漏被掳走的,以后情况还会越来越多。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干日防贼的。

    焦家主闭门了两天,终于想出这个办法,放出消息说,他们家可以教导种棉,能派出去的一共有十六人。

    这十六人按照年龄排了顺序,跟各家交谈。

    最后选中十六家豪门,至于焦十一那个,完全算是个捡漏。

    不过当时汴京的焦家人也就多了,不至于留个脾气不好的焦十一,这才让他去了宿勤郡那边。

    但是焦家人并未去掳走他家小孩那一户,在其他十六家的帮忙下,那家的仆役是才被关起来,又以拐孩童的罪送去流放。这事才结束。

    可焦家人太明白了,那些人帮他们并非是因为好心,只是因为他们能提供种棉的技术而已。而且跟着四散的焦家人们互通书信,那些门户基本上都派了人跟着学种棉的手艺。

    还有一种小道说法,后来好心帮忙的,跟前面下作手段逼迫人的,应该是有联系,不过是一个白脸一个红脸罢了。

    这些消息先不提,反正不出四五年,种棉的技术绝对会散开。

    所以他们这本书是为了自保,既是保住现在的家里人,也是保住他们研究出来的东西。在以后其他人口中,这至少是他们焦家人琢磨出来的东西。

    纪彬听完,这才深切明白,他们到底吃了多少苦头。

    如今听起来就这么磋磨人,若是真事到临头,只会比焦家主说得更难受。

    毕竟一个随时都可能拐走你孩子的人,还有一群不好惹的人跟在后面。你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动手,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动手。他们赌的就是你没有这个承受能力,他们也是在展示自己的能力。你们的生死都在他们手里,他们可不会在乎的。

    头上有一把随时悬着的刀,这滋味,不是谁都能忍得了的。

    纪彬感叹完,也知道另一个事,他们十六个虽然是这么排的循序,其实并非都是平辈。比如焦十一年龄三四十,要喊焦家主为叔。那个焦十四其实才二十多岁,喊焦家主为表祖父的。

    不过为了方便外人记,他们在外面只以这样的排名互称,只有等到自己人在的时候,才会喊尊称。

    这点小事就看得出来,焦家主为了保住棉花技术的名声,真的很努力了。

    焦家主道∶”所以这种棉的书是不得不写,不能不写。””只盼早日成书,以后焦家人还能在棉花里有一席之地。”

    毕竟大家族手里的资源可不是他们能想象的,若是这些家族尝到甜头后,那以后的产量只会继续翻倍。

    纪彬詹明卖了十几万斤的棉花,就能有百万收入,可要知道,来做交易的不过是那些家族的小辈们而已。

    人家眼里,倒是也不在乎他们这些。

    纪彬虽然心里早就有数,可忽然接触到这些,还是不由得感慨。

    但他已经明白焦家人为什么对种棉的书那样着急,看他们写下来的东西也更迅速了。

    这里的四个焦家人还是识字的,写出来的东西都难以阅读,在汴京许多人焦家人只能口述,然后让人写下来。

    纪彬也只能暂时承担这个责任,毕竟焦家人除了他之外,其他识字的人都不信任。若是让别人帮忙写,只怕他们是不会给出去真正的资料的。

    纪彬也可以理解,毕竟焦家之前被坑惨了,若是这出书的事再变成别人的,只怕这焦家主眉头会皱得更深。

    谁愿意让自己一生研究的心血变成他人的东西?

    所以在詹明带着柴力他们购物的时候,纪彬则跟焦农人他们在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